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80|回复: 7

胡服骑射阴山下,敕勒川草原我的家——说说包头的“战争”与“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4 0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堂堂赵武灵王,作为赵国国君,应当延续并捍卫这样的规矩和礼仪,偏偏这个人不走寻常路,他提出胡服骑射——大家把西装西裤都收起来,咱们上班也好,下班也好,怎么舒服怎么穿,怎么方便怎么穿,T恤短裤都可以;以后出去打仗,也不必开出浩浩荡荡的战车和别人对阵,用一支来去如风的轻骑兵肆意冲击敌阵就是了!赵武灵王这些设想,看似是针对部队展开的军事改革,实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政治变革——简单来说,是公然挑战传统礼法,公然叫板礼仪规矩。那么,他当然会面对极大阻力!

085223zuu2esn2l3c1n4gg.jpg


赵武灵王是个聪明人,他在改革前先进行了预热,和亲信大臣楼缓、元老重臣肥义沟通,先说服了两人,然后某天上朝,他直接穿着胡服去了朝堂。然而,像皇族前辈——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这样的人,是坚决抵制这项改革的。赵武灵王花大力气说服了公子成,公子成第二天穿着胡服上朝作为表率,赵武灵王正式下令全国该穿胡服。即便是赵武灵王亲自表率,说动皇族前辈公子成支持的情况下,还是不断有皇族反对的声音,赵文、赵造、赵俊、赵燕这些皇族陆续出来反对,赵武灵王苦口婆心一一说服,最后耐心用尽,对屡劝不听的赵燕,直接给予严厉警告。经过诸多努力,最终,易服令终于在全国得到施行。

“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为什么赵武灵王那么坚持这项改革呢?

很简单,因为他吃过亏。

赵国是公元前403年从晋国分出来的,而且还是分出来的三家中最强大的。后来魏国重用李悝、吴起实行变法,实力逐渐强大起来,韩国的国力也在逐渐增强,反而是赵国,既处在四战之地,前面的几任国君也不够给力,国力始终没上去。可是,这种弱势相对于其他几国,比起西胡——地处赵国西北的林胡、楼烦这些游牧部落,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战术素养,赵国明显高出很多。可是,这些游牧部落不和你摆开阵势对决,人家最擅长的就是“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于是,在与林胡、楼烦的战斗中,赵国的步兵和车兵往往只能目送对方的骑兵劫掠过后扬长而去。

085224gm6w2s2j6wp3z3op.jpg


多说一句——如果你是个不太了解军事的人,你可能会说,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劫掠,咱们派骑兵追不就得了?还真没办法追,因为在胡服骑射之前,中原没什么骑兵。这个时代,车兵才是战场上的主角。商末周初的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首次较大规模使用战车的战例。《周本纪》记载:“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车战作为主要战争样式,在这个时段大行其道。一来中原是开阔的平原地貌,易于车战;二来那时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霸,并不是非得打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而是重在示威——展示力量,争取人心。而且受《周礼》“正名”的影响,这时期的战斗要遵循“礼”,讲究师出有名,方为义战。而且连交战都是很讲理的,比如不乘人之危,不连续重创对方等等;两军对峙的时候,双方先列阵,然后主将再驱车对杀,更像是一场竞技比赛。

其实中原人也学习控马和射箭,孔子就把“射”和“御”作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六项技能之二。只不过,中原人的射箭是徒步射击,而马术,则是偏向控制马车的技术。

所以,当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将骑马与射箭结合起来,并为战士们配备上更匹配的“职业装”,组成专业化的骑兵队,自然极大的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从此,赵国摒弃了长袍,像胡人一样短装打扮。短装不仅让战士们骑射自如,生活劳作也很方便。在“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不但很快攻灭中山国,报了一箭之仇,还在西北征服了林胡、楼烦等游牧部落,在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云中、雁门和代三郡,并从代郡南起,向西南入今山西省,沿恒山、芦芽山北麓到黄河北岸一线修筑长城。

赵长城至今仍有留存,保留比较好的一段,就在包头的石拐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访问包头时,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过这一段赵长城,还写下了《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间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翦伯赞先生在他的《内蒙访古》中,称颂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并认为胡服骑射“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085224b3wh01dhdj96ajic.jpg


是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变革。赵武灵王的伟大,在于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没有被传统力量阻拦,反而成功对抗传统的君主。

赵国原本就是一个胡人满地走、胡服遍地有的国家,但是,生活在赵国的胡人,在“夷夏有别”的社会氛围中,想来也是被看轻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当时而言,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此前,中原一直保持着文化输出的优势。而胡服骑射,首次逆转了这种优势,使得中原不再俯视周边的国家与民族,开始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大环境下,使得民族融合逐渐成为了可能。胡服骑射,从小处说,是一场成功的军事变革;往大了说,是开启了中原民族学习游牧民族战争技术的先河。从技术学习到人才招揽,中原民族开始不断弥补作为定居民族的战争短板。

可能你会问,冷兵器时代,骑兵如此强大吗?

答案是肯定的。

说起“骑射”,咱们包头就出过一位大大的名人,骑射俱佳,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飞将军”——吕布。《三国志·魏书》第七卷,第一句话就是:“吕布,五原郡九原人也。”吕布擅长骑马和射箭,人称飞将军,史称“以骁武给并州”。那么,他到底如何一个“骁武”法呢?在电视剧2010版《新三国》里,给了吕布一场非常高光的亮相——十八路诸侯固守营寨,董卓带领大军前去攻伐。董卓让吕布率百骑前去挑战,设法把袁绍引出关来。此时,吕布无比自信,淡淡说了句:“无需百骑,单骑便可”。接着,就是吕布在关前连挑几员武将,最终引出那场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场面——“三英战吕布”。

我们当然知道,“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笔下的一场大戏,不能作为吕布勇武的证据。“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的记载虽然可信,但并不能给人一种直观的认知。我想说的是,和1994版《三国演义》不同,《新三国》没有按照《三国演义》书中的说法,两军阵前,吕布先后挑死方悦等将,断武安国手臂,击退公孙瓒,继而引出张飞来战,而是多出一场“率百骑”挑战的戏码——这其实是将吕布另一场战役的精彩表现,提前“借用”了过来。这就是《三国志•魏书》所载:“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吕布骑着赤兔马,经常与关系亲近的麾下猛将成廉、魏越等几十个人骑马冲击张燕的军阵,每次都带着黑山军的首级归来。连续作战十多天,打败了张燕的军队。这段历史记载,清楚说明了吕布这位生于包头的东汉末年名将,具备一切游牧民族的战斗特点:首先,骑术过硬,经常骑着能够腾跃城墙、飞跨壕沟、名叫赤兔的良马作战;其次,百步穿杨,“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辕门射戟可不是罗贯中虚构;此外,还极善于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机动作战的突袭本领。

来源:魅力喜桂图
发表于 2021-12-1 0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英国
支持爱上包头,给力!加油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21-12-2 1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德国
支持非常给力的!赞赞赞!!!
发表于 2021-12-10 01: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美国
支持爱上包头,给力!加油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21-12-26 06: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支持爱上包头,给力!加油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21-12-27 07: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韩国
支持爱上包头,给力!加油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21-12-27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德国
支持非常给力的!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3 16:16 , Processed in 0.0453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