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包头历史源远流长,建制之始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九原县。尽管在包头境内很多地方都散布着代表一时兴盛的残缺城垣,但真正属于包头城的,还属一个多世纪之前在现在的东河区筑起的土墙。那些经历近现代包头历史大事件、如今几乎无处寻觅的遗迹,代表的不但是一座西北重镇的发展脉络,还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
修建耗时三年,曾起重要防卫作用
在清朝初期,包头城还未见雏形,自然无城墙一说。据《包头大事记》记载,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征讨噶尔丹,从宁夏乘船顺黄河东下,船经包头。内地的汉族旅蒙商人、小贩和手工业者随军来到西脑包、井坪一带进行贸易活动,春天来,秋天回。慢慢地,有人就在转龙藏附近定居下来,一边经商,一边租种土地,他们中大多数都来自山西代州。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西脑包建大照壁,长12米、高6米、宽1.5米,用青砖绿瓦砌成,其东属土默特旗,其西属乌拉特三公旗。1863年(清同治元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陕、甘、宁等地区的回族人民纷纷起义,其势波及现在的包头境内。1866年,清廷调大同镇总兵马升率部移扎包头,西征起义军,此时,包头村已初见雏形。出于军事上的需要,1870年,马升主持修建包头土城墙。城高1.5丈,底基厚2丈,墙顶宽1丈。据《包头大事记》记载,整个城墙修筑工程持续了三年,清光绪九年的时候增筑了一次,十八年后又重修了一次。
土城墙在防务上起了巨大作用。据《包头市志》记载,除城墙外,包头城的四角还建了炮台:“四隅有炮台与城齐,顶上纵横各三尺,面积九方尺。城外有池深三尺。城之北半踞高阜上,迤南渐平亦占一大斜坡。城之北极高,东西各筑一沟……全城有门六。”《包头市志》上的这段文字,大致说的是上世纪40年代的情况。在解放战争中的两次包头战役,土城墙都曾被国民党军队利用过。
城墙之所以选择筑在“北半高阜”,与较早形成的居民点有关。在清嘉庆二十年(1819年)前,包一中到包头东站一带还是黄河水道。那时,居民为了防水患,都住到梁上,这也就确立了包头城的筑城格局。
昔拟建城外城,六座城门皆有功用 《包头市志》中提到,包头老城共有六座城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西门。西门的门址在现在的红星剧院门前,通接西脑包大道(今西脑包大街)。这里曾经是老包头城最繁华之地,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民国时期著名的文人纪霭士在所著的《绥远与察哈尔》中提到包头西门:“……出包头西门后,你开始看到广大无边的原野,除北面大青山外,只有阳光和土的气息了。黄鼠狼、野山羊有时在田间肆无忌惮地出没着,没有人家,没有行人,除了偶尔一群响着铃铎的骆驼或是一辆渺小的响着破旧马达的长途汽车……”
而第二出名的便是南门。最开始,南门位于南圪洞街的南口,昔时只有几家粮行货栈。1925年,冯玉祥到包头后,开辟了新南门,北接和平路,南通南门外大街。南门向南能一直通到包头东站,中间的道路是冯玉祥动用军队修筑的。起初,南门外的商铺并不多,但因为其交通位置重要,又因为与黄河与铁路相接,慢慢地就变得繁华起来。据说,当时冯玉祥就有在南门外筑外城的想法,只是因为战乱而未能实现。
另外,以前的东门也是热闹之地。东门的旧址在东门大街东端,前面有河槽,东北方向不远处就是转龙藏龙泉寺。至于东北门和西北门,最早附近居住的都是养畜户和农家。
包头城的兴起,得益于“水旱码头”的发展,但商业发展的黄金期,也仅在抗日战争前夕的一段时间,在当时只能算作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一座畸形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包头老城日渐远去,老城墙也不复存在,只给人留下一段唏嘘的回忆。
来源:包头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