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北京东城区非遗项目北京绢人。
北京东城区市级非遗京派内画鼻烟壶。
茶汤展区:传承人吴文昌。
包头剪纸展区:国家级传承人刘静兰。
北京东城区非遗传承人肖静正在制作毛猴。
北京东城区非遗传承人季顺正在制作火绘葫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魅力。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非遗项目“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共进,让非遗成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进一步服务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精神家园。
“老包头记忆”惊艳内蒙古非遗展
9月6日至12日,“民族记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举行。本次包头非遗展示体验馆共分为“蒙元文化、包头古街景、包头人家”三个展区,参展的项目涵盖国家级、自治区级以及市级,共计15项,参与现场展示的传承人15人、进行现场展演的项目2项、参与展演的传承人10人。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包头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项、自治区级13项、市级5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15人、市级103人。
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清真老茶汤再次成为展览的亮点。只见传承人吴文昌右手执红铜壶,左手执碗,壶身一倾,壶嘴与碗口间便架起了一条滚烫的“水桥”,随着他手一收,碗中的小米面瞬间成了热气腾腾的茶汤。
自2013年清真老茶汤被确定为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每逢庙会,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吴文昌都会应当地文化部门邀请,将摊档“移师”现场。
据了解,茶汤是一种方便美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它始于明代,清朝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就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的说法,可见茶汤在当时就已经相当普及。茶汤最初出自宫廷,又是用龙嘴的铜壶冲制,所以也叫“龙茶”。
老包头茶汤是谷子米制作,加之纯正红糖、白沙糖、芝麻、核桃仁、葵花籽仁、桂花等作料相伴,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冲好后弥香四溢、味道香甜可口,深受欢迎。
在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包头剪纸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刘静兰、郑蝴蝶、王兆刚等剪纸艺术传承人的作品引起了极大关注。他们的剪纸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民间艺术语言,充分体现了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据了解,剪纸繁盛于唐代,后来在民间中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构成的生命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民间剪纸最基本的特征有两个因素,一是充分体现了民间民俗文化与社火活动的内容,二是形成了民间特有的艺术语言。所以在剪纸题材中充分地利用了自然、自然生物与人的关系来描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的表述,所说的民间剪纸语言表现在他们的剪纸手法上,他们把对民间所接触到的客观社会中种种形态都以童话般的手法表现出来,既给人们一种和谐文化的理念又给予了人们美学的理念。这就构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特征。
计颖是内蒙古计氏羊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羊皮画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自同治年间由计氏家族发展传承,现如今主要分布于包头地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计氏羊皮画”,选用的都是整张蒙羊皮,并且保留了羊皮的自然边缘,计氏传统绘画技法与羊皮质感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绘画艺术与羊皮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尤其对人物的面部、胸、手和脚的渲染,使肌肤表现得丰满、莹润、自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绘画艺术风格;计氏羊皮画在表现蒙古服饰绘画方面特征鲜明,这对研究内蒙古民族服饰、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1年,计氏羊皮画被列入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内蒙古非遗展上,包头市级非遗项目“蒙古族服饰”展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现场进行展示的是蒙古族服饰包头市级传承人斌巴和格日勒图娅。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达茂旗的蒙古族服饰主要以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为主,主要分为长袍、袍、齐肩、长褂、马甲、坎肩儿、衫衣。长袍、袍不论男女都穿,齐肩、长褂、马甲是妇女穿,坎肩儿、衫衣是男的穿。
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对研究内蒙古民族服饰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传承价值。
包头市级非遗项目“糖塑”,主要传承范围是包头市青山区、东河区等,是用熬制的糖浆,通过双手搅、揪、揉、压、拉、衔、吹、捏、再揪进行艺术造型的一门手艺,或者用扣模子吹气成形。
传承人李部从艺近40年,他吹制的作品质感剔透,色泽亮丽,形态生动逼真,种类丰富多变,不怕阳光照射,在干燥通风环境可存放半年之久。
北京非遗项目“走亲”包头
9月16日,包头博物馆,北京市东城区与包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区域文化联动活动中,包头市民仿佛置身于北京,得以一睹平时难见的非遗珍品芳容。在活动现场,北京料器、葡萄常料器、北京绢花、雕漆技艺、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数来宝、北京绢人、京派内画鼻烟壶、北京鸽哨制作技艺以及北京剪纸、毛猴制作技艺、北京面人、北京火绘葫芦等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一展绝技,让人目不暇接。
老北京的民间工艺绝活儿“葡萄常”料器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中国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常弘现场制作的一串串葡萄,其逼真的形态,让人叹为观止。记者看到,这些葡萄珠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绿色,有的绿中透紫,并且都蒙上了一层白霜,显得晶莹逼真,引人垂涎。
“葡萄常”料器是东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记者了解到,所谓“葡萄常”的绝活儿,就是用玻璃制作葡萄、葫芦等,该工艺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由于其形态逼真、工艺高超,所以成为北京一项著名的民间工艺绝活。“葡萄常”的工艺是先把玻璃料烧化,然后用吹管吹成一颗颗葡萄珠,退火后再把它们连结成串,最后配上枝叶,喷上白霜,一串串葡萄艺术品便成功了。
雕漆技艺是东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李志刚此次带来的雕漆作品,雕工精细、构图生动、层次丰富、色彩鲜丽、纹饰繁缛而富有动感。
雕漆工艺是中国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汉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等不同的名目。雕漆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为雕漆。需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
现场,北京绢人作品中有孙悟空、古装仕女、传统戏剧中的各类人物等,它们制作精美,神态各异,色彩绚丽,风格高雅,具有很高欣赏和收藏价值。
北京绢人是东城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北京绢人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手工艺品,都和它有着密切关系。它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历代仕女,戏剧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题材,需经过雕塑、彩绘、服装、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的精细手工制作,最终才做成栩栩如生的立体人型。绢人的头脸和双手都是用蚕丝制作的,它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选用上等丝绸、纱绢做成,“绢人”由此而得名。
北京火绘葫芦,是在葫芦上烙印生肖年画、山水花鸟、人物肖像,古朴清秀,栩栩如生。它是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火绘葫芦又名火画葫芦、火笔葫芦或烫花葫芦,是中国传统烙画技艺中的一种,也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绘葫芦制作所用材料独特,各种成熟后的葫芦形状各异,多种颜色,大小不等,各有讲究。选好材料,将烙铁等工具升温,便可进行艺术创作。火绘葫芦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表皮上,火绘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图案。运用掐花、刻花、镂空、火绘、纹章等技巧使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犹如因画渲染的效果,表现力非常丰富,具有突出的特点和独到的美感。
非遗保护重在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一直是承载文明、体现传统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力度也逐步加大。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生命力,得以维系和传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采访中,不管是包头市的非遗传承人还是北京市东城区的非遗传承人,大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坚持”,正是有他们对非遗技艺的坚持,才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其核心还是应该放在传承人的保护上。在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后继人才。有传承人,这种文化绝技就会永存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