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尊严,是灵魂,是信仰,是精神,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由此,为增强地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全民人文素养,【九原发布】在“九原春秋” 板块特推出“秦汉时期的九原”专栏。栏目将以“秦汉文化论坛”为依托,从各位业内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摘选出精彩段落供大家学习与品读,以启淳淳九原民风、明煌煌乾坤之德。
九原的历史自然环境 有利于秦汉北方民族交融(三)
关于秦汉时期九原农业发展情况,可以从文献中找到一些证据。 (甘露三年)单于居幕南,保光禄城。诏北边振榖食。 (初元元年)元帝初即位,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汉诏云中、五原郡转榖二万斛以给焉。 (始建国三年)遣尚书大夫赵并使劳北边,还言五原、北假膏壤殖榖,异时常置田官。乃以并为田禾将军,发戍卒屯田北假,以助军粮。据考证,“光禄城”位于今达茂旗百灵庙镇西南的林场古城。该地与九原农作区仅有阴山之隔,且有“稒阳道”沟通南北往来(详见下文),故甘露三年汉廷的赈济行为中应当包括来自九原的“榖食”。初元元年汉廷的赈济行为中则明确包括来自九原的粮食。丰富的粮食储备当与本地农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对此,新莽朝臣赵并“五原、北假膏壤殖榖,异时常置田官”的奏言便是更加直接的证明。
秦汉时期九原的某些地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里的农业发展情况。《汉书·地理志》记载五原郡所辖十六县中,有“临沃”、“蒲泽”、“宜梁”,而该郡“西部都尉治田辟”。《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有“九原高渠谷”。以“临沃”、“蒲泽”为县名,很可能表示当地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灌溉,“高渠谷”则直接反映该地具备一定的水利灌溉基础。“田辟”一称很可能表明本地耕田广沃,“宜梁”似乎是说这里适宜农作物种植。
此外,区域人口密度的高低也与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关系。葛剑雄先生曾经对西汉元始二年郡国人口密度进行过测算,在“北边”诸郡中,只有定襄、云中、五原三郡的数值在20人/平方公里以上(分别为20.55,21.10,25.52),而其他各郡数值大多在10以下、最高者亦不超过13。九原的人口密度为西汉“北边”诸郡之最,很可能意味着这里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突出,前引“赵并使劳北边,还言五原、北假膏壤殖榖,异时常置田官”的史料,应该就是该情况的反映。
阴山南北的广阔草原适宜畜牧,本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乐土。不过,出于国家战略需要,中原政权夺取了阴山及其以南地区,由于热量与水分的显著差异,阴山南侧水土条件优越,同样适宜农业发展,这奠定了农耕民族长期经营治理的经济社会基础。失地为游牧民族的生息带来困境,拓土则有利于农耕民族的发展,围绕着生存与发展问题,双方之间必然会发生频繁的碰撞交往。在战争时期,它表现为一方的入塞寇略和另一方的出塞进击,如,汉武帝元朔年间,“匈奴右贤王怨汉夺之河南地而筑朔方,数为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略吏民甚众。”太初三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其秋,匈奴大入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坏光禄所筑亭障。”在和平年代,它表现为一方的款塞内附和另一方的帮扶护控,如,汉宣帝甘露三年,“单于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诏忠等留卫单于,助诛不服,又转边榖米糒,前后三万四千斛,给赡其食。”
阴山山脉东西长1000多公里,秦汉帝国依此而设置的边郡不止九(五)原一个,还包括雁门、定襄、云中、朔方等。这些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与其影响下的民族关系走势大体相同,但是,九原在民族交融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当与其在农耕和游牧民族边疆战略体系中的突出地位紧密相关。
来源:融媒体中心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