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90|回复: 2

【古墙、古城、古道】古城篇:五原塞、固阳三分子和碾坊古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8 1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感觉,包头这块地方最为重要,最辉煌的年代应该是秦汉时期。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许多事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秦代这里是九原郡,公元前 127 年即汉武帝元朔二年,九原郡改称五原郡。郡治所在地就是现在的九原麻池古城,按现在的说法是省府城市了。

  秦汉时期,最突出的政权和政治问题是汉匈关系问题。匈奴帝国是草原上建立的第一个游牧民族帝国,第一个王城叫头曼城,第一个帝王叫头曼单于。头曼城大概就在今固阳县西斗铺镇一带,可惜至今没有搞清楚具体位置。

  这是一个充满无畏精神和冒险勇气的民族,这是一个狂野奔放而难以捉摸的帝国。秦汉王朝与之隔山对峙,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有时也花好月圆。这个充满血性而又觊觎中原风花雪月的邻居,搅动着秦汉王朝的神经和黎民安宁。

  当年,这里是秦汉帝都长安的第一北方门户。秦汉帝国为了维护边疆安宁和王朝的统治,在北部边疆派出名将重兵,并不惜血本修筑了众多的军事防御工程。

微信图片_20190708120650.png
  探访碾坊障城
      秦王朝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兵高速公路秦直道,终点在麻池古城;新修了秦王朝第一条长城,固阳秦长城;重新修筑并利用了阴山南麓的赵北长城。汉王朝又在北部高原上包括今达茂辖域内修筑了两条平行的汉外长城,完善了赵北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防御工程,修筑了密集的烽燧亭障。秦汉王朝实行戍边屯田,强化供应保障;建立郡治,强化组织保障。特别是汉代在长城沿线修筑了重要的边塞关城,强化前线指挥,如光禄城、朔方城、鸡禄塞、五原塞等。

  在汉代五原郡诸边塞中,就其所处地位之重要而言,莫过于五原塞。自汉筑五原塞以后,终两汉之世,汉匈间诸多重大事件,与五原塞相关联。五原塞成为两汉朝廷接纳南、北匈奴使节和归降者的重要边塞。选取 3 件史书记载有关五原塞的历史事件,可见一斑。

  事件一:公元前 52 年冬,即甘露二年十二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叩五原塞,愿奉国珍,于甘露三年正月行朝礼,这是史书记载。历史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 52 年冬,呼韩邪率领 5 万余部众抵达五原塞,表示要向皇帝进贡族中珍宝。他们派出的特使不是别人,正是呼韩邪单于本人,他期望可以在第二年春正月亲自到长安觐见天子!

  这真是一个出乎汉帝刘询意料的惊喜之举。刘询随即昭告天下:匈奴单于要来朝见天子,从此就要四夷咸服天下太平了。于是大汉举国欢腾!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它说明了在这场历经数代人的漫长战争中,汉帝国终于获得了胜利。从刘邦到刘彻,从卫青霍去病到张骞、苏武,每一位先辈的血汗和泪水都在欢呼声中得到了升华。

  公元前 51 年春,呼韩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汉帝国派遣车骑都尉韩昌为专使,前往五原塞迎接呼韩邪单于入京。沿途的五原、朔方、西河、上郡、北地等郡,都派出二千骑兵列队作为呼韩邪的护卫仪仗以示尊宏。当刘询登上渭桥迎接呼韩邪单于时,数万民众三呼万岁,汉帝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事件二:公元 48 年春,即东汉光武帝建武 24 年春,匈奴王“比”遣使,款五原塞,求干御北虏。历史故事是:公元 48 年春,南匈奴王“比”派使者到五原塞,上书刘秀请求内附,声称: “愿永为蕃蔽,捍御北虏”。刘秀闻讯,激动不已,他正苦于匈奴连年入寇无法应对,而今匈奴分裂,南匈奴自愿为汉保卫边塞,这真是天佑汉廷啊。

  不过刘秀手下的大臣们则怀疑“比”附汉的诚意,大伙儿纷纷表示不如趁匈奴内乱出兵永除后患。刘秀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国力并没有恢复到很强大的地步,所以采纳五官中郎将耿国的建议,同意南匈奴通好的请求,确定了扶持南匈奴,抗击北匈奴的基本策略。 “比”立即决定攻打北匈奴作为自己的投名状,从此匈奴正式分为南北二部。

  事件三:公元 83 年六月,章帝建初八年, “北匈奴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率三万八千人,马二万匹,牛羊十余万,款五原塞降”。历史故事是:   公元 83 年,北匈奴再度发生分裂,三木楼訾部落在大人稽留斯等率领下到五原塞降汉,一次便带来三万八千人,马二万匹,牛羊十余万。这次叛变的规模仅次于当年南单于“比”率部分裂匈奴帝国的程度,给北单于带来的恐慌是巨大的,所以,北单于便于第二年匆忙派使者请求再度互市以表示与汉亲善。

  五原塞,如此重要的边疆塞城,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提出了达茂德成永古城、什拉文格古城,固阳三元城古城、三分子古城的猜想,并通过引经据典和实地考察以论证,其具体位置至今只有论证,没有定论。

  也有学者认为五原塞不是一座塞城,是一条长城防线。但我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地则是一个具体的塞城。包头学者们也在研究探寻,认为有 4 座古城有可能是汉五原塞城。我步其后尘,在这些古城中寻找可能的信息。

  一是德成永古城。对于这座古城,包头三位很有名气的前辈文化人组合,笔名“鲍桐” (意为包头志同道合的人),对此进行过专门论述,下面是这些学者论述的原文摘要:纵观今达茂旗境内的汉南、北两道长城沿线,共有 6 座古城遗址,唯乌兰忽洞乡德成永“回”字形古城规模最大,其他 5 座都是 110 米见方的障城。德成永古城位于南道长城内侧仅 500 米处,恰在北出石门障,去汉匈边界和漠北的大道上,可循汉长城北偏西行到受降城。从德成永古城南行,经石门障循石门水,达于五原,尔后渡河循秦直道,直逼云阳甘泉宫,这是条捷径。从五原塞南下到五原郡治所,东南行经云中、太原、河东,从蒲坂渡河,再西去长安,则是条坦途。所以,汉五原塞,就只能是今达茂旗乌兰忽洞乡的德成永村古城。

  看到这篇文章的分析与推论,我激动不已,如获至宝。一个炎热的下午,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这座古城。古城呈正方形,边长约 300米,城墙为黄土夯筑,保存比较完好。行走在古城,我为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城墙依然屹立而惊叹。

  我搜寻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可能有的历史信息。但我慢慢开始疑惑并失望,就我仅有的考古常识告诉我,这里绝不是汉代遗址。经和村民聊天证实,原来这是一座民国年间当地政府为防土匪修建的一座古城堡,还不到百年历史。我的希望瞬间变成了失望,甚至有点沮丧了。

  同时, 《汉书》记载,公元前 102 年汉武帝派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外,近处几百里,远到千里以外,兴筑起长城,并筑有城、障、列亭。德成永古城距汉长城 500 米,在地理位置上也不可能是五原塞。

  二是什拉文格古城。我看到上世纪 90 年代出版的一本《包头史话》中《五原塞与度辽营》一文记述:五原塞,今达茂旗西河乡什拉文格古城,还标出了具体的地图位置。我按图索骥,可找遍了西河乡不仅没有找见五原塞,连个类似的古城影子也没有找到,包头考古专家张海斌也没有找见。

  其实我在古城行走中发现许多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记述,包括一些很权威的历史书籍也有错误记载。我感觉一些学者在研究历史时,由于这些历史遗迹偏僻鲜为人知,又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交通条件,很难身临其境去体验和考察,只是凭道听途说分析解读历史,势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三是碾坊古城。从固阳银号镇向东行 5 公里,便是碾房村。古城遗址位于该村东三百余米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墙边长约 300 米,残高4 米,宽 8 米,西墙、南墙各开一宽 11 米城门。城墙保存较好,地表可见少量瓦及陶器残片,城址文化层厚度在两米左右。

  固阳县辖域内的古城,由于大多为黄土夯筑,现已基本消失了。碾坊古城是至今最能判断出原貌的古城遗址之一,在古城墙行走可以感受古城当年的宏伟气势。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长城学者、历史学专家董耀会先生认为:这座古城是汉代五原郡下辖五原县之五原塞。但有学者认为:该古城紧临秦长城南侧,距汉长城最近处也在 130 里以上,碾坊古城为秦长城线上的一座障城,而绝非汉五原塞故址。

  四是三分子古城。古城位于银号镇三分子村南一公里叫城梁的地方,城址已变为农田,轮廓很难辨别了。但据考古记载,城呈长方形,东西长 200 米,南北宽 150 米,北墙及秦长城,土墙夯筑,基宽 15 米,顶宽 3.5 米。城内文化层厚 1.5 米,城西北建一东西长 70 米,南北宽 50米的小城。城内有大量的建筑构件和陶器残片。

  纵观这 4 座古城,我认为:五原塞应该是三分子古城与碾房古城的统称。三分子古城与碾房古城紧邻,相距约 5 公里,道路平坦,往来便捷。从古城结构和地表文化遗存分析,碾房古城是屯聚军队的军营,三分子古城是集军事、行政、供给、商贸包括汉匈互市为一体的塞城,二者功能互补。

  这两座古城近年我多次前去,感觉有几个方面可以验证:一是古城地处河谷地带,雄踞于高台地上,视野开阔,城南是古石门水,城西北一条大河从达茂草原蜿蜒而来汇入石门水,河谷两岸两山对峙,为古城屏障,可容大队人马往来于大漠南北。而古城居于咽喉要冲之地,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二是古城周边土地肥沃,平坦连片,石门水几大支流汇合后,绕城西行,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发展农耕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古城内及周边有大量的建筑构件和陶器残片,以及古代生活垃圾,我还捡拾到“大泉五十”等东汉时期的钱币,同时捡到了写有“五”字样的陶片。丰富的文化遗存说明这座古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23:47 , Processed in 0.0325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