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15|回复: 16

名家看包头——甫澜涛:我们像双翼的神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5 15: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为进一步挖掘提升包头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城市发展新形象,作家网、包头市文联、《鹿鸣》杂志社联合推出“名家看包头”栏目,诚邀在包头、在内蒙古成长起来的知名作家来书写包头,用文字反映包头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本期我们将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甫澜涛的散文作品《我们像双翼的神马》。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

甫澜涛(蒙古族)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啊哈嗬……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

再见吧绿色的草原

再见吧美丽的家乡

啊哈嗬……为了伟大理想像燕子似的飞向远方

……

640.png
方平《双翼的神马》

算来,这首叫做《草原晨曲》的歌已经伴随我50余年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一部黑白故事影片《草原晨曲》的上演,这首同名主题歌便唱遍了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是当时最走红的歌曲之一。

每当这歌声在耳畔响起,心律就会加快,一股莫名的激情在胸腔中奔流,真的希望像一匹长有双翼的神马一样飞向梦想的地方。

原创版

《草原晨曲》是由蒙古族著名作家玛拉沁夫与珠兰其其柯联合编剧的一部讲述蒙古牧民胡合一家悲欢离合,反映包头钢铁基地和白云鄂博矿区解放前后20年巨大变化,歌颂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影片。

影片的同名主题歌由玛拉沁夫作词,通福作曲。

影片主人公胡合带领村民对垂涎圣山白云鄂博地下宝藏的日寇地质勘探队给予了迎头痛击,之后上大青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家乡解放后,曾经为保卫白云鄂博而浴血战斗的胡合等人的后代——张祥、娜布琪、关其卡成为包钢的第一批钢铁工人。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啊哈嗬……这里从此不荒凉钢城闪光芒

再见吧金色的草原

再见吧红色的家乡

啊哈嗬……为草原钢花怒放我们将飞归包钢

新中国诞生不久,百废待兴,草原人民为建设祖国离开了马背、离开了牛羊、离开了勒勒车、离开了毡包,“再见吧金色的草原,再见吧红色的家乡”,张祥、娜布琪、关其卡们像长了双翼的神马,奔向了祖国的矿山、油田、铁路、码头,成了草原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代产业工人。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建设的火热现实激发了作家创作《草原晨曲》的激情。

640.jpeg

祁军《敕勒歌》

作家玛拉沁夫就是一匹“双翼的神马”,他奔向草原、奔向包头、奔向白云鄂博创作《草原晨曲》。他在一篇文章里曾回忆当时在包头创作的情形:“我书房下面是马路,24小时机械喧腾,汽笛长鸣。”他却不嫌吵,反倒感觉特别动听,说那是时代的声音,“在这时代的交响曲中,我作为安眠曲睡去,而第二天早上作为晨曲喊醒我。”作家玛拉沁夫当时的梦,应是以一部电影反映草原人民在实现着建设钢城的梦。“双翼的神马”们背上负重的是一个中国梦!

建设钢城的机械声在作家的耳中那是时代的交响曲!也许,《草原晨曲》的灵感就来自这里吧?于是,我们有了一首激情澎湃而又不失抒情格调,荡气回肠却又情意绵绵,一唱就是半个世纪,其旋律依然萦绕不绝: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啊哈嗬……烟囱林立破云霄白桦绕厂房

再见吧金色的草原

再见吧红色的家乡

啊哈嗬……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

历史版

翻开中国革命史,细读内蒙古西部草原篇章,一匹神骏挺拔矫健,神采奕奕,跃然而现,他就是大漠骄子乌兰夫。乌兰夫这匹心怀革命理想的神骏,早在1923年就伸展双翼,从土默特草原飞驰到了京城求学,受到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引导和启发,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年轻的乌兰夫正是怀抱着一个中国梦奔赴京城的。这匹神骏,一旦找到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便会飞驰千万里而不知停歇。1925年他受党组织委派飞驰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直到1929年6月回国。

回国后的乌兰夫已经是我党一名重要且比较成熟的干部,他组建了西蒙工委,组织农民协会,传播革命火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他回到归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参与策动了“百灵庙暴动”,重创德王日伪军实力,打响了蒙西草原抗战第一枪;他率领“蒙旗独立旅”据黄河抗击日寇的进犯,坚守了陕北党中央的北大门,被党中央誉为“内蒙古民族中最先进、最大的抗日队伍”;在延安民族学院,他担负着领导和教师的双重重担,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和培养民族干部付出心血……

在那个年代,绝对没有《草原晨曲》,有的是腥风血雨和枪林弹雨,有《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悲 壮、激越,激励抗日志士奋勇杀敌。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作为前奏,也就不会有《草原晨曲》的风靡。我们更知道,如果没有乌兰夫等一代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也就不会有张祥、娜布琪、关其卡们像长了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成为草原上的第一代钢铁工人。

在电影《草原晨曲》中,保卫白云鄂博地下矿藏是一场重头戏。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圣山,那是一座泛着青黑色亮光的大山,位于包头正北方150公里。是包钢的铁矿石原料基地。

在白云鄂博主街道上有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像,那是一个手拿地质锤,极目远眺,气宇不俗的人,其姓名刻在底座上——丁道衡(1899——1955)。这是最早发现白云鄂博铁矿的人。丁道衡于1919年7月从贵州只身北上,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1921年升入本科地质系,5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一名年轻的地质学者。

1927 年 5 月,丁道衡参加了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行程万里,历时 3 年有余。丁道衡在这次考察工作中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而且完成了对天山南麓的地质调查。他绘制了 100 余幅地质图,记录了大量资料,收集地质资料35箱,风俗物品3箱。这些收获都是他辛勤工作的结晶。1933年12月,他发表了著名的《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大意是,白云鄂博铁矿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矿山,但将来在此建钢铁厂困难比较大,只能用火车拉运矿石,而在包头附近引黄河水建炼铁厂比较合理。这一报告无疑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包头钢铁基地建设和大西北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1987年,在发现白云鄂博铁矿60 周年之际,丁道衡雕像落成,他又回到了白云鄂博。

如果说乌兰夫等革命先驱们是从草原上开始飞驰的神骏的话,那么,怀抱着为国家的富强而探矿的丁道衡们就是向草原飞来的骏马,他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现实版

早年,内蒙古广播电台每天早晨的开始曲目就是《草原晨曲》;上世纪,记得在火车上,随着晨光进入车窗,列车播音开始,首先叩击你耳膜的也是《草原晨曲》;我读中学时,我们学校的起床铃一直被《草原晨曲》所替代……

随着时光的推移,《草原晨曲》的旋律虽然不再随处响起,但还是会在一些场合突然响起,就像一个久别的友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一样使你惊喜不已。

上世纪90年代末,为写一篇煤矿现代化建设的通讯,我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几座煤矿间穿梭,结识了一位刚到而立之年的图副矿长。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蒙古族汉子,低调,话不多,做任何事情都以身作则,实干。一次在酒桌上,图副矿长趁着酒兴很出人意料地唱起了《草原晨曲》,尽管音色不是很纯,但字正腔圆,很投入,很动情。一曲唱罢,在一片掌声中他红着脸说:“我从小唱这首歌,到现在,我也只会唱这一首歌。”问其原委,他说:“因为我是包钢人。包钢人不会唱《草原晨曲》,说不过去。”原来,他的父亲正是从草原上走来的第一代包钢工人。我问他为什么不子承父业也干钢铁行业?他回答得十分机巧:“我是一匹双翼的神马,所以就从包钢飞出来了!”这之后,我了解到,图副矿长弟兄俩,他哥接了父亲的班,在包钢做炉前工。他在大学学采矿,毕业之后就到了煤矿,照他的话说,他哥受计划经济的束缚,飞不出包钢;他赶上了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的机遇,飞出来干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过去,在内蒙古西部只有包钢一个大企业;如今,内蒙古西部不只有钢铁,还有煤炭、稀土、天然气,我们奉献的空间大着哪!”

另一次是在2008年的盛夏,朋友约我去达尔罕草原看看。前一天夜里落了一场雨,把达尔罕草原清洗得一尘不染,草绿、天蓝、云白。草原度假村宾客如云。一辆大巴送来了一群少女,她们一下车就被草原的美丽所征服,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大小相机“咔嚓、咔嚓”照个不停。听口音可以断定她们来自南方。这群少女,唱起了《陪你一起看草原》,游客应和;她们又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游客一样应和。接着,一个少女唱起了《草原晨曲》,却没有应和者,少女略显尴尬。于是,我不顾自己五音不全上前“声援”,我们完全陌生的一老一少一同将《草原晨曲》唱了下来,而且赢得喝彩。于是,南国少女小群与她所称的“蒙古大伯”相识了。在接下来的一天半的旅程中我们一直同行。小群来自江西,大三学生,学稀土工程专业,她和她的同学们是利用暑假专程来达尔罕草原的,因为达尔罕草原上有著名的白云鄂博矿,她们旅程的下一站就是白云鄂博,再下一站是包头。我知道白云鄂博不但有铁矿,而且有稀土,我却说:“白云鄂博只是一个老铁矿,没什么新鲜。”小群立马反驳:“不,白云鄂博除了铁矿,还有稀土。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7%,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哪!”她说,毕业之后力争来白云鄂博或包头从事稀土事业,这是她在初中了解到中国的稀土资源后就有了的梦想,现在快要实现了,她几乎有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傍晚,小群与她的同学们围着篝火跳舞,舞姿轻盈,像草原上的小马驹一样健美。他们是新一代的丁道衡啊!如果说丁道衡当年像一匹“双翼的神马”飞向草原,是为了使贫穷落后的祖国富强起来的话,那么,今天的小群们也像一群“双翼的神马”飞向草原,是因为内蒙古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使他们找到了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天地。“我们像双翼的神马……”,歌声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后记

因为对《草原晨曲》的喜欢,便与包钢、与包头有了一些缘分。也因了这缘分,与包头的几位作家结下了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友谊。像包头剧作家闫甫、郭长歧,作家李汀、马宝山,诗人赵剑华等。每隔几年我会到包头与文友相聚。我们通常会在钢铁大街选一家小酒馆推杯换盏、畅所欲言。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华灯初上的梦幻色彩,听到的是城市主动脉的激越跳动声。我们的话题离不开包头市的与时俱进、蓬勃发展。我们议论包头稀土高新区建立的全国第一家稀土企业孵化器,我们赞叹包头市棚户区改造的大手笔......即使没有机会相聚,电话、微信一样在维系着我们的友谊。只要包头有什么重大信息,他们会第一时间告知我:   

“以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下的能源革命为主题的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包头举行!”电话里听得出文友很激动,“我们凭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一定能成为迈向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兴起的一座能源革命城市!”

哦,包头不只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城市,还要做敢为人先的城市!

包头正面向国内外广泛地引进企业、引进资本、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尤其是需要引入新思想、新理念,导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草原晨曲》在我耳畔响起,又有多少“双翼的神马”即将向包头飞奔而来啊!

作者简介:

640.jpeg

甫澜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风雪察哈尔》《大漠青驹》两部长篇小说及四部中短篇小说集,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和第七届“索龙嘎”文学奖。



来源:包头市文联
发表于 2021-7-6 06: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希望草原晨曲继续流传。
发表于 2021-7-6 06:5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
发表于 2021-7-14 08:5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大包头标志
发表于 2021-11-19 13:2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在爱上包头总能学到新知识。
发表于 2021-12-2 18: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德国
支持非常给力的!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23:46 , Processed in 0.0364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