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82|回复: 2

越慧贞-剧评:刻画一代人集体命运的群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1 2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刻画一代人集体命运的群雕
         ——评音乐剧《草原恋》

                                    越慧贞
        走出包头大剧院,一阵凉风扑面,我才发觉脸上的滚烫。心间的滚烫更甚。更多的人还逗留在场内,看着演职人员拍集体照,久久不愿离开;或是聚集在剧场门口交流观感;或是返回展台去寻宣传资料……旁边几个五六十岁女士的议论飘进耳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深刻的体会,现在的孩子哪能理解呢!”我想,一场好剧的演出就会是这样的结果吧,戏演到这个份上,说明音乐剧《草原恋》在观众心中是有些分量的。
      
webwxgetmsgimg.jpg

        精神共享形观演关系的巧妙形成。戏一开场,观众就被成功代入剧情了;站台上的告别,背着简单行囊的知识青年,对着我们挥手,告别声、叮咛声、宣誓声……不绝于耳。恍然觉得那是我们的孩子要远行。观众就这样参与了演出,不费一丝力气,观众就扮演了送行的人。“你挤什么?!你根本就没有上火车的资格!”随着方岚被周英揪出人群,代入结束,观众又回到观众本位。知青乘车向草原进发,空舞台,流动灯光模拟草原的景色,并且流动的方向是逆向着观众。再一次被代入。草原由远及近,就像我们坐在车上看到的一样,景物向后倒去,观众又一次参与进去了。如果说站台一幕是观众对表演的第二人称感受,那么走向草原这一幕就不着痕迹地转化为观众对表演的第一人称了。当然,剧中看到的更多是第三人称的表演。“我们的亲人”别离了故土,“我们”下乡到了草原,“他们”的生活被我们感知,整个的观演过程,观众的身份在“你我他”中转换,转换之顺畅、使用之切当,令人暗暗叫绝。让观众参与演出,有的剧作倾向于让观众直接参与,而此剧却采用拉着观众“精神共享”。看似未打破的“第四堵墙”,早已在精神层面上荡然无存。
      
        与此交织的是舞台区域的灵活拓展。以实际舞台为中心,随着剧情发展,导演构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立体的舞台空间。站台告别和奔赴草原的场景,因观众的加入,舞台区域是整个剧场,使观众浸入演出,感同身受;夜读《安娜•卡列尼娜》,舞台移至舞台通常所说的九个演区之外的升降乐池位置,与观众更加接近,营造了一个坦露心扉的私密氛围;额吉和哈布尔等待知青时,又在边台上表演,完成剧情发展的必要插叙情节,还另有画外音的效果;知青乘车行驶在草原上,看到草原后种种反应,卡车车斗又成了舞台,他们在上面呼喊、歌唱、舞蹈……匠心独运而又信手拈来。
      
6567.jpg

        写实性舞台美术与写意性灯光杂揉运用,真实地再现与强化地表现相结合。刻画草原上知青的生活环境,舞美采用了写实手法,蒙古包、小站、关押方岚的库房、正在建设的铁路,都制作了写实模型,色调沉着、风格怀旧,有一种老照片式的沧桑感。每当这样的场景出现,都令人有一种进入回忆中的感觉。而在表现人物心情起伏、思想挣扎或命运有变的段落,又大量运用非写实的灯光,突出一两种主色调灯光,以表达或衬托人物内心情感。开头一场,台上大群体的人物被前面的散射光照射,人影投在背景上,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层层叠叠,前方一组小群体人物被橙红色照亮,与背后的人和影像形成主次关系和比照关系。而后变化为背光集中于背景下方,将人物的影子投射在前方,形成人影交叠、影影绰绰的视觉效果,这不仅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人物命运的暗示,传达了人物命运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灯光方面的亮点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每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总的感受,灯光的写意性使此剧的潜台词丰富而隐秘,值得玩味。
      
        我历来认为,一部剧作,如果故事情节的设计不成功,演员表演立不起来,舞台美术再怎么使劲也是白搭,至多是对剧作整体形象稍有补救,否则便是喧宾夺主。而在这部剧中,我们可以惊喜地看到,故事情节是充实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舞台美术对剧中环境的营造,人物心理的刻画,人物命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衬托、暗示作用,增加了戏剧冲突的强度,成功地实现了为戏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部音乐剧,《草原恋》在音乐表现上颇具水准。独唱、对唱、合唱,演唱形式丰富多样,唱段的叙事性和抒情性结合得较为和谐。音乐风格接近流行音乐,比较贴近观众欣赏期待,融合了咏叹性元素加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几位主要演员演唱风格迥异,音色各具个性,识别性强,音乐塑造人物性格较为成功。整体剧作的音乐创作情感鲜明、叙事流畅,几处蒙古族风格音乐的加入,增添了整体作品的民族味道。
      
webwxgetmsgimg78687.jpg

        剧中的舞蹈成分不多,仅有的几处却画龙点睛。此剧中的舞蹈绝非演唱中的伴舞,更不是叙事之外的点缀,实为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钟卫国救火前,一段小型群舞,每位演员身处白色的锥形光束中,随着他们的舞蹈,光束交织变换,由清晰变为散乱,光束映照下,他们的舞蹈时而迅疾四面挣突,时而收敛静默有如思索。把一代人在特殊时期的思考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之相对照的是大量的形体动作造型呈现。舞台上有多少个人?三十个?五十个?几乎每场戏舞台上都出现密集的人群。画面构图在不断变化,不但每一场中有变化,甚至在同一场中也有解构重构,主角在其中有时是突出的,有时是淹没的,这种处理不仅对画面美感有帮助,更是对单个人物命运和群体命运之间关系的隐喻。剧中人的命运是集体命运的缩影,也是知青一代人的命运的提炼。满台的人树立成像,犹如一组组群雕,而且是流动着的不断变化的群雕。这群雕不同于我们经验当中的静止的雕塑,她是由音乐加冕、思想牵引、舞台捧托、灯光赋彩,有厚重故事背景,有性格灵魂的活雕塑。
      
        如果说以上所言都是一部戏的外在表现,那么此剧精炼的叙事结构,丰满的人物塑造,主要人物情理之中的命运流变则为所有外在形式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支撑。
      
        知青题材有着丰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矿藏,而那些曾经在草原上学习劳动建设过的知青的历史,既是草原建设史的一部分,也是一代人可贵的青春底片。这样一个题材,值得艺术团队在一次次演出实践中去继续挖掘。经过舞台实践的一次次打磨,《草原恋》这组群雕会更具艺术光彩。


作者简介
       越慧贞,包头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包头作协会员。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六中学美术教师。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发表于《上海采风》《阴山学刊》《草原》《鹿鸣》《包头日报》《包头晚报》《新一周》等报刊。
发表于 2022-5-5 14:0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2-4 01:30 , Processed in 0.0307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