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挖掘提升包头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城市发展新形象,作家网、包头市文联、《鹿鸣》杂志社联合推出“名家看包头”栏目,诚邀在包头、在内蒙古成长起来的知名作家来书写包头,用文字反映包头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本期我们将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挺的散文作品《一个人和他歌唱的城市》。
杨挺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每个城市的居住者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体验,都会有自己的结论和评价,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具体到人的城市,是无数个个体拥有的和而不同的城市。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越是熟悉的越是让你难以清晰地描述和把握。就像古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描述并不是无法描述,无从开口是因为感慨万端。
张春羊《远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早春二月,我怀揣诗人的梦想,被一声声《鹿鸣》和懵懂的爱情,召唤到了这座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
那一年,我像一颗树种,来到了河山之间。南下黄河,看古城湾里的九百九十九根桅杆,听南海子渔舟唱晚的歌声;
那一年,我像一个看世界的孩子,西上昆都仑,听《草原晨曲》的热情奔放,看十里钢城的开阔舒朗,迎着石门河谷的风,远眺高炉五色斑斓的烟……
我曾经给我的这座城市写过一首歌,时隔久远,只是记得是按照三个段落来写的。
“有鹿的地方”——如此解读包头增加了厚重的诗情画意,同时也平添了遥远的景致和美丽的氛围。所以,我开篇写下的词语是——“你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你是食野之萍的呦呦鹿鸣,你是大青山下的一颗宝石,你是五千里黄河怀中的一段马头琴声”。多年前写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太多的想法,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觉得对于任何事情只要你从根本上喜欢和亲近它,它就会深藏在你的心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历史上的包头是多民族风云际会的舞台,但是大多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风声水起、来去倏然的历史走廊。包头在近当代的名气是因为它的资源和开发,包头的知名度是和包钢的崛起同步而行的。所以我对于包头的认识就是从包钢开始的。
王炳银《包头地标·三鹿》
我第二段歌词就抓住“钢城”这个意象开篇,挥笔写下“你是神话中的一颗宝石,你是一片注满希望的土地,你是双翼神马奔驰的草原,你是钢花溅起的满城绚丽。”在那样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我们的前辈就像是双翼的神马一样,奔驰在草原上,当包钢的第一炉铁水奔流的时候,包头也在中国成为了五十年代的明星城市。从现代城市的定义上来讲,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的包头,它的诞生应该是在包钢的创建之时。
可是,历史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突然发现我们的城市已经不是我们努力的样子了。历史和现实都对于包头提出了要求,人民也在新时期的春天看到了渴望的曙光。于是我在第三段里这样写到“你是孩子眼里的一片希望,你是阳光赋予大地的一缕光芒,你是人类正在播种的希望,你是新世纪曙光升起的地方。” 其实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而社会的本质是秩序的。当自由符合秩序的时候,便是和谐圆融之境,当自由背离秩序之时,便是淆乱污浊之境。在我抒写《包头颂歌》之后的这些年里,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的目光是最好的准绳。各处的鹿多了起来,包钢的烟少了起来,马路开阔了起来,园林多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信心正在强健起来,我们的目标高涨了起来。包头作为一个城市的名气不再仅仅是因为一个企业而存在,它的丰富和巨大的内涵决定着它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风云流转的岁月,奠定包头这块土地的粗犷基因;三百年的走西口,造就了今天包头城的基业和性格。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现在的包头方言依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晋西北的遗韵,即便是这里盛行的漫瀚调,依然能够听到北路梆子和“信天游”的腔调。
包头人的性格既有山西人的精明,也有着蒙古人的爽快,当地人说这就是“风搅雪”。当你吃完东河人引以为骄傲的“烧麦”,再去吃蒙古人的“手把肉”,肚子里面那才是真正的“风搅雪”的感觉。东河区是包头的老城区,东河人是真正水旱码头上的原住民,语言有晋陕味道,吃食有山西遗风,头脑有商家精明,处事有江湖世故。但是,最让人流连的还是东河饭食,收放自如,精打细算,粗中有细,酸咸有味,加上清真食俗和蒙餐滋味的调和,既不像西部的农家风味,也不像东部的蒙古盛宴,在夹缝里找到位置,在吃喝中自成一派。这不仅仅是餐饮之道的技巧,东河人的性情由此可见。
有时候,文化是被外力强行楔入的,就好像京剧里的念白,天津话里的徽调,陇西的秦腔。和谐的文化构成就像金镶玉的包浆器物,相得益彰的同时,会发出崭新的光芒。
包头的肚量不仅在于民族融合,不仅仅在于福徵寺和吕祖庙的多教一体,不仅仅在于美岱召和五当召的隔山呼应,不仅仅在于蒙古调和爬山调的音律混成。在某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还会跨越了时空和地域,基因突变再造出意想不到的风采。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支援包钢和军工产业建设,戴柳条帽的和戴羊皮帽的人混扎在一起,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创造了包头人的另外一种生活情怀。成千上万的东北产业工人来到包头建设草原钢城,草地和工地阡陌相连,俄国人设计的红房子和牧羊人的白毡包毗陵,布拉吉和蒙古袍裙角飞扬。于是,包头一夜之间出落得不同于内蒙古任何一个地方。
草原晨曲响彻八方,双翼的神马蹄声天外。它的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市民构成、语言面貌都在古老草原上显得出类拔萃。在青山区,标准的普通话不带丝毫的“老西”口音,军工企业的严谨风范和他们的神情、服饰一样,中规中矩,有条不紊;每逢国庆阅兵,青山的军工人都自豪地看铁流滚滚,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孩子”在天安门前走过,只要说起中国坦克,目光就会落到这些老了聚在街边晒太阳的老人身上。
到昆都仑区,满耳朵都是东北话的高门大嗓,稍有迟疑,你就会形成时空错觉,草原钢城和鞍钢抚顺就有些混沌不清了。大姑娘小伙子见面就喊:“干哈”;猪肉酸菜炖粉条子家家都好这一口;好客的东北爷们的“烧刀子”毫不留情,稍不留心,就会不知今宵酒醒何处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很少有像包头这样的城市之路。在时代力量和政治需要的推动下,基因突变地造就了一城多样的城市,即便是在改革开放的深圳也不是这样硬生生地组合在一起。可是,这片土地竟然是如此地具有承接的生命力量,几个不同的城市组团竟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聚合的如此生机勃勃,工农牧商、东西南北,就像一片神奇的土地绽放出让人惊诧的花海绚烂。
河山之间,家园故城。对于我这个个体生命来说,一个人的城市就是全部了。我心里暗自设想,如果这个时候让我再为包头写一首歌的话,我会觉得更加困难,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无法驾御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题材,我无法来用几个概念来囊括这样一个鲜活的存在。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我知道。我此时只能表达的是——这是我的家之所在,亲人之所在,青春之所在,梦想之所在,留存之所在,这就是一个人和他歌唱的城市……
作者简介:
杨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大学任教多年,后转入文学创作、期刊编辑。有文字三百万字刊行于各类报刊杂志,有个人专著五部,先后获“星光奖”“索龙嘎”奖等各类奖项多种。
来源:包头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