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种养殖、休闲旅游、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在大大小小的村庄,一项项特色优势产业搭建起通往乡村振兴的桥梁,为我市乡村的快速发展和美丽蜕变注入活力和动能。
在固阳县下湿壕镇陈家渠村,平时堆放土豆的菜窖里,如今长满了肉嘟嘟的平菇,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蘑菇,10个菜窖里的50000棒菌棒正冒出朵朵“小伞”,等待着采摘销售。
村党支部书记张生介绍,种蘑菇是村集体经济项目,他们利用菜窖冬暖夏凉、空气湿度大的特性,在村里试着发展食用菌生产。如今,蘑菇全部是订单式销售,完全不愁销路,预计可以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2022年,包头市组织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120个以上,预计带动脱贫和边缘人口7000人以上发展特色产业增收。每个脱贫旗县发展1-2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
各旗县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推动要素跨界配置、产业跨界重组、主体跨界联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种养产业链条,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民居、康养基地等新产业。
结合全市规划导向,各旗县区农牧、乡村振兴部门和各村驻村干部、基层组织正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挖掘发展潜力,开拓发展前景。
为不断提高黄芪产业附加值,固阳县成功申报食药同源试点,办理食品加工SC许可证,取得行业许可,积极打造集仓储、交易、精深加工为主的黄芪产业园,力争实现全县种植的黄芪自产自销。
“通过规范化产业化的管理,高附加值的‘黄芪+’,很快会成为固阳县的富民‘利器’。”固阳县农牧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牛犇说。
东河区注重生态与产业相结合,依托特色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和传统种植优势,推进“三高地三园区”建设,投资实施天禾农旅研学综合体、设施蔬菜高品质示范园、绿色冷凉蔬菜产业基地等项目,打造立足包头、辐射黄河几字弯、面向全国的“菜篮子”,推进高、精、特、优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培育形成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农文旅的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实施重点农业项目13个,总投资27.1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3亿元。
2022年,全市户厕改造项目计划新建8000户以上,并大力推广水冲厕所模式,确保农牧民用得好、用得久。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开展“星级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创建,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创新经验,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包头市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再优选74户企业与74个重点帮扶村、示范村开展结对帮扶。除了项目建设的帮扶,很多企业、商会也将与乡村开展联建,参与村内道路、小型供水工程、改厕、污水治理、公共照明等设施的建设和管护,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往嘎查村覆盖、往农牧户延伸,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
我市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组织专家深入地区因地制宜明确治理措施,编制《包头市2022-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及2022年年度计划》,今年拟完成全市78个行政村、1.6万户生活污水治理。
关注乡村整体发展的同时,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还将继续从防返贫监测、就业扶持、易地搬迁后帮扶、医保保障、饮水安全等各个方面多点发力,一条一条实施,一步一步推进,让“面子”靓“里子”实,展现乡村新面貌。
来源:包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