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包头地处祖国边疆,黄河中游,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临呼和浩特市,西接巴彦淖尔市,南频黄河与鄂尔多斯隔水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包头地域辽阔,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经考古发现,包头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包头东郊阿善沟门村东圪膝盖沟两侧台地发现的阿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一千余平方米范围内,挖掘出当时的房址24座,窑穴240个,还有围绕原始村落砌筑的石砌围墙以及大型祭坛,就是最好的证明。
(阿善遗址)
在中国古代,阴山南北的内蒙古高原,曾经有荤粥、鬼方、戎狄、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民族,先后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的各代王朝交往中,有时兵戎相见,征战不息,有时使臣通好,贸易往来。长期的激荡交流、共处和好中,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相互吸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包头地区从古到今的兴旺发达,是与包头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包头地区位于阴山山脉中段,黄河中游,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昆都仑河是这一带最大的黄河支流,河谷可以通行车马,经过从九原(今包头麻池古城)到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境)的秦直道。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过大漠、越阴山,到中原王朝京都长安或者洛阳最捷近的交通大道,古时还称中道。据考证,汉代昭君出塞,因扈从、辎重车辆甚多,走的就是这条道路。从宋代开始,中原王朝京都东移,他们与蒙古高原上北方民族交往的道路也随之东移,秦直道才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化在连续不断的碰撞、冲突和相互吸纳过程中,形成新的统一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城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规模的大小、内涵的丰厚充实,都体现这种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包头今天的规模与品格,是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延续和结晶。
(秦长城遗址)
从战国至唐代,包头地区曾经建筑过一些古城。据史料记载,最早在包头地区建城的是战国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开始修筑的九原城。秦始皇时改名九原郡。秦末汉初阴山南北成为匈奴单于冒顿草原大帝国的一部分。汉武帝接位后,于公元前127年派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攻取河南地,收复九原郡。次年改九原郡为五原郡,郡城即九原城。
据考古资料,九原城位于今包头火车站西南方约1.7公里处,城址保存较好,分为南城和北城。北城东西长800米,南北长550米;南城东西长680米,南北长675米;南城向东突出360米后,其西北部与北城相连,总面积955800平方米。城池方位北偏西8度,地形北高南低,高差3米。南城又分为内外城,正中有方型台基,城西北又有长60米,宽40米的大型建筑物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保存的城墙最高处达7至8米。北城有东门和北门两座城门,南城内外城的南墙均有城门。从南城城墙发现的秦砖推测,南城似为秦代扩建。考古挖掘时,城郊曾发现赵国刀币。城南召湾汉墓中,曾发现“四夷尽服”“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瓦当。这是迄今为止包头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古代城池。
(九原古城墙遗址)
此外,在阴山以南包头及其附近地区发现汉代和汉代以前的古城还有五处。
一是稒阳县城,即古城湾古城,位于现东河区东呼包公路8公里处南侧,北倚大青山,南临黄河,城池东墙、南墙、长各590米,北墙长530米,总面积31万多平方米。城内拾到的陶片、砖瓦片皆是战国和汉代的遗物。
二是临沃县城,即孟家梁古城,位于九原城西北5.5公里处,现为包钢废钢厂厂址所在地。据20世纪50年代的测量,城池各边长370米,呈菱形,总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城东60米即为昆都仑河。附近曾发现汉墓和粗绳纹陶片,是汉代古城。
三是河阴县城。即昭君坟二狗湾古城,位于黄河南岸,达拉特旗西偏北31.5公里处。古城东北距昭君坟渡口3公里,距离九原郡城19公里。该古城城墙长980米,宽350米。城内出土文物中铜钱不少,计有汉代五铢、唐开元通宝,北宋天圣钱以及清代乾隆、道光时期的铜钱,据说还有刀币、布币。铜镜等物。这可能是包头地区一个从战国一直延续到近代的古城。
四是五原县城,即哈达门沟古城,位于九原城西北18.5公里处。城池建筑在哈达门沟口东,城墙依山势而上下,高低相差25米,东墙长约240米,南墙长约200米,西墙长约250米,北墙长约225米,总面积57000多平方米。城内有南北向城墙将城池分为两部分。西城北部高地有一平台,是建筑物遗址。城内拾得的砖块和陶片与古城湾古城的相同,均为战国和汉代遗物。城墙东边是赵长城遗址。
五是宜梁县城,即为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古城。城池平面呈方形,城墙每边长约100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这是周边地区最大的一座古城。城内出土文物多为灰、黑色的绳纹和席纹陶片,也曾出过“长乐未央”砖和五铢钱、半两钱等古钱币以及三棱铜镞、人形铜垂饰品。城东边有汉代墓群。古代在乌拉山山前平原上,秦汉时代可能是屯垦戍边,移民开荒的主要居住地。
西汉后期,汉匈和好,结束了两个民族150多年来的战争状态,推动了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北疆地区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阴山以南的五原郡也得到了60余年休养生息的发展机遇。
公元初,王莽篡权后,对匈奴采取了一系列歧视和干涉其内部事务的错误政策,激起匈奴不满。东汉初年,一些边郡势力与匈奴勾结,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迎卢芳立为帝,占领五原、朔方、云中、定蘘、雁门等五郡,趁机建立割据政权,并定都九原。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五原守将隋昱胁迫卢芳降汉,卢芳不从逃亡匈奴,隋昱归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撤销五原郡建置。
是时,匈奴转盛,侵扰汉界日深。其后,匈奴内部分裂为南北二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南部首领比统率南边八部到五原塞(今达茂旗西河乡什拉文格古城)请求内附,得到东汉朝廷允准,并安排其部众驻牧于代、雁门、云中、朔方、北地、五原各边郡,单于庭设在五原郡境内。这时,北疆安定,朝廷鼓励原来居住在边郡的民众返回本土。帮助其恢复生产,经营家园。驻牧阴山南北的南匈奴生产发展,人丁兴旺,迎来40年的安定环境。此时的北匈奴实力仍很强大,不时出兵犯边。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在南匈奴的配合下,大举出师北征,连续两年征讨,加上周边丁零、鲜卑、西域的侵扰、挤压,使北匈奴难以在漠北立足,先是逃往康居(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流域),最后进入欧洲。与此同时,北匈奴各部落纷纷南下投奔汉朝,先后有数十万人内附。他们南下的路线一般是五原、朔方、云中,多数先到五原塞。三国、西晋时期,塞外草原遭灾,又先后有30多万匈奴和其他部族入塞内附。事实上自此以后,整个三国、西晋时期,包头地区(原五原郡)再也未设行政建置。
自曹魏、西晋弃五原以后,原五原郡所辖地区大部为鲜卑拓跋部所据。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联合旧部接代王位,同年又改国号为魏。经过两次主要在五原与铁弗匈奴、后燕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从而兴起强大。公元391年,消灭了铁弗匈奴部。公元396年,攻取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占领河北,并继续进军中原。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继皇帝位,是为魏道武帝,史称北魏,统一了中原地区。
拓跋鲜卑在与中原民族的交往过程中,逐步改变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离散诸部,分土定居”政策。公元394年,拓跋珪还派其堂弟元仪屯田于五原、稒阳塞外(即在今包头九原区麻池至古城湾)东西70里,南北20里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这项举措深得人心,屯田连年丰收,每年可收糜子百万多斛(一斛二斗,约60斤),为此,元仪被封为九原公,以后又将这一做法在北方推广。
在北魏兴起的同时,鲜卑的另一支属柔然,也在北方建立了部落的结合体,兼并了许多匈奴残部,从漠南发展到漠北,控制了整个漠北大草原,成为北魏北方的强敌。为了防御柔然的南侵,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在阴山之北修筑长城1000公里。公元433年,又建立了六个军事重镇,以保卫京城平城(今大同)。这六个军事重镇是:沃野镇(今乌拉特前旗苏独龙乡根子场古城),怀朔镇(今固阳县白灵淖尔乡城圐圙古城),武川镇(今武川县二份子乡城滩古城),抚冥镇(今四子王旗乌兰花乡土城子古城),柔玄镇(今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古城),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县北)。六镇的位置都处于军事要冲之地,置大将统兵防御,镇将都有鲜卑亲贵担任,还将一部分民众迁移至六镇或者大批降户安置在这些地方。
当时双方冲突或使臣交往,昆都仑河谷和怀朔镇是必经之处。因此,六镇的镇将中,怀朔镇将常是兼领武川、沃野二镇军事,衔称安北将军或征北将军,并办理与柔然的外交事宜。怀朔古城在今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乡城圐圙村东,古城西侧即是南下中原的咽喉“稒阳道”(即昆都仑河谷)。城池位置在色尔腾山北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东去可达武川镇,西行可去沃野镇。城垣依丘陵地势而筑,现城墙都已坍塌,残高1至1.5米。因城墙不是直线,城垣平面是不规则五边形。东墙长920米,南墙长1360米,西墙长约1000米,北墙长1213米,是六镇中最大的城垣。现今看到的城门只有东、南、北三个。城内西北角有子城,平面呈长方形。子城内散布瓦砾较多,并有基石暴露地表。子城东南角有一处建筑,经挖掘证实为一佛事遗址,并有多件泥塑残佛像出土。在三座城门位置,都有街道直通城内,形成两个丁字街,古城遗址内还有大量砖、瓦、铁器等出土。北魏末年,边防镇将贪婪聚敛,激起六镇民众起义,当时起义军与北魏斗争的中心在怀朔镇和五原。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之久。至孝昌元年,起义军先后攻陷武川、怀朔、五原,古城毁于战火。
(怀朔古城遗址)
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从漠北兴起,在合并了铁勒各部后力量壮大。于公元552年进攻柔然,柔然溃败,土门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公元581年隋朝立国时,其北部边境至五原、阴山以北为突厥牧地。第二年突厥可汗沙钵略侵边,隋发八路大军反击,突厥战败。加之草原干旱,疾病流行,突厥被迫向隋称臣。此时,突厥 内部分裂为东西二部,东突厥因此请求南迁百川道(今土默川)驻牧。此后,突厥内讧加剧,内外战争频繁,内部不断分裂,许多部落纷纷南下归顺。
隋朝末年,中原各地诸侯、军阀割据称王,东突厥再度强大。东突厥可汗颉利设牙帐于阴山之北,支持北方各割据势力,以便分割中原受其控制。后唐朝很快消灭了中原的各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颉利此时继续对唐边境各郡进行武装骚扰,并亲自率兵进攻关中,兵临长安。但是,形势不利于颉利,突厥内部十余个部落群起反抗,其侄儿突利可汗也归顺了唐朝。唐太宗登基后,关中大丰收,经济实力雄厚,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兴六路大军攻打突厥。颉利退保碛口(今达茂旗满都拉一带),屯兵铁山(今白云鄂博),又遭唐兵突然袭击,拦截其归路,兵败西逃中颉利被俘虏,东突厥从此灭亡。漠北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落也因此都归顺唐朝。
此后50年,唐朝北方基本安定。到高宗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颉利可汗的疏族纠集残部占据黑沙城(今达茂旗境内)公开反叛,史称后突厥。后突厥力量日益强大,自立可汗,并经常寇略唐边缘各郡县。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唐任命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以防御后突厥。当时,后突厥每次入寇,都先派人到拂云堆寺(今九原区敖陶窑子乡境内)去祭神求福,然后再牧马料兵渡河袭击沿边各郡。故每当冬天冰封河面时,边郡更是难以防守。翌年张仁愿乘后突厥进军新疆之际,渡河北上占领漠南,修筑三座受降城;在牛头朝那山(今色尔腾山中支)北,设置一千八百封封侯所;并在朔方军下辖七个军府,把阴山以南的军事部署连成一气,使后突厥不敢再南下掠夺。由于北方军事防御战线的形成和后来后突厥发生内讧,使后突厥势力削弱不敢再犯边。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突厥白眉可汗被杀,后突厥灭亡。突厥多数部落归降回纥,一部分西迁中亚,一部分南迁灵武、丰州。
三座受降城的位置是: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东岗古城,中受降城在原拂云堆寺旧址,西受降城在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库伦补隆村东。其中中受降城的历史地位更为重要,地址即今包头敖陶窑子古城,位于滨河新区,城池平面呈方形,周长1500米,城墙厚7米,残高1.5米,城中偏北有建筑物遗址一处,地面颇多碎砖乱瓦。此城是防御北方突厥南下的军事要塞,而不是一般的城市建筑。从该遗址中还发现有三彩瓷片和粗瓷碗片,证明辽、元时可能延续使用。
唐朝在北方的突厥威胁消除以后,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又出现了安史之乱,引起全国性大动荡。据史料记载,北方回纥曾先后三次出兵助唐平叛,中受降城就是回纥南下的北大门。后来由于唐朝与回纥关系密切,中受降城逐步成为北方的交通枢纽,使臣、马市、贸易络驿于道。最后更发展成为通向中亚、欧洲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辽金时期,包头地区应是隶属西夏或汪古部,中受降城虽然仍有人住,但是已没有建置了。
公元12世纪末,蒙古铁木真部在漠北兴起,汪古部首领率部归顺,立功受封。公元1211年,蒙古大军南下,汪古部又充当响导,元朝建立后,其首领先后被封为北平王、高唐王、赵王。
汪古部在今达茂旗百灵庙镇东北30公里的艾不盖河畔新建一城,人称赵王城(阿伦苏木古城)。这是当时包头地区建筑的一座较大的城池。赵王城呈长方形,东城墙长951米,南城墙582米,西墙970米,北墙565米,在西、南、东三墙正中有城门和瓮城。城内建筑遗迹很多,街道也布局整齐,城门通往城中的街道在靠近东城墙的一处大院前相交。大院内有一组建在台基上的建筑遗址,台基高约3米,其上残存石柱基础和砖瓦碎片。城内南面另有一处用花岗岩砌筑的台基和两处圆形建筑遗址,附近散落刻有叙利亚文字的景教徒墓石,应为景教教堂遗址。城内西北有一座罗马教堂遗址。从发现的石碑碑文看,此城应为汪古部首领世居之地。
明朝建立(公元1368年)后,阴山以南地区一度归其统治。明英宗时期,蒙古各部不断进入河套地区。公元15世纪末,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逐步征服蒙古各部,统一蒙古部落。把漠南、漠北6万户分为左右两翼(今土默特地域为右翼土默特万户)。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驻牧于察哈尔万户,统率左翼三万户;任命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副王,统率右翼三万户。后来巴尔斯博罗特又任命其长子衮必里克为鄂尔多斯万户首领,次子阿勒坦汗为十二土默特万户首领。明嘉靖四十四年,阿勒坦汗修大板升城(今美岱召)。
阿勒坦汗足智多谋,善于用兵,武功显赫,公元1570年,明朝封他为顺义王。他富有政治眼光,表示蒙汉要世代友好,永不相犯。在其夫人三娘子辅佐下,与明朝在沿边建立11处互市贸易市场,改变单一畜牧业经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广招内地汉人,升板筑墙,盖屋以居,汉民发展到十余万人。当时就有了焼砖、造纸、制作奶食品等行业。现萨拉齐当年就是为阿勒坦汗部制做奶食的奶食基地。
为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阿勒坦汗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在土默特始建汗王敖白登(汗廷),将其驻地建成一个政治和宗教中心,即位于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前的美岱召的前身,始称大板升城,赐名福化城。美岱召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建筑群,是阿勒坦汗和夫人三娘子居住和议政、敬佛的地方。万历三十二年,四世达赖派麦达力喇嘛来主持藏传佛教,坐床讲经,由此后人将该城寺称为“麦达力召”,后演变为“美岱召”。公元1606年,阿勒坦汗孙媳妇五兰妣吉扩建重修了美岱召大雄宝殿的前殿和泰和门,美岱召是一座不规则的方城。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城墙周长681米,城墙剖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墙高5.3米,顶高宽2至2.5米,底宽4.5米至6米,墙面用石块包砌,无内檐。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南墙中部开设城门,其上建有城楼,为歇山式顶。城门内侧筑有东西马道。城内建有大雄宝殿、万佛殿、乃琼庙、八角庙、太后庙、活佛寺、公爷府等各式建筑。城外山上还建有宝丰塔。是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美岱召泰和门)
清王朝建立后,在土默川地区大力推行移民屯垦政策,随着“走西口”人流和晋商的进入,人口大增。萨拉齐早于包头形成集镇。后因陕甘回民起义军东进的影响,开始筹备修筑城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基本建成。城垣周长4520米,基宽4米,顶宽2.7米,通高6.7米,4个城门都建有城楼。城内分为四个区,有28条街,72条巷子,4条主干道通向城门。
清代初期,包头也开始发展。到乾隆年间,已经成为大村落,人口发展到近一万人。当时商业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东西两条街道,开设十多家商号,经营皮毛、牲畜、日用杂货等。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改包头村为包头镇,设置包头巡检,隶属萨拉齐厅。同治初年因陕甘回民起义,烽火延及包头,清廷派大同总兵马升进驻,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马升受命修筑包头城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建成。城垣依山势修筑,北高南低,周长约7000米,开有东、南、西、西北、东北五个城门,开始形成近代城镇的雏形。
(老包头土城墙示意图)
(根据《包头城市建设志》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