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50|回复: 3

水孩儿‖读书札记:说萧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 17: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肖红.jpg


说萧红

记得2015年我的小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再版签售会上,胡刃老师点评:“小说语言质朴,流畅,场景描写不多,情节也不是太紧凑,读起来有散文的味道,就像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给人以凄美的感受。”说实话,那时候我没有读过萧红的书,正是胡刃老师对我作品的点评,让我对萧红产生了兴趣。

所以,首先感谢胡刃老师让我走近了萧红,并且深深的爱上了她。电影《黄金时代》我看了两遍,萧红全集中的《呼兰河传》《商市街》《八月天》读了三遍。又读了《萧红传》《萧红与鲁迅》和萧军的《涓涓》,我觉得我读萧红,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交。

其实这期《共读萧红》的分享稿我没有完成,感觉要写的要说的太多了。这几天又重读萧军的《涓涓》,读李洁吾的《萧红在北京的时候》,读许广平的《追忆萧红》,梦中又误入祖父的后花园再见那个自由成长的萧红……

长大后的萧红满眼都是穷,饿,寒冷,蒙昧,荒蛮,死亡……但是她依然向着温暖和爱,怀着永远的憧憬与追求。她发自内心的对生命对美的敏感流淌成文字,支撑她在暗黑之中生存下来。饿到极致时,她问:桌子能吃吗?草垫子能吃吗?旧中国的苦难和个人的情感生活的波折让她饱尝艰辛,一生皆在颠沛流离之中,可她的笔却饱含深情,气贯长虹,于冷于绝望中向往着孤独的美好。

对爱,她有着非常人的渴求,她如飞蛾,哪怕看到一点点的暖,都会义无反顾。但是,没有人能够给与她完美的爱情,包括萧军。她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只能笨拙地将那些伤痛一一细数而不晓得如何挣脱。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电影《黄金时代》时对萧红也是有偏见的,觉得萧红在感情上过于随波逐流,不洁身自好,不是个好女人,更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但是直到我读完萧红的《商市街》,又读了萧军的《涓涓》,我之前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

不知当初萧军写《涓涓》因为何故,但是从这本薄薄的书中我却看到了萧红真实的童年。

一个人是一部大书,要想读懂,还需也读读她身边的人。如萧军,如鲁迅,如朋友,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延伸阅读。

肖红作品.jpg

一 、说《呼兰河传》

萧红的语言太美了,难怪茅盾先生说萧红的作品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的作品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是具有诗性的,画面感特别的强,所以她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风格在当时脱颖而出,她的作品也成为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
《呼兰河传》里,我最喜欢的是那几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这画面真是太美了!每当我读到这里,我都好似看到童年的萧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在祖父的后花园里玩耍的样子,甚至每晚放下书,我都会入梦,梦里变成了那个带着缸帽子跌跌撞撞在园子里奔跑的萧红。

萧红的家境并不坏,她家是地主,父亲又是教育局局长,她从小受到祖父的溺爱。但是《呼兰河传》第四章写:我家是荒凉的。一到夏天,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长没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人影也没有了。我家是荒凉的,一进大门,靠着大门洞子的东壁是三间破房子,靠着大门的西壁仍是三间破房子,再加上一个大门洞,看起来是七间连着串,表面上是很威武的,但我看它内容空虚。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这边住着几个漏粉的,那边住着几个养猪的,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这些人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打梆子,叹五更,但是并不是繁华的。并不是一直往前,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是希望着光明。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是也吃不饱,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但是顺来的事情,却是一辈子也没有。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粉坊旁边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一家赶车的,赶车的这家家风干净利落,为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但是喜欢跳大神,这家的老太太常年有病,跳大神都是为她跳的。我家是荒凉的,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萧红的作品蕴含的寓意很深,需要我们用心去品。比如说,这么大的院子里,院子里有那么多的房子,房子里又租住着那么多的人家,那为何萧红一直在说,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呢?

第五章里萧红详细描写了赶大车那家的团圆媳妇,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被买来做童养媳,结果被跳大神的活活折磨死了。就是被萧红认为家风干净利落,为人谨慎的这家人,最后是团圆媳妇死了,他家的大孙子媳妇跟人跑了。奶奶婆婆后来也死了,他家两个媳妇,一个为团圆媳妇瞎了一只眼睛。为什么?因为她天天哭,哭她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跳大神用去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另一个因为儿媳妇跟人跑了,要把她羞辱死了,神经也不正常了。而团圆媳妇的鬼魂隔三差五的在东大桥下哭泣。若有人说送她回家,她就不哭了,若无人理会,她就会一直哭到鸡叫天明。

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萧红分别讲述了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故事。就如她的另一篇长篇小说《生死场》中所描述的场景一样,在这样一个愚昧,落后的村庄,人们和牲口一样忙着生,忙着死。在萧红笔下一再出现的荒凉,是她内心的荒凉。是人性的蒙昧,冷漠,无知,残酷。

结尾:“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有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左邻右舍也都不知怎样了。”与开始前后呼应。

萧红是真正用信仰和生命在写作的作家。她笔下的东北农民如蚂蚁般活着,稀里糊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她才华的本质正在于她对人生苦难的无比敏锐的感受力,她的理想追求,坎坷人生和个性气质都呈现出独特的经久的魅力。

二、读《涓涓》

我想很多看过电影《黄金时代》的读者也都和我一样有个疑问。萧红出生在地主家庭,父亲又是师范科举人,教育局局长,为什么萧红那么的恨这个家,恨父亲,宁愿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同居,在外流浪,也不愿回家呢。她真的是像有些人说的作,不洁身自好吗?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理解她,但是后来,我读到了萧军的一篇未完的小说《涓涓》,才恍然。

《涓涓》里面的莹妮就是萧红。书中写,莹妮出生在地主家庭。真正的故乡是距哈尔滨约四十里的一个村庄,因为莹妮的父亲在哈尔滨江北一个县城里做教育局长,所以她出生不久,她的父亲就把他们接到县城里来了。

莹妮九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三个弟弟妹妹中最小的两个也死了。遗下的她和只有四岁的弟弟由祖父照顾着。父亲为他们又娶了继母来,但是他们依然跟着祖父一起生活。莹妮长到十三岁那年,一个夏天,继母回娘家了。父亲要求莹妮来他的房里睡。“莹妮,今夜搬到爸爸屋里来睡吧,你妈妈回家去,我自己很闷,晚上你可以读一点小说给我听,听见吗?听说你很能读小说。”莹妮很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他温和起来,她隐约感到了什么,拒绝了父亲,要求让弟弟去陪父亲睡。父亲却坚持就要莹妮去。

那晚,莹妮和衣而睡,父亲的魔爪伸向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莹妮大声的喊叫起来,“你疯了吗?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啊!”莹妮的喊叫声惊醒了对面屋里的祖父,祖父咳嗽着,喊:“怎么啦?”莹妮趁机跑到祖父的屋子里来。父亲恶狠狠的说,“好东西,你今夜跑脱了,还有明夜呢?早晚你是跑不掉的,如果你敢说给谁,我会杀掉你……”

当祖父问起莹妮为什么那么大声喊叫时,她含着泪说,梦见了妈妈。第二夜,莹妮准备了一把剪刀,如果父亲再逼迫她,她就刺断他或者自己的喉咙。那年,莹妮高校毕业,父亲为了报复将她许给了汪恩甲。莹妮心里明白,她面对的不是父亲,而是一个强奸未遂的敌人。除了死和斗争这条路,她没有第三路要走。而她不甘心死,她要作一个不被谁所剥削,所践踏的有人格的人,她只有斗争,死命的斗争,不妥协而斗争。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对萧红后来所做的一切都释怀了呢。主播分享的几篇散文看似平淡,其实里面隐藏着萧红太多的无奈,凄苦。比如,她一再强调,祖父死的时候,她喝酒了。那年她18岁,唯一疼爱她的人去了。她是无论如何让也要逃离这个家的。父亲逼迫她结婚,于是,她选择了和表哥陆哲舜私奔,去北平上学。

萧红是很单纯,很纯真的。她和表哥同租了一个大院子,是分房而居的。那时候陆哲舜常常约一些同学去玩,大家谈人生,谈文学,谈理想,真是不亦乐乎。院子里有一棵枣树,陆哲舜常常把树下的枣收集起来,萧红则将它们洗干净放进锅里,加上雪水煮成美味的雪泥红枣。但是后来呢,两个人之间有了矛盾。为什么,因为陆哲舜是爱萧红的,但是萧红呢,和他在一起只是为了上学读书。所以当陆哲舜对她提出要同居时,萧红非常反感,并将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同学李洁吾。也因此陆哲舜最后选择了回家。而萧红也不得不接受了未婚夫汪恩甲,但是她有一个要求是两个人婚后必须一起去北平念书。

萧红和汪恩甲同居后,汪家人认为萧红败坏门风,逼着汪恩甲解除婚约,萧红呢,一纸诉状把汪恩甲的哥哥王大澄告上法庭,而懦弱的汪恩甲竟然承认自己休妻,萧红败诉,萧红的父亲自觉颜面丢尽,便带着全家回到阿城老家,福昌号村。把萧红囚禁了起来。此时正逢九一八事变,民众的生活至为悲惨,萧红家是地主,对那些佃户非常苛刻,萧红看不惯,常因为佃户说话而遭毒打,后来,1931年的深秋,萧红在小婶婶的帮助下逃离了呼兰河。萧红的散文里写:20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萧红在历经挫折,流离失所的路上,对家庭是有着留恋的,但是她至死都不肯回去,我想这样原因还是来自她的父亲。在散文《初冬》里,她写:弟弟留给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这在我散漫和孤独的流荡人的心版上,怎能不微温了一个时刻?

我不得不又说,萧红的文章语言的精准唯美。即使她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但是她的灵魂却是如此的洁净,高贵,明澈。弟弟留给我的“深黑色”的眼睛,这深黑色,代表着什么?还有微温了一个时刻,这微温这个词用的多么的贴切。

我想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萧红逃出来之后呢,身无分文,满大街都是冻死饿死的人,为了生存,萧红又和汪恩甲同居了。萧红其实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之前她认可了与汪恩甲的婚约,两个人同居后,虽然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故,但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走投无路的她再次选择了回到汪恩甲身边。
那年的十一月中旬,萧红和汪恩甲住进了哈尔滨的东兴顺旅馆,但是让萧红没有想到的是,懦弱的汪恩甲骗了她,在她身怀六甲时将她一个人扔在旅店,并欠下几百块钱的房费。

无奈中,萧红写信向报社求助,而来解救她的正是萧军,从此萧军指引她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道路。

三、萧红与萧军

电影《黄金时代》所有故事情节都来源于萧红的散文,但是我觉得没有拍出我期望的那种效果,我希望大家读一读萧红的《商市街》,因为这部电影远不如萧红的文章生动,丰满。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萧军前往小旅馆探望萧红时,正是被萧红的一首小诗所打动,并且两人一见钟情,炙热相爱。

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时节,今年的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

萧红当时的处境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当她面对着从天而降的她崇拜的诗人萧军时,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萧军是个英雄,但面对萧红欠下的六百元房费也是无能为力,上天在这时安排了一场大水,淹了哈尔滨,萧红因此得救。难怪有人说萧红和萧军的爱情是倾城之恋。

从一开始,两个人的爱就是不平等的。萧红的爱比张爱玲还要低,比尘埃还要低。最起码张爱玲在文采上是自觉高于胡兰成的,但是萧红,她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萧军是她的偶像,面对萧军迅猛的爱恋,萧红退缩了。她说,“我们错了,我自己错了,我不该爱了我所爱的人。”

大家看,这句话也有意思。一般人会说我爱了不该爱的人。但是萧红说,我不该爱了我所爱的人。这样的一种爱,是卑微的,是奢望。

“当他爱我的时候,我没有一点力量,连眼睛也张不开,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爱惯就好了。”但是当萧红沉浸在这段爱情里不能自拔的时候,萧军却很快移情别恋了,萧军对爱情的态度是爱就爱了,不爱就丢开,而萧红已然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包括生下孩子的时候,一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她和萧军连吃饭都吃不起,哪里有能力抚养孩子呢?二是因为萧军,这回我们没有挂碍了。只有眼前的一条大街要她走,就像一片荒田要她开拔一样。在《弃儿》中,当萧红听到孩子的哭声,她的心里也是疼的,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当时萧军把她送到医院的时候,是没有一分钱,是强行住进医院的。那么多的大人都饿死了,成千上万的孩子都饿死了,那么这个孩子,如果萧红不送人,这个孩子的结局很可能就是死。所以,对于萧红我是能够理解的。再有呢,萧红把孩子送人,也是为了能够毫无挂碍的和萧军在一起。她不是少女了,但是萧红的心中一直住着个少女。

商市街呢,记录了萧红与萧军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度过的那些日子。建议大家读一读,读完商市街,再看电影黄金时代,又会是不一样的感觉。鲁迅曾经说过,穷苦的日子谁都有过,但是像萧红这样写的触目惊心,他还是第一次见。在那篇《饿》里面,萧红写,桌子能吃吗?草垫子能吃吗?她望着隔壁门口挂着的列巴圈,几次想去偷。读萧红的文章,你不必说话,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倾听。心惊,感动!太多太多的苦难使得她总是有急于倾诉的东西。她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求生的欲望让人震撼。

说完商市街,我想再回到萧红的诗歌。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人写诗都是无病呻吟,读了萧红的诗,你才知道什么叫做诗。一首好的诗歌必定能够演绎成一篇好的散文,因为诗歌里面也是有故事的。如萧红的《苦杯》:


带着颜色的情诗/一只一只写给她的/象三年前他写给我的一样/也许情诗再过三年他又写给另外一个姑娘。


昨夜他又写了一只诗/我也写了一只诗/他是写给他的新的情人/我是写给我的悲哀的心的。


感情的帐目/要到失恋的时候才算的/算也总是不够本。


已经不爱我了吧/尚日日与我争吵/我的心潮破碎了/他分明知道/他又在我浸着毒一般痛苦的心上/时时踢打。


往日的爱人/为我遮避暴风雨/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让我怎样来抵抗/敌人的攻击/爱人的伤悼。


他又去公园了/我说:“我也去吧。”/“你去做什么!”/他自己走了/他给他新情人的诗说/“有谁不爱鸟儿似的姑娘!”/“有谁不爱少女红唇上的蜜!”


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的唇了/我穿的是从厨房带来的油污的衣裳/为生活而流浪/我更没有少女的心肠/他独自走了/他独自去享受黄昏时公园里美丽的时光/我在家里等待着/等待明朝再去煮米熬汤


我幼时有个暴虐的父亲/他和父亲一样了/父亲是我的敌人/而他不是/我又怎样来对待他呢/他说他是我同一战线上的伙伴/我没有家/我连家乡都没有/更失去朋友/只有一个他/而今他又对我取着这般态度。


泪到眼边流回去/流着回去侵食着我的心吧/哭又有什么用/他的心中既不放着我/哭也是无足轻重


近来时时想要哭了/但没有一个适当的地方/坐在床上哭/怕他看到/跑到厨房里去哭/怕是邻居听到/在街头哭/那些陌生人更会哗笑/人间对我都是无情了
说什么爱情/说什么受难者共同走尽患难的路程/都成了昨夜的梦/昨夜的明灯。

萧红的天空是很低的,她所有的不幸皆因为她是个女人。但是萧红又是生着翅膀的,她要飞,她要飞的高飞的远。所以尽管她深爱着萧军,但是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分手。

四、鲁迅先生

萧红与萧军呢,他们两个有幸遇到了鲁迅。关于鲁迅和萧红的传闻很多,因此我又读了《萧红与鲁迅》一书,对鲁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鲁迅真是具有伟大胸怀的人格魅力的一位导师!他的大手笔自不待言,更为可贵的是他面对素昧平生的萧军萧红,给他们回信,呈现出的坦诚,真挚,毫无陌生与矜持,完全是向朋友般的敞开心扉。

萧军与萧红来自东北沦陷区,身上难免散发出稚气与野气。但是正是二萧身上展现出的原生态之美和天籁之文给鲁迅带来了惊喜。

北人爽直而失之粗,南人文雅而失之伪。粗与伪固然都有其局限,但是鲁迅直言野气自然比虚伪好。

鲁迅初次邀请二萧,便借给了萧军二十块钱,并给了他们坐车的零钱,从这一点上我们可见鲁迅的那种大家之气。还有一次,叶紫及萧军萧红聊创作聊生活聊吃饭,竟馋的不行,他们在窘迫中度日,平日勉强糊口,鱼肉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为了解馋,叶紫和萧军便怂恿萧红给鲁迅写信,让他请他们吃一顿。鲁迅竟也答应下来,并称既然请客则不能吃的太坏。

鲁迅的生活并不富裕,靠稿费勉强度日,但是为了帮助萧军出版《八月的乡村》,在自己手头很窘的情况下,一次次把自己的稿酬寄给萧军。这又是怎样的胸怀!难怪萧军问鲁迅,萧红也问鲁迅,他对年轻人的爱是怎样的一种爱时,鲁迅答:他的爱是母性的。

二萧遇到鲁迅是何其幸!没有鲁迅,文学界或许就没有二萧。至后来,萧军逐渐被萧红的光芒洇灭,他的背叛让萧红在苦杯里挣扎,鲁迅再不允许萧军去他家,而对萧红更是怜爱有加:倘受了伤,就得躲入深林,自己舐干,扎好,给谁也不知道。这让萧红下定决心东渡日本,为了有更好的环境写作,那段时期也正是被萧红称为是自己的黄金时代。

萧红在日本得到噩耗,知鲁迅逝世,她的哭声不能与大家的哭声混在一起,那种可怕的孤独让她想一步踏回来,她孩子式的痴问:不知现在他睡到哪里去了?

曾有人说鲁迅对萧红像父亲一样好,萧红反驳:哪有这么好的父亲,明明是祖父……

鲁迅去世之后,萧红把无尽的哀思和敬意倾注在编辑整理鲁迅先生纪念册的工作中,她称鲁迅为导师,并和胡风等人创办了七月。当时七月定名为《抗战文艺》,萧红提出异议,说,这名字太一般了。现在正是七七事变,为什么不叫七月呢?

萧红在文学上的天赋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当时有人说萧红的散文写的好,小说呢,不见得怎样。萧红不服气,她觉得这种近乎挑剔的说法无非是因为她的小说和别人的不一样,不符合一些人的写作理念,她对小说如何写,有自己的看法: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的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若说一定要怎样才算小说,鲁迅的小说有些就不是小说,如《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鸭的喜剧》等等。

萧红说,自己要写《阿q正传》《孔乙己》之类的小说,至少会在长度上超过鲁迅。看萧红的理想和抱负,她在文学路上是满怀豪情的。她认为有出息的作家,根本不能一味的膜拜权威,哪怕这个权威的名字叫鲁迅,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作家,创作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萧红评价鲁迅的小说:鲁迅的小说呢调子是很低沉的。那些人物,多是自在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动物性的,没有人的自觉,他们不自觉的在那里受罪,鲁迅却是自觉的和他们一起受罪。如果鲁迅有过不写小说的意思,里面恐怕就包括这一点理由。但是鲁迅的杂文,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的鲁迅就像个战士,勇士,独立于天地之间,腰佩翻天印,手持打神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出入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调子也不低沉了。

鲁迅以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这些人物呢,有的也曾经是自觉的知识分子,但处境却压迫着他,使他变得听天由命,不知道怎么好,这就比别的人更可悲。而萧红说,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悲悯只能是从上倒下。不能从下倒上,也不能施予同辈之间。我的人物比我高,这说明呢,鲁迅是真有高度,我没有,这就是我与鲁迅的不同。

萧红读鲁迅的态度,并没有因为他是权威,是她的导师,就一味的膜拜,但是她又能够看清楚她与鲁迅的差距。鲁迅高于写的人物,她低于自己写的人物。这样的差距就足以让她用一生去努力。

在写作生涯中萧红是太清醒了。所以她的作品不会逐波随流,才能流传至今。尤其是她的那篇《怀念鲁迅先生》,萧红是从平等的、朋友的角度去写鲁迅。这篇文章里没有吹捧、没有赞词、没有仰视。她就像在诉说自己的亲人一样娓娓道来。当然呢,从文字、我们也可以读出萧红对鲁迅的爱恋。萧红真是太聪明了。她把自己的爱恋通过鲁迅对她的关爱表达出来,让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说是鲁迅暗恋萧红。如其中的许广平为萧红选了一根布条扎头发,许广平问鲁迅漂不漂亮,鲁迅忽然沉下脸来,说,不要那样装饰她。许广平有点窘了。

鲁迅病重时,下不了楼,在床上不看书不看报,只是安静的躺着。但是有一幅小画放在床边不断的看着的。

这画呢,小的和纸烟包里抽出来的画片差不多大。上面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有一朵小小的红玫瑰的花朵。鲁迅先生有很多画,为什么只选了这张放在枕边?

萧红这样的暗示真是聪明之极。我曾经写过一篇《灵魂的后花园》,在这里就不复述了。萧红这一生,因为祖父给与她的爱,她一生向着憧憬和温暖去追求。因为在她短暂的一生里,与鲁迅相遇,鲁迅成为她内心最信赖,最依赖,感觉最亲的男人。得遇鲁迅,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幸运和福祉,这一份幸运和福祉使得她年轻的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光芒,成为现代文坛最亮的一道彩虹。

鲁迅与萧红这两位两代人,在文学上精神上的影响和传承成就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这让我更对文豪鲁迅有了一份崇敬!

关于萧红的作品呢我就分享到这里,萧红和萧军分手后,嫁给了端木,此时萧红又怀着萧军的孩子,最后萧红在逃亡的路上,死于香港。

在萧红弥留之际,从她留下的遗言中我们可见一个完整的萧红。她说,如果三郎知道,定会来救我。她到死还是爱着萧军的。只是她无法忍受萧军的背叛和暴力,她不会妥协。还有:半生遭受白眼,身先死,心不甘。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那半部红楼要留给别人去写了。这真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萧红的野心啊,年仅31岁的她称自己的作品是红楼啊!谁有这样的胆啊!萧红呢,去世前曾托付骆宾基,帮她找到她和汪恩甲的孩子。说明萧红是具有母性的,对孩子她一直是内疚的。还有呢,她有个要求,死后要葬在鲁迅的旁边。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由此呢,也可见鲁迅在萧红心中的地位。
读完了萧红全集,我看到的是一个女子顽强的生命力。她和三毛截然相反。三毛是一心求死。萧红呢,是一心求生。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萧红的天真、纯真及率真。这正是那个在祖父的后花园里自由成长着的萧红。


水孩儿.jpg


作者简介

水孩儿,原名吴燕燕。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最美书友会会长、包头市青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当代CEO》杂志,《中华艺术家》杂志专栏作家、游读会签约作家。

1974年出生于河北唐山。自16岁开始发表作品,26岁以剧本《家长里短》为人所共知。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报,辽宁青年,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全国三十多家媒体为其做过专题报道。曾出版诗文集《妹妹,你是一滴纯净水》《魔幻小狼窝》《一朵云》,长篇小说《亡国之君李煜》《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等。

2018年长篇小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散文集《一朵云》,评论集《鸢尾集》,诗集《一本草》同时由游读会推出。

喜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及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认为书房和厨房是女人最好的修行场所,现居内蒙古包头。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18: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她和三毛截然相反。三毛是一心求死。萧红呢,是一心求生。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萧红的天真、纯真及率真。这正是那个在祖父的后花园里自由成长着的萧红。
发表于 2018-5-2 21:4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有灵魂的分享 发自内心的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19:34 , Processed in 0.0364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