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01|回复: 5

包头这个村的青史三百年 !要不是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9 1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排律~《咏东园村》

郭世昌

向阳福地易为春,近水家山浅黛茵。

龙庙泉池敲翠玉,将军石顶罩霞云。

东西瓦舍结鳞栉,南北长街对贾门。

左右园区丰绿菜,高低万树硕青苹。

催耕布谷年年早,稼穑农夫岁岁勤。

不是东篱堪世外,其间大隐柳贤人!



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移民是从明洪武年间到民国年间。其中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事例。
640.jpeg
究其原因:政府以军屯为目的;开禁放垦;及商民经商移居;或因家乡土地贫瘠难以生存,再度寻求及物色新家园。北方众多新生城镇乡村形成之因,皆与清朝时期走西口大潮有着重要和不可脱系之根源!东园村的形成即为鲜明一例。

清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晋地连年干旱,因少粮度日,难充腹饥便有百姓从忻州,代州,祁县等地背井离乡出雁门关过杀虎口全程途经大约二州十县以谋求生路。起初皆以经商、打工、耍手艺为主。自从清乾隆十三年当时政府实行开禁放垦后,陆续有晋人在东园村寻水源向当地蒙族牧场主租地耕种,开始以春去秋回的雁行式往返,旧称"跑青牛犋"。后逐渐定居。最早有邬(祖籍山西河曲县五花城),刘(祖籍山西河曲陈林堵四十九甲,先人为刘锦龙)两家在铁匠沟畔因地制宜利用沙质土大量种树且规化成园故得名东园。还有党姓家族后迁徙别处。接着有郭姓家族(祖籍山西洪桐县圪针沟)以饲养牛羊骡马成群而发迹。后又有五当沟畔贾(祖籍山西忻州董村镇牛叫村).郭(祖籍山西祁县张庄,先人:郭泰铭),李.田等家族及代州营子杨(祖籍山西代州鹿蹄涧村),张(祖籍山西代州张家堡),王(代州),赵(代州)等家族落脚。南河巷(南黑浪儿)蔺家(祖籍山西离石县)也逐渐驻足安家。

据《绥远通志稿》记载:清初汉族之耕斯土也,率皆租种蒙地,暂谋生活,"人为寄民,居无定户",田卢时有迁徙,祖创孙承,农亩是其本务,历史稍久,三五成村,至清之中叶而后,客民占藉卢墓者渐多。~~由此史料可見"走西口"事件在当时已被写入地方志中。

东园村北依阴山,沿前山畔呈倒弓形。即向阳又避霜实属农耕之世外桃源。当时,东园村隶属口外萨拉齐厅管辖,是一直以农耕为主的村舍。以引铁匠沟,五当沟丰富的水资源灌溉且果树成林,碧畴连天。架屋建房皆伐阴山上的松柏树(俗称本山松)为材。(据清代碑文记载:东园段阴山树森叶茂,依岩而望,草木丰腴)。

《碑文》

640.jpeg

640.jpeg

640.jpeg


《百世流芳》碑文(一)

五当沟口兴渠碑记:
西萨拉齐东北有五当沟,兹有沙东邑人兴渠之举。故在东岸河神庙勒之石碑以记其事:
多年山水涨发因桥梁旧损。为淹没乡人费钱三百余金。购元材始得修复,可无病涉也。无奈迩来洪水泛滥而大数倍,桥之溃又添河槽数道,与秋末及初春之际水水交错,一望靡涯,车马泥泞,渡涉维艰。使人愁叹奋!两岸居附近之沙东两村乡众心伤于四十年秋。特设活桥于五当沟口,构材役工,不日成之。共议以始每于秋末建造,河开后撤去。设房三楹藏貯木料里免失落之。修复以道道济其不及。应几从来渠苦难之!喜进退有间如之,利履道坦坦。利有攸往。皆斯之力也是役也。居斯工者固各有相施。然工程浩大,所费匪轻,復募捐邑乐施之士各助资财。因成胜中所入布施除置材工费之,下余银两以为常年春秋建徹之用。渊源不竭,百代流行,因念众善不可以抢没芳名!皆传大奕世爱,勒石碑以垂永久云之是为记。

祁县贡生:梁建皇:书丹
河曲县令:高苗应:撰文
保长:康德胜
住持僧:心广
募捐人:復兴全,元盛美,金永永,高兴全,,金美美,郭XX,刘XX邬xx约.32人。
大清乾隆四十二年秋。立。
榖旦。
碑文摘录整理:郭世昌

本人解释该碑文如下:
西萨拉齐东北方有五当沟。今有沙尔沁和东园村共同兴修水渠。所以在河槽东岸的河神庙院中铭刻碑文记叙此事:
多年来山洪暴涨因桥陈旧而被冲跨还有淹死人的事件发生。因此花费三百两纹银购买建桥木材修理此桥。这样就没有过桥之忧了。

无奈近来洪水泛滥并水位增高几倍,桥被冲毁并且新添几道河槽。每年到秋末和初春的时候洪水不断一片汪洋。车马被泥泞所困扰,过往之人也无法行走。这事真让人悲叹愁苦!两岸居住的人为之困扰将近四十多年。所以专门在五当沟口建设一座活体组合木桥。构买木材并投入人力,没用几天就竣工了。并一致决议:每年秋末将活桥组合一体并通行,等到春季河开后拆卸。同时建三间库房专门贮存该桥木材以免丢失零落。

短时间内将几道渠修好是件难事!但任何事都能进退有间总会有办法。路桥已修平坦,渠若修好便成为水利。但也得投入很多人力和财力。在施工中有很多人付出不少。然而这是大工程耗资很大,所以募捐剩余的款项作为每年架桥与撤桥的费用。

五当沟之水源源不断,百代流淌不息。

修桥兴渠是件大好事,所以把它刻在石碑上让世人永远记住它。

640.jpeg

640.jpeg

640.jpeg


  《百世流芳》碑文(二)

(创建戏楼重妆,圣像殿宇碑记):
原夫东园村资五当沟之清流地腴庶富旱不至,无青潦不至遭水城萨西一溃之乐郊也。溯其始创自乾隆丁未岁重建圣神祠于山岗难非浩刹。蘭若两依,俯瞰四望,树木叶森,南极黄河远带,氤氲之气,焰烈蒸腾,风致奇异,兴胜景也!又兼每年六月会戏遐迩弛名闻今五十余年,可称独檀旧无戏楼,当年结彩台过来防金身垢污殿宇剥落。思欲大兴土木预为积资共得三百余金,而纠首诸君等复为修。缘募化支得七百余金。于是动工元材.择吉起建。而董事者苦心戮力毫无旷费举建。六旬而厥工告成矣!

乐楼巍峨固己,轮奂轮美。贺金身妆饰殿宇,丹绘灿然。振新社室,院落安置妥帖。一村之气象倍增,而地腴庶富之说于斯为骄!是固人力之施为抑亦凭神灵之默佑也!夫后之踵事而兴者,庶有鉴于斯文录于石,以著其不朽而百世流芳!

偏关邑庠生员:张尔淳
仰首沐,丹书立撰。
募捐人:党正胤.郭志X,杨X纲…
張文魁.金富有,刘文河.共45人。
龙飞:道光二十年岁在庚孑六月。
备注:因年代久远,风侵雨蚀,固募捐人名残缺不全。
碑文摘录整理:田园醉翁:郭世昌



本人解释该碑文如下:

东园村这里原有五当沟的水资源所以从来没有旱灾.。是个富裕的村子。也没有淤积洪水殃及萨拉齐其它地方。全村人为之高兴!

追溯圣神祠(东园人俗称大庙)是在乾隆丁未年建造而成,这次在山岗重建它非属易事。

站在山岗上向四处张望树木茂盛,南面的黄河象一条玉带。风和日丽,景色迷人!每年又有六月庙会远近闻名已有五十多.年了。可只有戏台而没有戏楼。当年建庙剪彩后为防止圣像金身受污,殿宇墙壁脱落。所以想大兴土木修复。有几个人带头积资纹银三百两,后来又有人募捐纹银七百多两。于是择日动工修建。

而组织修建经费并不充足,但在二个月后就完工了。

戏楼建在高岗之上并很坚固实在太美了!祝贺圣像金身和殿宇妆饰光彩照人,庙宇院落也安置妥帖。全村气象倍增。地腴民富也让大家引以为荣实感骄傲和自豪!

但靠人力是不够的,也得凭借神灵默默保佑!希望这样的善事以后有接着做!

村里人将这件事.铭刻于石碑上让它永垂不朽而流芳百代!

作者纪实后语:从碑文(一)记载显而易见沙尔沁和东园在乾隆初年已形成村落。那时的人重视兴修水利和交通建设。从碑文(二)便知在修缮文物和农村文化生活方面非常重视。至于五当沟历来有水旱码头的美称!当年晋人走西口逢沟寻水源进行农耕繁衎生息。

圣像殿宇无处可寻,但只有碑文和几块瓦砾尚存,在遗址处有虔诚的村民建二座小庙高高地立在山岗上,至于五当沟的活桥也渺无踪迹,惟有清澈的沟水缓缓向前流去…


640.jpeg
清乾隆四十二年东园村和沙尔沁两地居民为便于通行在五当沟口处集资修建活体木桥与渠道。并成立活桥社和建存放桥材的专用库房。由专人负责每年春秋搭拆事宜。乾隆五十五年东园村商民与农户在阴山前坡募捐修(原二队队房后)建圣像殿宇(大庙)。并确定每年六月廿八日为赶庙会日。
640.jpeg
640.png
《碑文》三

《忻州三人杰翁始迁行迹碑序》
水有源,木有本,而人之有祖。岂可忘其所。自始行迁而继述乎!
忻郡二甲人也,世居城东二十五里孙村。为望族三杰翁于乾隆年间之发明,发亮二翁。发明翁配赵孺人发亮翁,配寗孺人二翁亦田克配满仓翁配任孺人满库翁,配恭孺人满栋翁张鄗孺人三翁皆享寿配家声巨富,维时大众咸爱慕写。而满栋翁众被德施七十年来,与后昆真无穷之利,尤为人世所珍重也!满仓翁二长即过余友峻嗜诗书有胆识。一时人望,次崖赋性来顺皆张孺。尚幼鹏飞,出今岁复谋勒石。余友峻过余而问序写。仓翁之佳城皆掩没无稽。余亦乐将其事记树于人杰翁之墓侧后,莫忘本而善继善述,子子孙孙勿替取之是云!
直隶州~忻州儒学廪膳生:  季众    丹书
大清光绪元年岁次乙亥。

后于道光二十年集资修建庙前戏楼及再镀圣像金身和修缮厢房、寺院等。靠东南方立一座三官庙。综以上所述皆有东园村现存两块碑文为证。后在人头山下(龙王庙沟)建龙王庙,代州营子南端建五道庙。五当沟东岸建有河神庙(原水委会办公楼后)但经文革后都逐渐沓无踪迹。据翁妪相传在白石沟边有座狼神庙。庙内有一块木头碑文不知铭刻何事!故无从考证。圣神祠(俗称大庙)是供奉:龙王,财神,土地,苗神,城隍,药王,火神,山神,阎王,等神灵。因神位多故俗称大庙。

五道庙供奉五道真君,据说是东岳大帝的臣属,是掌管世人生死兼荣祿之神并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河神庙供奉河伯称黄河之神是民间最有影响力的河流神。

龙王庙是供奉龙王,是施雨的大神。对联曰:  
幸逢酥雨枯优泽,
兼遇和风绿碧畴。

三官庙是供奉尧,舜,禹,即天官,地官,水官,则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总之建庙供神皆体现乡人企盼幸福安康之愿!

《部分家族简史》:

铁匠沟兴起的郭姓家族:
1786年,郭红罗的先人远涉千里从祖籍山西洪桐县圪针沟历尽千辛万苦为谋生来到东园铁匠沟。后与大户马家一独生女联姻。直到民国年间其后裔郭红罗懂经营,善管理,利用铁匠沟水草肥美的优势发展牧业。不经几年牛羊数圈,骡马成群。家道丰盈,富甲一方!郭红罗育有三子即:郭大毛,郭二毛,郭三毛。其并有一少弟名唤:郭明罗,膝下有四子二女。

历史沿革:
自清朝建村后直到1958年属萨拉齐县二区管辖。
1958年4月份以后归包头郊区东园人民公社管辖。后依次属九原区东园乡,东河区沙尔沁镇管辖。村中先划为四大片,后分为8个小队。

解放后历届领导:
书记:王天才  主任:徐德胜   农会主席:寇三丑
书记:杨耀伟 主任:徐德胜(1917~1988)
书记:李根荣   主任:徐德胜
书记:云文华   主任:徐德胜
书记:崔怀珠   主任:贾子荣
书记:贾子荣  主任:郭铁旦
书记:徐生华   主任:李富华
书记:刘连旺   主任:李富华
书记:刘连旺   主任:刘连旺
书记:蔺福小   主任:刘全生
书记:徐生华   主任:刘全生
书记:贾子荣   主任:杨三福


轶事:民国年间,东园村地腴富庶,农户大多收益看好。鄂尔格逊和沙尔沁两村为增加税员双方都想将东园村化入其管辖內。就此争执不休。当时鄂村有一落魄书生,其饱读诗书精通国法并主动请缨要将此官司打赢。诺言以身家性命担保兼立下生死文书。鄂村各家商民集资作为诉讼费用和相关开支。遂一纸诉状到当时南京政府最高法院。法院裁决:辖区归属权由东园村自主。东园村农户在大庙厢房开会分析此事利弊:鄂村税律条文规定:农户每年交七成税,商民交三成税。但沙村则不然,农户交三成,商民交七成。可东园村大多是农户。经众人权衡后都愿归沙尔沁辖区内。鄂村由此败诉。那书生不失其文人之志气.傲气及底气便服毒而卒。 鄂村商民募捐将其厚葬。

轶事:民国某年天旱少雨。正值灌溉时节五当沟水资源倍显匮乏,故下游各村因争抢引灌,经常发生械斗。当时东园村有一人名叫刘河(祖籍宁夏崮原县刘家小沟,其先人于咸丰年间移徙定居东园村)  此人豪爽  彪悍,言出必行。其剃光头并顶铜瓢,身着寿衣手持一把开刃的榆次方锹盘坐于渠口旁。众人見状望而生畏,遂退之。故人送绰号"舍命刘河"。后由萨拉齐厅出面调解:以点香计时来分配各村灌溉。

现阶段概况:

地理位置:北依阴山,东邻莎木佳村,西以五当沟为界与沙尔沁村相邻。南接大巴拉拉盖新村和南园村。G6高速与110国道从村中横穿而过。
人口:约4885人,汉族居多,其中回族约50人,蒙族约30人。居民区与街道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左右,耕地与林地面积约4000亩左右。

巜再赋东园村》

作者:郭世昌(田园醉翁)

乾隆旧邑,古韵新村。钟灵毓秀,翠织罗裙。

阴山至此,弓形如虹。寒霜不侵,和煦罡风!

源五当沟之清泉兮,翠拥阡陌,

凭黄龙矶之屏障兮,阻洪潦田。

聚阴山之灵气哉!便为洞天福地,

由金乌之圣光哉!即浴万物生鲜。

午眸群羊自山麓,

晨闻鸡鸣于栅栏。

朝阳枕云乎!霞光万道,

暮云合璧乎!霓染西天!

忆先宗,走西口,农耕兼商贾,

肩挑担,行驼道,物色新家园。

垦贫瘠荒丘几载变绿洲,

刈杂秽稗莠育千树叶稠。

赞先祖后裔承前启后躬耕于斯沃土,

望春桃李灼灼其华,喜硕果累累那金秋。

无痕岁月,斗转星移。

桑田沧海,白驹过隙!

回首往日矣!过眼云烟留青史,

纵观今朝兮!新政惠民展新奇!

栋栋新居纵横南北,

排排商铺夹道东西。

文化下乡,农家诗韵墨香,

高效农业,鲜蔬供应城乡。

规模生产,大棚连天接地,

标准卫室,医者悬壶岐黄。

垂髫.弱冠,入庠书声朗朗,

而立.不惑,立业奋发图强。

柳荫下,翁叟弈棋,

广场间,妪媪群舞。

灯火辉煌,街衢车人川流不息,

市场如昼,商贾交易众星云集。

身临其地者如履仙境,

远观其景者酷似桃源。

逾三世纪著史,独具传奇,

近七十载奋进,两代人霜华!

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建设最美东园!还靠诸君!

2017年农历七月初六日写自醉翁 草舍。

注:黄龙矶:指五当沟西岸的黄石头。

乾隆旧邑:指乾隆年间口外五厅的萨拉齐厅,东园村一直在其辖区內。

三世纪著史:指东园村在乾隆初年已形成村落据今约280多年将近三个世纪。

近七十载奋进:指自新中国成立后两代人对东园村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640.jpeg
作者: 郭世昌(自由发APP文化圈频道内容创作人)
作者简介:郭世昌,男,汉族,1972年生,中共党员,现居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东园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诗词学会会员,包头诗词学会会员,喜诗词,好歌赋。网名:田园醉翁.曾用笔名:阴山樵夫.东南游客。电话:1474723779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20:46 , Processed in 0.0374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