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说起今天包头的代表产业,许多包头人可能会如数家珍般道来,可要说老包头的那些老行当,您知道么?
三蓝地毯
包头是内蒙古最早用羊毛织造地毯的地区,大概开始于清代同治年间。染房用土蓝靛将毛线染成深蓝、浅蓝、淡蓝三种颜色,因为是用这三种蓝色的毛线织成的地毯,所以称三蓝地毯。
这种土蓝靛染的毛线永不褪色,质地柔软轻巧。
那时候,办喜事搬新家,最少不了的就是一块新地毯
包头最早的地毯房有三合和,其后有天厚成、双吉庆、吉庆功、谦益成、同义昌、祥记等20余户。三蓝地毯近销京津,远销日本、香港等地。
油篓
包头镇曾有四大篓铺,即福义、广义、德义、兴义篓铺。油篓是用红柳编织而成的,里面用旧账本的白麻纸裱糊,再涂上猪血或骡马血。
包头油篓的最大特点是:一不漏油,而且存油不变味;二重量轻,便于运输。因而包头油篓是油房、缸房,包括制酒房的必备品。民国初期,每年旅蒙商就用包头油篓运输1800斤胡油销往蒙古国。
柿子铜壶
因为这种铜壶形状扁圆,如同柿子,所以称柿子铜壶。当时约一两七、八钱银子一把,是蒙古族、汉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同治年间开设的铜铺有大成玉,之后有福玉成,郭天财铜铺、许明庆铜铺、丁杰贵铜铺、吴福祥铜铺、郭茂功铜铺等。
柿子铜壶外形美观,闪闪发光,用它烧水使用多长时间水也没有异味。
民国初期,包头旅蒙商每年平均销售1200把柿子铜壶,约3000两白银。
胡麻纸
胡麻纸是用废旧麻绳、麻袋等做原料造成的纸。胡麻纸质坚且薄,有的胡麻纸比现代用纸都薄很多,而且不洇墨汁。
包头纸房是包头最早出现的手工业作坊,清朝乾嘉年间就有山西灵丘阎平安创办的纸房,之后有宝兴纸房、荣德纸房、天成局、双和泉、双义泉等纸房。
包头造纸技术的高超,使这一行业的人员傲然自得。所以包头有“惹不起的纸房”的说法。
《绥远志略》记载:包头镇时“杂项……胡麻油、麻绳、胡麻纸、地毯等,年百万元,此皆出口货之最著者”。
皮毛集散
有记载称:
包头地居口外,处东西两路之冲,陆有平原车驮之便,水有黄河舟揖之利。凡京、津、陕、甘、新、内外蒙货物往来,均以此转送之场,诚西北一大市场也。贸易额年五百余万,商店大小共1200余家
1918年林竞先生来包日记
包头地处内蒙腹地,冬季气候严寒,皮毛交易火爆,交易量一度达到华北地区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皮毛集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