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者应该遵守规则,要有契约精神。错过了赛事原定的关门时间,就应该遵守规则,按时退赛。 ▲包头马拉松路线图。
毫无征兆,马拉松又上了热搜,主角是一周前的首届包头马拉松。
一名赛事志愿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视频,镜头对准了一位赛道上的跑者,该志愿者配文,“包头首届马拉松最后一名,就要坚持走着回去。全市人民都在等他解封道路。”
这一行为起初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在8月23日,此事突然被广泛转载,众多网友将矛头直指拍摄视频的志愿者以及赛事组委会,大家普遍认为,即便是最后一名,坚持完赛的跑者不应被劝退,更不应受到工作人员的嘲笑。
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当然应该尊重还在跑道上的跑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应当以服务者的身份,采取恰当的方式维护比赛秩序。无论是拍摄视频,配上调侃的背景音乐,写下带有个人情绪的文字,这一系列“操作”确实有违志愿者的服务精神。
在最新声明中,包头马拉松组委会承认在部分工作上存在过失,并就志愿者的行为道歉,“组委会已对该名志愿者批评教育,本人已表示认识到了这种行为的错误,并通过电话的方式向该名运动员道歉。组委会也向该名运动员表示诚挚的歉意。”
不过,在对志愿者以及赛事组委会质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清一个事实,该名跑者没有按照规定的关门时间主动退赛。跑者确实违反了马拉松比赛的规则,这也是该事件的诱因之一。
按照组委会的解释,视频拍摄地点是本届马拉松赛段的23公里处,时间是8月18日11时10分,而根据本届比赛的竞赛规程,25公里的关门时间为8月18日11时,最后一名跑者已经被“关门”。
“最后一台收容车上的工作人员、医疗志愿者出于对运动员身体状况的考虑,多次劝告该名运动员乘坐收容车返回,但该名运动员仍坚持在赛道上行进。”如果组委会所说完全属实,该跑者确实违反了比赛相关规定,影响了比赛的正常进行。
▲包马竞赛规程。
包头马拉松官网的竞赛规程显示,全程马拉松起跑时间为8月18日7时30分,25公里的关门时间为3小时30分(具体时间为8月18日11时)。如果允许该跑者继续比赛,从11时10分在23公里处的节点算起,即使按照每公里4分30秒的配速,跑到25公里处也需要9分钟。这意味着,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关门时间也将被迫延至11时19分,比预定时间延后了近20分钟。
每一名敢于参加正式马拉松比赛的跑者,都应该被尊重,即便是最后一名,也在努力完成比赛,我们更不应该质疑该跑者的初衷。
但是,马拉松跑者也应该遵守规则,也要有契约精神。不管因为身体状况,还是其他原因,只要错过了赛事原定的关门时间,就应该遵守规则,按时退出比赛,这既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是对比赛本身的尊重。
“跑马”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赛事本身为跑者提供科学的赛道、周到的服务,跑者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体能和心智。
谁都不想看到类似“闹剧”再次发生。如果你是观众或工作人员,以后看到队伍末尾仍在坚持的跑者,请给予他们掌声和鼓励;如果你是参赛的跑者,看到前方已经“关门”,不妨潇洒地停下脚步,开心地乘上收容车,下次比赛再来,又有何不可?
来源:新京报体育评论员 徐邦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