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细细的竹签上顶着几根粗细1毫米左右的狼毫,顺着指甲盖大小的瓶口插入,在瓶子内部反方向作画,方寸之间便生出一幅乾坤,这就是内画。 包头市花苑内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商铺里,张冰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从青葱时代到不惑之年,他将内画做出自己的风格;从小小瓶身到万丈江山,他用匠心描绘出大千世界。
衡水求学 兴趣激发内化天分
张冰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卓资县人,少年时期,他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没有系统学过绘画,但张冰那时候就觉得,自己想画一辈子。
1998年,张冰从好友的口中知道了鼻烟壶内画,“在巴掌大的鼻烟壶里面画画,当时无论怎么想都认为不可能实现。”张冰说,他尝试过素描、油画,偶尔也画国画,但瓶内画还是头一次听说,在传统艺术无穷魅力的牵引下,张冰远赴衡水拜师学艺。
河北省衡水市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的“内画之乡”。张冰当时拜师于冀派内画代表性传承人王习三的儿媳王海丽。
凭着对绘画的热爱和日复一日的苦练,张冰很快就掌握了内画技巧,他把十几种画笔运用得灵活自如,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肖像都不在话下,是师傅王海丽当时的“得意门生”。
“学内画的时候每天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但我并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我在同期学徒中是天分比较高的,所以很快就出师了。”要在这盈寸天地间做到手指和笔杆挥洒自如,这极其考验一个人的耐性,很多人中途就放弃了。张冰把自己顺畅的求学历程归结为天分使然,他认为是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让他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内画这条路。
学艺归来 靠“运气”赢得生存空间
2000年学成后回到包头,张冰立志在内蒙古发扬内画艺术,他说:“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都是内画创造的丰富素材。”可是,最开始的内画创作并不顺利,“没有运转资金,最穷的时候还得我媳妇拿工资补贴我。”除了生活拮据,那时候他还要面对内画市场遭到的冷落。
然而峰回路转,包头出了个内画师傅的新鲜事很快就在市民中传开了,精巧绝伦的工艺品吸引了一大批媒体探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订单。
张冰擅长在鼻烟壶内画人物肖像,水晶瓶明亮的质地衬得画中人光彩艳丽,甚至比本人还要好看几分。小小的鼻烟壶握在手心里,掌中人物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张冰说:“画人物最难的是把握五官的比例,既要把人画得好看,又要有八九分像,在鼻烟壶窄小的空间里是很难做到的。但肖像鼻烟壶有很好的市场,谁不想收藏一个专属的工艺品呢?拿来送礼也很别致。”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张冰一开始对着照片在瓶内反复画自己,技艺也逐渐成熟。
2003年,张冰的内画工作室入驻包头花苑,转眼16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张冰历历在目,他说:“我的运气真的不错,咱们内蒙人对于工艺品的品味和欣赏程度很高,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家才能站稳脚跟。”
张冰在2010年被授予“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作品多次在省内外获得奖项,被众多艺术爱好者收藏。
鼻烟壶与瓶内画
鼻烟壶内画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
鼻烟壶是鼻烟的附属品,两者都是在明朝时期由意大利传入中国,并在清朝十分盛行。早期的鼻烟从国外进口,十分稀有,只在皇亲国戚间流传。攻克制作技术后,鼻烟在清中晚期普及于民间。
当吸闻鼻烟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达官贵人们的虚荣心又开始作祟:同样是吸鼻烟,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辨识出自己卓尔不群的地位呢?
鼻烟壶的工艺大爆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小小的鼻烟壶,握在手中不过一掌,却能分别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十几种高档材质制作。
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让这个小玩意显得好看又高贵,人们在鼻烟壶的内壁作画来装饰它,于是瓶内画应运而生。
在整个清代三百余年,鼻烟壶的生产制造技术远胜欧洲。发展至今,吸闻鼻烟的习惯逐渐在历史中沉淀下来,可鼻烟壶因其本身的艺术、文化、历史价值,依旧是收藏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传承促发展
欧洲的鼻烟壶加上中国内画,这样中西结合式的特殊历史使这个物件毫不费力地打开了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东南亚等地市场。
张冰算是内蒙古内画第一人,他说:“当时除了我,在卓资县还有一个画鼻烟壶的艺术家,后来因为市场反响不好,他就去了北京,北京的对外窗口更大,更容易销往国外。”
张冰选择留在了内蒙古,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技艺在当地的发展,但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如何让内画在内蒙古流传得更广,传承成为题中之义。
一方面,张冰把内画与生活用品拉近距离,除了鼻烟瓶内画,还制作了笔筒内画、水晶花瓶内画等。
另一方面,张冰计划通过业余时间开教学班,让更多对美术有兴趣的人了解内画这种形式,把画笔传到年轻一代的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