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草木苍翠、青山环抱、瓦房、土墙、碾盘、栅栏、小道……这是石拐区五当召镇青山村再寻常不过的样貌,却组成了一幅北方乡村最美丽的画卷。经过时光的不断淘洗,留存下来的村落、民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转而蜕变成艺术家们心目中诗意的净土......
青山村位于大青山南坡腹地,过去,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煤炭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村集体收入就达100万元。但因煤而兴起,也因煤而衰竭,小山村体味了转型发展之痛。
近年来,青山村立足茂密的植被、优美的风景和依山而建的民居建筑,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绘画写生产业,村民们又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合作”的原则,青山村着力打造“青山印象”绘画写生基地,形成绘画摄影、艺术涂鸦、红色文化等不同主题的观光区,吸引了众多自治区、包头市各大院校学生和绘画爱好者来此安营扎寨,开展写生创作,周边游客也纷纷前来休闲旅游、摄影打卡。
与此同时,青山村重点在营造安全舒适的写生接待环境和体验方面下功夫,从安全管理、精细服务和完善配套等保障措施方面着手,提档升级基地接待能力,打造品牌化、规模化写生基地,并积极探索与高校、相关协会、艺术团体及研究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力争打造全包头市乃至自治区优质的写生基地。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一所所高校写生基地相继“入驻”;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呆萌可爱的动物画、抽象个性的涂鸦画、与实物融为一体的村景画……成功举办首届石拐区·青山印象壁画涂鸦大赛,一幅幅壁画把民居装点得俏丽而灵动。漫步其中,仿佛穿梭在时空当中,既能体味到古村落的风情,又能欣赏到新农村的美景。
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青山村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康熙年间走西口群居建村,清朝末年黑龙王庙历经百年沧桑,绥包战役指挥所旧址,“转九曲、地蹦子”等非物质文化民俗活动历久弥新。在此基础上,青山村着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游客在这里可以到拓展训练基地玩真人CS,可以参观文化长廊和革命旧址了解历史故事,还可以听听红色样板戏……青山村还能满足不同的游客对乡村文化旅游的不同需求。
写生基地的蓬勃兴起,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人气和活力,更催生了“写生经济”,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村民贾树叶的家位于村里规划的旅游大环线上,对于村子的变化她深有体会。“以前我的小超市就是挣个油盐醋酱钱,自从写生基地的学生娃娃们来了以后,每天的收入多了不少,可比到外面打工强。”贾树叶说。
“现在来我们这儿的人越来越多,我打算把院子好好收拾一下,开个农家乐,我炖的羊肉那可是一绝!”村民池财旺欢喜地说。
在村委会的建议帮助下,青山村部分村民将自家的农家小院进行规划打造,“华丽变身”特色民宿,绿树成荫、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静逸而清幽的田园生活,吸引更多的游客“愿意来”,更“留得住”。
日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认定34个首批内蒙古自治区乡镇旅游重点村,青山村成功入选,为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目前,全村的游客接待能力可以达到300人次。到年底,我们力争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去年的30万提高到50万,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谈起今后的发展,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廷润充满了希望,并满怀期待。青山村正依托写生基地,悄然进行着一场乡村振兴的美丽“蝶变”。
来源:魅力喜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