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写道,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路经西方祭赛国,夜宿金光寺。唐僧见寺庙破败,于是清扫寺中宝塔,孙悟空在替师父扫塔时,意外抓获了两个鱼精,得知原本寺内宝塔所藏的佛宝舍利子被盗,以致祥云消散,霞光不再,寺庙日趋破败……
1987年4月3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地宫中,发现了震惊中外的佛祖真身舍利等诸多极其珍贵的文物。
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佛祖真身舍利
2001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杭州雷峰塔地宫中,也同样清理出了很多极为精美、珍贵的文物。
雷峰塔地宫中发现的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上述事例说明,古时的寺庙中都藏有珍宝。
在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的百灵庙镇,有一座远近驰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广福寺”,人们俗称“百灵庙”,百灵庙镇就因庙而得名。这座在我国现代史中因“百灵庙暴动”、“百灵庙大捷”而闻名全国的寺庙,也曾不止一次遭遇了《西游记》中金光寺那样的劫难。
一
百灵庙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庙址选在峰峦叠嶂,气势峥嵘的巴图哈拉嘎(意“固关”)内乌力吉套海(意为“吉祥湾”),并由归化席力图召第四世活佛阿卜干拉布腾指导设计了庙型和规模。
据传说,建庙缘起有三:
1、康熙亲征噶尔丹时,曾驻跸巴图哈拉嘎地方(现尚有“康熙营盘”遗址),他看到巴图哈拉嘎地势险要,是边防要冲,也是一处山河秀丽、景色宜人,可为喇嘛教僧侣敬佛的圣地。因此,传旨达尔罕亲王,在此建筑庙宇。
百灵庙镇西口外的“康熙营盘”遗址一角
2、达尔罕亲王于康熙年间朝拜五台山,又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商议在巴图哈拉嘎修建庙字事宜。达尔罕亲王曾从五台山请回曼殊师利(文殊菩萨)佛像和一部经卷,后又到多伦晋谒甘珠尔瓦葛根,邀请他到巴图哈拉嘎地方住持兴建寺庙。甘珠尔瓦葛根应邀前来选择好地方后,从山西应州请了一批能工巧匠,他亲自领着到西藏等地参观学习后,仿照西藏庙宇形式筹划建筑了百灵庙。
3、镇压女儿山的仙女,防止仙女保佑蒙古族,危及清朝满族人的江山。
康熙四十年(1701年),着手筹款备料,聘请工匠。从宁武、乌拉特、五当召、大库伦等地驮运木材,从山西、归化城请来建筑艺人。1702年正式破土动工,采用汉、藏两种建筑风格,用三年零二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主殿朝克沁独贡。
诺乃亲王呈报朝廷,康熙皇帝赠送朱墨《甘珠尔经》,赐庙名为“广福寺”(蒙古语名为:宝音巴达拉古鲁格其苏莫),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匾额,并盖有康熙皇帝玉玺。
庙内设大喇嘛席位,按照黄教教义广招信徒,喇嘛僧人日趋增多,很快发展成漠南地区喇嘛教圣地之一。
“广福寺”先后共建八座殿堂,分五大学部,即朝克沁拉桑、却伊拉拉桑、纠德巴拉桑、满卜拉桑、东音科尔拉桑。
朝克心独贡是朝克沁拉桑的大雄宝殿,它傲然屹立在寺院中央。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由三座连体楼阁组成,前后逐级升起,最高达30余米,楼顶是典型的汉族宫殿式建筑,满面斗拱窗扇,飞櫓重选,青砖灰瓦。飞阁流黛,檐角下铜铃随风叮当作响。
底楼是藏式建筑,小轩窗白粉墙,整齐的红围栏。一层楼顶东西两面是开阔的阳台。楼下背面有半周围廊,用18根朱红大柱支撑。正面前廊有12根朱红大柱顶着二楼前阳台,阳台的栏杆上卧有两只造型优美的法羊,中央有一镀金法轮。两边的围栏墙上镶嵌着四面铜镜,顶上插着着雪亮的苏鲁锭(三叉戟),叉下鬃缨飘舞,朱红的大门上铆着一排铜钉,中间扣着两只兽面,吊着两只铜环做把手。
开门进入大殿前厅,48根朱红大柱林立,柱上裹着彩色壁毯,柱间悬挂五光十色的经幡飘带、旗帜等.还有三处用红、蓝、黄、白四色绸缎围成的大型垂饰。
正面两侧分别开有太平门,墙面上画着金刚菩萨查格达尔,马头明王达木仁,千手千眼观音江赖斯格,长寿佛阿尤喜的壁画。东西两侧墙面上有释迦牟尼身世壁面12幅。南面进大门西侧墙上面有护法神大黑天、大红天、吉祥母天;财神毗沙门那穆斯赖和阎罗天子却日吉勒的壁画。抬头仰望,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大厅正面设有锡热喇嘛主持宝座1处,上层喇嘛活佛席位8处,西侧设大喇嘛座席1处,东侧设掌堂执法者座席1处,并配有法棍等刑具。中心地板上排放着12-14对座榻,每座配有方型坐毯一块,是僧众诵经的座位。周围还摆放着各种法器及经卷等。
进入后厅,“门”型的佛台高筑,正面屹立著三座五米高的泥塑镀金大佛,他们是释迦牟尼佛,释叶佛和弥勒佛。前面还供奉着释迦尼弟子迦叶、阿傩的泥塑立像,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以及他的弟子扎拉色布吉、海拉布吉的泥塑坐像。东西两侧供奉着文殊扎穆扬、大势主查格达尔、干手千眼观音江赖斯格,色宁宝、热娲那木锡勒、那木凯宁宝、金巴、公德桑宝、达木仁等的泥型坐像。众神像各具神态,栩栩如生。
佛台前摆放着长一丈、宽三尺的大供桌,上面摆满了供品,其中有:乾隆皇帝赐给的青铜佛灯一盏(可容酥油百斤),金银装饰的“班灵"3个,银塔8座,百两重银盘1个,50两酥油佛灯8盏,100两酥油佛灯1盏,镶嵌珍珠宝石的圣水铜碗24只。还有脑颅碗、甘露瓶、圣水碗若干 ,四季佛灯通明,終年香火不断。
“广福寺"主殿朝克沁独贡建成后,又经历近百年,才先后建成其它殿字,形成一个建筑群。乾隆二年(1737年) ,土尔扈特部喇嘛罗卜森宁日格主持修建了却伊拉拉桑;乾隆五年(1740年)喇嘛道仁巴阿卜干云登主持修建了纠德巴拉桑和满巴拉桑;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确吉活佛阿卜干希达汉布丹毕尼玛主持修建了对音科尔拉桑。自此,“广福寺"形成五大学部的规模,专修和研讨哲学、医学、天文历法学、密宗学等。
除五大拉桑的建筑外,在达尔罕贝勒的大力支持下,还先后修建了三大活佛府、五大仓以及五大厨房。至1942年,“广福寺”共有僧房360间,覆钵式舍利塔11座。
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百灵庙召庙群全景,现在的建筑不全了,但主体尚存。
“广福寺”喇嘛教组织健全,等级分明,分工细致,戒律森严。从锡热喇嘛、大喇嘛到服劳役的岗尼尔共有19种职务。朝克沁拉桑的锡热喇嘛权势最大,各拉桑的执事喇嘛次之。
朝克沁拉桑为正殿,统管各仓(学部);却伊拉拉桑主要学习研究宗教、哲理学等;纠德巴拉桑主要学习研究法术、咒文等;满卜拉桑主要学习研究医药学;对音科尔拉桑主要学习研究数学、天文占卜、历法学等。
随着“广福寺"建筑群的扩大,宗教活动的日益频繁,喇嘛僧人不断增加,信徒朝拜者也越来越多。到解放前夕,该庙的苏鲁克牲畜发展到五万多头(只),全旗一半以上的牧户为庙上的苏鲁克沁(包畜交租者)。
以1912年实际支出为例,本寺庙全年总支出为:糜子10000斗,大米150斗,面粉5000斤,发面3000斤,食盐13500斤,砂糖、红糖500斤,核桃、红枣6000斤,黄油3000斤,胡麻油2500斤,棉花100斤,丝绢哈达200匹,砖茶1000 余块,肉牛45头,羊250多只,奖品马5匹。
“广福寺"除遵循喇嘛教相传的等级制度和戒律外,还制定了自己的教规。如,住宅必须保持清洁,每月大扫除二次;庙区不准妇女居住:全年只限6天娱乐;禁止在庙区内骑乘;每年10月26日始清算帐目:每年2月25日和10月15 日由苏鲁克沁上报牲畜损失情况;四月份统计牲畜头数;9月份给牲畜打烙印等等。
未修缮前的百灵庙
二
从1913年开始,百灵庙经历了3次被毁坏和重建修复。第一次是在1913年6月,外蒙古哲布尊丹巴称帝后,派蒙古军向南进攻,当时守备绥远地区的北洋军进行抵抗,交战仅一天,北洋军战败,所部从百灵庙溃退,并放火烧百灵庙两座大殿。同年10月,蒙古军第二次向南进攻,守备百灵庙的北洋军又被蒙古军打败,逃出百灵庙时,烧毁了朝克沁大殿和甘珠尔庙、麦达里庙等,抢走了很多珍贵财物,又打死了阿巴干巴力吉尔喇嘛。以后在达尔罕旗王爷云端旺楚克主持下,从1914年到1927年,经历14年时间,逐步进行修复,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
第二次是在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当日本人指使德王蒙古军占据百灵庙后,傅作义部队分兵三路,围攻百灵庙德王蒙古军。这就是三十年代傅作义将军在百灵庙抗战旗开得胜、轰动中外的战役。由于这次战斗激烈,寺庙建筑物、佛像、经卷、器物破坏损失严重,佛像肚子里的金珠宝贝被兵士掏走。以后,在该庙的昌斯德巴拉珠尔喇嘛主持下,于1939年到1940年间,进行了修复。
第三次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旧”为名,毁坏了寺庙建筑物、佛像、法器,烧毁了经卷,驱散了喇嘛,百灵庙遭受了毁灭性的灾难。1979年以后,拨乱反正,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了恢复。从1982年开始,在自治区、盟、旗、各级政府资助下,逐步修复了百灵庙。
但修复后的百灵庙只是空有其表,珍贵文物、法器早已损毁殆尽,佛像肚子里不用说也是破烂一堆,空空如也的了。
修缮后的百灵庙
来源:草原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