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16|回复: 59

徒步战国赵北长城(01):“胡服骑射”广场——包头市大庙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6 09: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翦伯赞)

似乎,是在高中语文课本《内蒙访古》中,曾经读过这首诗。

那个时候,心里满是远方与诗,对于近在咫尺的蓬蒿与土墙,并没有兴致去踏访。

多年以后,在京城的一场晚宴上,有位前辈偶然向我问起了赵长城的现状,问起那段"最古的长城"是否还有高达数米的土墙?然而,我只是途经阴山深处的"胡服骑射"广场,做过几次短暂的停留,拍过几张"到此一游"式的照片,对于两千几百年前的这段长城,确实缺乏了解。看到我窘迫的样子,前辈没有继续追问,和蔼一笑,将话题转了方向。

于是,在山桃花盛开的时节,我与好友杨光相约,踏上了探寻赵长城的旅程。

640.jpeg

640.jpeg

石碑之上,刻着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碑上,刻着"战国赵北长城"的字样。

为什么不是"战国赵长城"?难道,还有"战国赵南长城"吗?

早在公元前333年,赵武灵王赵雍的父亲赵肃侯赵语"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史记•赵世家》)

也就是说:"赵肃侯围困魏国的黄城,没有攻克。随后,修筑了长城。"

那段长城称为"赵南长城",又称"赵肃侯长城"。

赵南长城,分布于河北省南部的涉县、磁县、临漳、成安、肥乡,沿漳河故道北岸,用漳河和滏河堤防相连,扩筑而成,故学术界又称之为"漳滏长城"。遗憾的是,此段长城早已埋于数米深的地下,地表荡然无存。

相比之下,"胡服骑射"广场附近的战国赵北长城则要明显得多,至今仍然高达两米有余。

640.jpeg

蓬蒿伴着赵长城

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土夯而成、并且没有包砌青砖的赵长城,早已化为低矮的土陇。不过,由于当年用力的夯筑,长城的土非常坚实,就连顽强的野草也很难在上面扎根。

胡服骑射文化广场的对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山丘,登顶远望,视野辽阔。这个山顶,很可能就是当年的烽燧,一旦北方的胡人纵马杀来,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战争的讯息一站接一站地传到军事重镇,甚至传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这座小山的西北侧,那条在荒草丛中蜿蜒的土陇,就是战国赵北长城。

640.jpeg

与塑像隔路相望的赵长城遗址

640.jpeg

赵长城保护碑

640.jpeg

赵长城的夯层,约10公分的厚度

小山的北侧山脚,有一处比较平坦的空地,正是驻扎守边军士的克尔玛沟障城。

克尔玛沟障城,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5米,只是一座小小的边疆哨所。
这座障城,以赵长城为北墙,又以高大的烽火台为南墙,扼守着穿越阴山的峡谷。如今,从包头市区通往石拐旧区的公路,依然蜿蜒在它的脚下。

640.jpeg

640.jpeg

640.jpeg

克尔玛沟障城内的古物残片

这次踏访,以克尔玛沟障城为起点,沿着赵长城的遗迹行进,打算抵达东边墙村为止。

这段战国赵北长城,越过青五公路(青山区至五当召),擦过胡服骑射塑像,然后,蜿蜒于公路东侧的沟谷之中。

640.jpeg

640.jpeg

640.jpeg

640.jpeg

杨光在拍摄赵长城遗址

640.jpeg

初春的蛇总是有些懒洋洋

640.jpeg

站在沟谷中的长城之上,回望克尔玛沟障城,那座塑像依然可以辨识

640.jpeg

前方,赵长城与青五公路再次交汇

640.jpeg

被青五公路纵剖的赵长城,高约4米,夯层清晰可见

640.jpeg

岁月剥蚀的赵长城夯层,仿佛一道道年轮

640.jpeg

遇到的第一块长城保护碑

640.jpeg

胡服骑射文化广场至第一块长城碑的直线距离,基本勾勒出了赵长城的走向

640.jpeg

这段赵长城与青五公路相随而行

640.jpeg

青五公路西侧,水沟截断的赵长城,高约3米,有着清晰的横截面

640.jpeg

夯层与建筑根基都很清楚,难得的一段赵长城"标本"

640.jpeg

转过一个弯,赵长城走出了群山,延伸向平原

640.jpeg

赵长城东侧的这片平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根据周边地势判断,这里应该有一座负责防御的障城,沟通着阴山与平原的联络。

果然,在初耕的田畔,散布着许多的汉代陶片。

640.jpeg

战国的障城,哪来的汉代陶片呢?

原来,赵灵武王修筑的赵长城,在秦汉时期仍然沿用。秦始皇长城横亘阴山峰巅,把赵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汉武帝长城则夯筑于更北的草原地带,把秦始皇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把赵长城作为第三道防线。比起短暂的赵灵武王、秦始皇的年代,西汉防御匈奴的日子要长久得多。所以,在赵长城及秦长城的障城附近发现汉代陶片,是相当正常的。

640.jpeg

终于,赵长城从阴山走向了平原。

在冬季的原野之上,那道长长的矮墙清晰地延向远方,延向了石拐区的边墙壕村。

所谓"边墙",正是包头人对于长城的称呼,意思为"边疆的长墙"。

640.jpeg

岁月,不断剥蚀着赵长城,这处断面犹如剖开的洋葱,有着清晰的层次

640.jpeg

遇到的第二块长城保护碑

640.jpeg

两块长城保护碑之间的直线距离

640.jpeg

石拐区边墙壕村中的长城遗址

640.jpeg

嵌入赵长城的废弃民居

640.jpeg

赵长城延向前方的村落——大庙村

640.jpeg

大庙村中,由东河区通向固阳县的S211公路将赵长城截断

640.jpeg

大庙村中的长城保护碑,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字迹早已模糊

640.jpeg

S211公路边,立着新的长城保护碑

640.jpeg

两块长城保护碑之间的直线距离

640.png

战国赵北长城走向(胡服骑射广场——大庙村)

来源:家乡的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21:03 , Processed in 0.0422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