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包头晚报》(2019年1月24日) 16版刊发了题为《萨拉齐老街巷的故事》的文章
周涛
关于萨拉齐的老街巷,《绥远通志稿》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城内有大街四道,小街十四道,小巷五十道。以图书馆所在地为中心,名为中街,由此起点,至城之四门,各有大街一道,是城街之主干,县人统称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而不言大也。”雍正十二年(1734年),萨拉齐始有建制,设协理笔帖,乾隆四年(1739年),设协理通判,其时萨拉齐逐渐形成街道,到同治年间,才为这些街巷正式取名。取名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按人口来源地,如忻州巷、大同巷、崞县巷等,按从事的手工艺名称,如张口袋巷、郭铁炉巷、油坊巷、柳匠巷、纸坊巷等,还有按姓氏取名的,如杨家巷、段家巷、赵老三巷等,更多的是按地理位置和地表建筑而取,如三官庙街、关帝庙街、东大桥巷等,也有按经商的店铺字号而起名的,如新盛店巷、德厚店巷、永合店巷、万恒店巷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如今大部分旧街巷名被新名称所取代。那些老街巷里藏着的历史故事正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从旗杆巷到人市街
每一条街巷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里都包含着某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萨拉齐的老街巷中,有一条老街叫旗杆巷,关于它的得名还有一段传说。明清时期,读书人家喜欢在自家门前立一旗杆,以表明是书香门第,这旗杆称为“楣”,如果家里有人中了秀才或举人,这旗杆可以继续立着,如果名落孙山就要撤掉,称为“倒楣”。旗杆由杆座、杆身和杆斗三部分组成,高约15米。旗杆因文武功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文功名要把旗尖雕刻成笔锋的样子,武功名则雕刻成刀戟形。在旗杆上部有一个上宽下窄,形似粮具“升”的物件,叫旗斗,上刻主人考取功名的名称和时间,寓意步步高升。按照明清律例的规定,读书人家可以立旗杆,中了举人可以加一个旗斗,进士可以加挂两个旗斗,状元挂三个,朝廷一品官员可以挂四个。旗杆和旗斗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立旗杆,竖方斗,悬金匾”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而能立杆竖斗的人家寥寥可数。清末,驻防萨拉齐的管带侯宪章在县城买了一处庭院,位于大北街路西的一小巷中,为显示自己的威严和身份,他在门前置石狮,立旗杆,人们将他所居住的巷子称为旗杆巷。萨拉齐的一些地方士绅知道他的官品不够清朝规定的标准,于是告到官府要求取缔,后来旗杆被撤掉,但巷名却留了下来,后为避讳,将“旗”改为“棋”,仍叫棋杆巷,直到解放后,才改名为勤劳巷。
清末,萨拉齐县境内灾荒频发,饿殍载道,有的年份,人们把野菜和树皮都吃光,甚至用麻雀和老鼠充饥,成百上千的人被饿死。活着的青壮年则聚集在县衙门前出卖廉价的劳动力,也有卖妻儿的人,平常年景,一天的工钱是二升米,更多的时候是帮助县衙抬埋饿死的人,管饭没工钱。那时,县衙专门在城北挖了五个深坑,里面填满死去的人,人称“万人坑”,因没有掩埋,野狗将人头撕下噙到离“万人坑”不远的地方啃食,剩下的骷髅遍地都是,时人称其为“人头地”,天长日久,人们把出卖劳动力和卖老婆孩子的这条街叫“人市街”。
被纪念的人和事件
在众多的街巷中,也有因人而取名的。嘉庆年间,山西忻州南湖村人张步云弟兄走西口来到萨拉齐谋生,初期以拉骆驼起家,后在县城买房置地,其子在此基础上做起生意,一时风生水起,成为名噪县城的人物,因其是瘸子,人们便将他居住的巷子叫张拐拐巷。咸丰年间,南营子(今大南街)张某考中进士,这在荒僻的塞外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人们为表达对他的敬慕,将他居住的巷子更名为张进士巷。还有日伪时期,萨拉齐县的首任县长丁绍先,人们为奉承巴结他,将北五道庙巷改为丁绍先巷。曾任过萨拉齐县保安团队长的抗日名人刘盛五,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萨拉齐定居,为表达对他的敬意,将永合店巷改为光复巷。
每条巷子都有其得名的原因,同治年间,有一赌徒因欠账甚多而逃离家园,债主常常登门逼要,其妻李氏没有办法,为儿子戴上孝帽,假称丈夫畏债自杀,人们将她居住的巷子叫孝帽巷,后改为工会巷。太平街是因为当时驻扎有保卫团,在土匪猖獗的那个年代相对安全,为此起名太平街。光绪十年(1884年),萨拉齐居住的人们为进山驮运煤炭方便,建议官府在城墙上新开一个西北门,专供运炭人使用,门开后,在县城西北形成一处煤炭交易市场,人们称此街为后炭市街,而县城西南城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草木繁茂,于是人们便在此处交易柴火,时人称之为柴火市街,营房巷则是因为驻兵而得名。
老街巷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已经消失的街巷名称,我们仿佛看到几百年前的风土人情和沧桑岁月,街巷的故事还在延续,只是老街巷的名字却正在被人们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