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799|回复: 49

包头史话——包头村清代时的崛起...>>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6 1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包头史话.png


巴氏家族

包头村是什么时侯出现的呢?这得先从世居包头的"巴氏家族"谈起。

1632年(天聪六年),后金(即清)大军征蒙古察哈尔部,移师归化城。当时土默特部已被林丹汗占据。林丹汗驱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富民、牲畜渡河西奔。后金军西至木纳汉山(今乌拉山)。土默特部首领俄木布(卜石兔子)及其头目古禄格、杭高、托博克集众降。后俄木布以罪削爵,公元1636年(崇德元年),分土默特壮丁3370名为十队,后又编土默特部为左右翼两旗。清朝认为土默特部"地为我朝赏还之地",不是"带地投诚",所以不设扎萨克,改为都统、副都统。古禄格为左翼都统,杭高为右翼都统,托博克授三等参领、台吉,隶右翼。两旗共十二甲,六十佐领。每佐额定兵员150人。50人为现役兵,一百人为预备役兵。当时壮丁(即现役兵)人数为3370名①,全旗户口大约在万户上下,人口3万至4万人。这一数目中。不见单立板升汉人数,是否也包括在内,从现有资料看,还说不清楚。明清鼎革之际,土默特部人口骤减,原因甚多,主要是部众西迁青海,东迁阜新甚多,内讧及两次战争等,以至每甲仅有3000多人。土默特右旗六甲辖地西至西脑包,佐领的章盖衙门设在今郊区沙尔沁村。

据荣祥《土默特沿革》一书中说,托博克为阿拉坦汗后裔,姓巴拉格特(即博尔济锦氏),为巴家之祖。公元1647年(顺治四年),右翼都统杭高之子巴桑因罪削职,托博克任右翼副都统。从巴氏家族的家庙"福征寺"和召梁巴家祖坟,以及巴姓独占包头"户口地",右翼历任职官,如前锋校、骁骑校、佐领、官渡总办等,巴姓居多来看,这一说法,可供参考。康熙年间,巴姓家族约有十五家,百余人。

南龙王庙碑

包头市最早的一座寺庙——南龙王庙,有一块清光绪元年重修该庙的碑。碑文和小记记叙了这样一些话:"包镇旧有龙王庙,为农民祈雨之所"。"庙肇于康熙,修于乾隆,迄今二百余年矣。造化日新,物极必变,园行久欲重建,而力不胜,因竭力醵赀千金,付托公行。公行诸君子出其鼎力,慨然主成其事"。"镇之东南隅,旧有龙王庙一楹,系土默特蒙古所建。不知建于何时,有康熙五年补修匾额"②。

光绪元年,为公元1875年;康熙五年,即公元1666年。这一碑文和小记,提供了许多历史信息。早在康熙五年之前,这里便有了龙王庙,而且匾额已坏,进行补修。这和明代史料所说,阿拉坦汗后期,丰州滩有十万汉人来此升板筑房垦田之事吻合。据刘宝窑子和刘柱窑子老人回忆说,他们的祖先是明嘉靖年间,从山西河曲县大瓦村迁来。说明早在明朝后期,包头村一带就有汉人迁来居住。"小记"中说,系土默特蒙古所建。这话词义含混,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当时土默特蒙古已从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因为从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明代进入土默川的汉人,如赵全、吕自馨、赵龙、刘天麟等都有一个习惯,取一蒙古名字。赵龙六子,长火泥计,次窝兔,次瓦拜兔、次瓦十兔、次簿合兔、次宁安兔。女三,长三皇昏、次五皇昏、次六皇昏。刘天麟子名丫头子等③。所以碑文中的蒙古人名,应是蒙古化的汉人之名。当明清战乱之际,人口逃亡,土地荒芜,南龙王庙也废弃了。崇德之后,迄到康熙初年,这三十年间,社会安定,逃亡之人早已陆续返回家园,重新开荒种地。在这同时,内地却战火连绵,如李自成总兵李过在府谷、绥德一带活动,大同总兵姜瑰发动叛乱,又有不少人逃出口外,来到包头,参加农业生产。所以在这一新形势下,以蒙古化的汉人为首,整修寺庙,补修匾额,留上自己的蒙古名字,就是很自然的了。又据《清代土默特各类土地情况一览表》记载,"康熙初年分配出的户口地就有60780顷"。当时发放的户口地,大约也是适应垦荒的需要的。

康熙中叶,新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多次兴兵入侵外蒙古喀尔喀,直逼北京。为适应西北用兵之需,清朝在土默川一带大规模招民开垦牧场。解放后,包头发现的地契中,最早有康熙二十年的。因此,康、雍、乾时土默川垦地日广,来此汉民日多,包头村也因此人口大增。康熙五年,南龙王庙的补修,是这一大规模垦荒的先声。

驿站设置

康熙三十年,根据对准噶尔战争的需要,从蒙古到北京的五路贡道,决定由中央政府负责安设驿站。其中杀虎口两路驿站,第二年就安设完毕。当时杀虎口叫西口,出西口后,分为两路,从杀虎口向西北经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到乌拉特三公旗哈达马尔(又名铁柱谷,在今哈达门沟内)为北路,又名东路;从归化城向西南到鄂尔多斯七旗为西路。东路全长1500里。北京至杀虎口14驿,杀虎口至归化城4驿。归化城至哈达马尔无驿站站点④。

噶尔丹失败后,其侄策旺•阿拉布坦继起,西北边患一直不断。清朝为此逐步建立了阿尔泰军台道。这条道从北京、经内蒙古,延伸到外蒙古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今扎布哈朗特),科布多(吉尔格朗图),再西至阿尔泰山地区⑤。

公元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清军北路进驻推河(今蒙古图音河)和阿尔泰地区。为了保证大军的供应,决定将杀虎口驿道向西北延伸到蒙古乌里雅苏台。派兵部尚书范时崇负责勘察和选定路线。幕僚范昭逵在《从西纪略》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所见所闻。

兵站道路走向是:由北京出居庸关到一台杀虎口、二台二十家子(今和林格尔县)、三台得古尔格、四台毛岱多浑(今土默特右旗毛岱村)、五台沙尔沁(今郊区沙尔沁村)、六台昆都仑(今郊区前口子村)、七台台音布拉(今乌拉特前旗台梁村)、八台佘泰(今大佘太乡),十三台哈拉乌苏(今乌拉特中旗西北)进入外蒙古,三十五台鄂勒齐图郭勒(今托克拜达里克城),再西至乌里雅苏台。

在考察这一台站路线时,范时崇征召了伊、乌、土旗蒙古站丁约5,600人,开赴外蒙。曾经四次途经"箔头"(即包头),其中三次还止宿於包头。因包头正在五台沙尔沁,六台昆都仑之间,东西距这两台站恰40里,是一重要腰站,又是水运码头。《从西纪略》未详记箔头村面貌,仅记了"在此进饭","就水下营",途中己见"土房村落、鸡犬闲闲……虽属蒙古,而气象大殊"。驿站建立后,清朝从卓索图、乌兰察布、伊克昭、归化土默特调拨17000多蒙古站丁,共大小85000多人到这一军台大道驿站服役⑥。这样随军贸易,就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军粮运输,包给商人承办,商人招雇车、驼工运输⑦,在运粮的同时都带货物卖给士兵和蒙古人。驿站设置时间不长,便因"水草不佳,道路迂远",东移至张家口。但是,大批内地商民,跟大军之后进入包头,却促进了包头和萨拉齐地区商业的发展。

移民垦荒

为了适应西北战争的需要,康熙、雍正、乾隆前期,在土默川大力推行移民屯垦政策。1695年(康熙三十三年),拨放庄头地十三所⑧,开荒2600余顷。后又拨公主汤沐地数千顷。雍正年间,拨给右卫马场地近三千顷⑨。1738年(乾隆三年),大青山后拨给绥远城驻防八旗马场地2.2万余顷⑩。除上述大宗拨地之外,又大规模招民垦荒。雍正末,为准备修建绥远城以屯兵,都统丹津"奏请"将八处膏腴之地共四万顷作为大粮官地放垦⑪。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又开始放垦小粮官地近二千顷。1743年(乾隆八年)统计,土默特两旗地7.5万多顷,其中牧地1.4万多顷,已不足五分之一。说明五分之四以上土地已被开垦了⑫。

在这一大形势下,山西、陕西等地农民,来包头、萨县一带垦荒的日益增多。除部分定居外,多数是春出秋归(称"雁行"),乾隆初年才逐渐定居下来。初来移民,聚居在今东河村较多,因山西代州人多,故又叫东河村为"代州营子"。还有居住在臭水井、东脑包、南龙王庙、刘宝窑、井坪、西脑包、南海子一带的。从包头留存清代地契中,最早的一份是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的。包头郊区麻池村老人回忆,清朝初年就有汉人来此租佃土地耕种。萨拉齐移民更多,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水涧沟门村庙刻石碑记载:"居民千余,垦地百顷,山可障风,水便灌溉,而土宜果木"。雍正九年,萨拉齐新建关帝庙碑文说:"厂地本系边陲••••••华夏之民离故土而徙居此甚众"。康熙曾说:"若不容留,令伊何往"。雍正称之为"借地养民"。这批移民,或是种"内仓地"、"福分地"、"差使地",或是种箭丁的"生计地"、"户口地"。随之来此的旅蒙商、小商贩、手工业者也不断增多。他们先是春来秋回,在今东河村、西脑包、井坪、西水沟(今东河区红星影剧院附近)贸易,乾、嘉时期逐步定居下来。

包头商业的兴起

来包经商的汉民,开始用农产品和日用百贷换取皮毛、牲畜。据乾隆年间的地契反映,那时包头至少有东、西两条街道,商业繁荣,有"三义公"、"丰联昌"、"东顺成"、"广盛魁"等十二家⑬。

最早来包经商的是康熙年间山西定襄铁匠梁如月,他打造农牧刀锄等用具,兼钉马掌,修理箭头,以换取牧民的皮张、鹿茸、雕翎。他将所换取之物,再运回山西出售。雍正时,他在今民生街路北租地开设"如月号"商店,经营日用杂货。他是包头第一家经营生皮业的店庄。雍正年间,定襄人智姓和梁姓合伙来包,买下今人民公园一带地皮,开设"永合成号",经营米面加工、粮食、布匹、砖茶,以货物换取蒙民皮毛、牲畜,脚迹远至漠北。他们还从事农业,耕地叫"永合成地";居住之地叫"永合成巷"。这是包头第一家旅蒙商(又称蒙古行)。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的始祖乔贵华,早年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清雍正年间,他随一个秦姓(亦说程姓)的亲戚出走包头。开始在萨拉齐"合成当铺"当店佣,稍有积蓄,便转移到包头西脑包开小铺,经营豆腐、豆芽零星杂货,后又兼营首饰楼,做银活。此为山西富商乔家在包经营商业之始。

雍正末年,已有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民往返于内地和包头之间,贩运牲畜,以马匹为主。到乾隆初年,河北沧州的回族王姓、山东武定的回族白姓,以经营牲畜为业,在包头定居。从这以后,冀、晋、豫、陕、甘、宁、青等地的回族陆续来包落户,有的经商,有的逃难。大多聚居在今东河区北梁、召梁一带。

山西祁县乔贵华和秦姓于乾隆前期开设"广盛公店",兼营经纪、客栈、货栈,地址由西脑包迁移到东前街(今东河区解放路)。几年后,又在东门大街路北购得地皮数亩,新建起一处大房院,改广盛公店为"广盛公号"(即"复盛公"的前身),经营范围:上至绸缎、布匹,下至杂货、蔬菜,主要业务则是油、酒、米、面,兼做粮盘、钱盘(解放初乔家存有乾隆二十二年广盛公的账簿)。

这时还有著名的大商号"义盛昌",有资金白银1万两,店伙130多人,经营皮毛、药材等土特产品。专做"西庄"(走大西路)生意的"大义长",有店伙30多人,资金白银4000两。此时,生产毡靴、毡帽的"永成公"毛毡房开业。专做皮袄、皮裤、皮帽、皮领的"白皮房"成立了"威镇社"。包头牙纪行业成立,设牛桥牲畜交易市场,牙纪多为回民。包头旅蒙商曾领过赴库伦、乌鲁木齐等地贸易的票照360张。内地商人在大青山伐木,在大小斗林庆开煤窑五、六十座。还有山西忻州杨氏兄弟四人在南龙王庙种植蔬菜,供应市场。

当时,山西各地来包定居的汉民很多,他们组成"代州"、"忻州"、"祁太"、"云朔"、"文交"等地区性同乡社团,以便互相照应。因此,早在1743年(乾隆八年),就在包头村设置"牌头(十户)、总甲(十牌)、保(十甲)"治民组织,来管理这些汉民。

由于汉民大量迁来土默川,1723年(雍正元年),设归化城理事同知,管理出口移居汉人。1739年(乾隆四年),置萨拉齐协理通判,专管境内汉民,形成蒙汉分治局面。1741年(乾隆六年),隶归绥道。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改为理事通判厅⑭。这时包头是萨拉齐厅西部的一个重要村落了。当时,隶属于山西巡抚归绥道统辖的归化、清水河、和林格尔、托克托、萨拉齐等五厅,共有129776人,平均每厅2万5千多人。而萨拉齐是五厅中的一个大厅,人口应更多一些。包头村那时大约已是拥有数千人的大村了。(未刊的《包头市志》说,乾隆五年,全村70户,350人,五十年为600户,3500人系臆测之数,显然偏小了)。

在乾隆年间,包头村的召庙也纷纷兴建。先后有"转龙藏"、"福征寺"、"清真寺、"吕祖庙"、"关帝庙"、"马王庙"、"财神庙"、"北龙王庙"等大量召庙在这时兴建,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人口大增,商业繁荣,财力充裕。否则没有条件大兴土木。到嘉庆初,包头各商号又成立"商贾会馆",代管包头地方事务。这时的包头人口,估计约一、二万人。

(邢有祯)


来源:家乡的记忆




发表于 2021-9-6 10:2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学习了,转发
发表于 2021-9-6 12:0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真正的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21:26 , Processed in 0.0355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