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66|回复: 43

包头史话!老包头的经济脉搏——皮毛一动百业兴...>>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3 11: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包头史话.png

从光绪开始的三十多年中,由于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外国资本的广泛渗入,包头商业开始走出国门,与世界资本主义接触,并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化的商业经济。由此包头变成了外国资本主义在 我国西北的 商品市场和皮毛、药材等原料的供应地。

洋行蜂聚包头     外资大量侵入

清光绪以来,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外蒙古集散在包头的皮毛、药材等物产资源,引起帝国主义的垂涎,外国资本逐渐由沿海侵入西北边陲。当时,收购西北一带土特产的外国洋行,以及勾结外资的新兴买办阶级的洋行,相继来包设庄交易。由于皮毛类商品成为国际商品,价值剧升,包头商业更趋活跃。1892年(光绪十八年),天津英国仁记洋行总行派人来包,住恒义德牲畜皮毛店,一次就收购羊毛绒二、三十万斤,转运天津口岸,输出国外。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天津新泰兴洋行的买办组织天聚公,派人来包,住广恒西,大量收购皮毛,运往京、津及国外销售。随后在包头设立的天昌仁、天聚德、天泰合等支号,也专门收购皮毛。还设庄于甘肃、西宁等地,将皮毛从水路或陆路运达包头,在黄河畔场地晾晒后,重新打包运走。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适逢庚子变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和约》后,国门大开,外资更大量涌入。京、津、沪各埠出口贸易商行,纷纷来包开设洋行,收购皮毛等土畜产品。其后设庄经营的有:俄商的隆昌洋行,英商的平和洋行、慎昌洋行、怡和洋行、聚立洋行、成记洋行、安利洋行等,此外还有日商、德商开设的洋行,计14家。洋行享有优惠关税待遇。收买下的皮毛,运往天津出口,只要填写了"子口运照单"(简称"子口单"),沿途各关卡就可以概不纳税。运毛的车、船、驼上面插着写有某某洋行的小旗。由武装押货人员保护。

当时支付货币使用的是现银。一年四标为支付结账的期限。洋商们到包头作买卖,先由天津把现银兑到张家口或归化城,再雇用二骡轿车载运来包。一进东门,朝天打三枪,保镖的随着高声喊镖,煞是威风凛凛,谁人敢惹。

各洋行在每年正、二月间就把现银予付给皮毛店,皮毛店即用它支垫给旅蒙商(走后山的)和跑伊克昭盟七旗的商人,以及毡房,由他们去抓剪绒毛。绒毛市场设在财神庙。六月六日绒毛社过会,结交绒毛款项,并买办货物。这时,把绒毛交给洋行,洋商便按照国外或天津发来的电报指示,在会上划价。价划高了,绒毛贩子便赚钱;价低了,就只好自认倒霉。显然,当时包头经营皮毛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洋行商人手中,任由他们宰割。

洋商横行霸道

清朝的官员,新到职任事,先要拜访洋行,洋行也借助于封建统治的政权,来欺压人民。

那时洋行在中国横行霸道,凡事不顺他们的心,只要开一个小纸条,就可以把人交给官府治罪。社会曾传着这样一句话:"二指宽的条子,把你送了孽子"。至于私行拷打人的事,则常有发生。

天聚公的老板林玉泉,认为驼户冯某给他驼运皮毛时,有缺短现象,就将冯吊起鞭打一顿。另外一件事是,林玉泉与义同厚皮毛店掌柜陈福寿都去刘宝窑子过庙会,二人闹起了醋海风波。林仰仗权势写了一小纸条送到衙门,衙门就扣捕陈福寿,打了二百嘴板,还准备判刑。后来托人通融说情,才把他放了出来。

还有一件事是,天泰合老板蒋疤子要把他的乘马卖掉,桥牙子做价为"两拐"(桥市上的黑话),即五十五两现银。买卖议妥后,到交款时,蒋疤子一口咬定要一百两现银。他说:"一拐为五十,两拐就是一百"。牛马桥市上一干人等惹不起他,最后只好照数付款。

洋行豢养的这群买办——洋商,有时还用抬高价格,不付现款的手段,收买皮毛。事后拖欠不付,造成一些皮毛商号的倒闭。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英商成纪洋行买办马应怀来包头放价收买皮毛,三、四年的时间,就拖欠各皮毛店款十五万八千两银子。为此,包头皮毛店组成了债权团,遣派董传新等十几人,赴天津讨账。一行人到天津洋行,门口就被警卫卡住了,连洋行老板的面也见不上。这一行人起诉告状吧,无处可去,住了几个月,受尽软磨硬抗的气,连一文钱也没有要上,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包头。

安利洋行华账房德裕隆的买办苗玉霖、王子才,也在包头收买了很多绒毛,到民国十七年(1928),拖欠下各皮毛店约十多万两银子。那时,广恒西等皮毛店派了白映魁等去天津讨账,也是每天到安利洋行的华账房去求情问安。最后,各皮毛店派专人从张家口一带拦截回来运走的皮毛,连同追回的欠债,才算捞到百分之五十的债款。这一事件的发生,也拖垮了不少皮毛店和皮毛商。

1914年(民国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包头皮毛毫无出路,有些皮毛店只好倒闭。1919年(民国八年),世界大战结束后,包头皮毛行业才又兴盛。那时,外国洋行在包头收购的皮毛就占市场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皮毛动兴百业",市面上就是这样繁荣起来的。

九行十六社

到了光绪末年,包头成了西北的门户,塞外著名的商业重镇。人口已发展到近七万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百业俱兴,一派繁荣景象。当时,包头的工商业形成了九行十六社,拥有工商户1100多家,每年进出口总额白银一千万两左右。

包头商会下设的九行是:陆陈行、蒙古行、皮毛行、货店行、钱当行、牲畜行、药材行、杂货行、粮行;十六社是:忠义公立社、绒机社、鲁班社、六和社、义合社、金炉社、威镇社、义合社、集义社、义仙社、清水社、、绘仙社、德胜社、恒山社、公义仙翁社、仙翁合义社。

陆陈行,加工粮食的行业,含缸房、油房、碾房、磨房、糖粉房、醋铺、酱园。产品还远销蒙古牧区,计有商号80多家,年营业额三百万元上下。

蒙古行,由专做蒙古买卖的商人组成。有座商、行商之分。当时,走外蒙古的称为聚锦社,走内蒙古的称为积锦社,先属绒毛社,以后才改蒙古业公会。全行业最盛时期有座商160余家,从业人员1200人左右。全年换取粗细皮张七十万多张,总值二百五十多万元;各种绒毛六百多万斤,约值六百多万元。

皮毛行,由绒毛店、皮庄组成。负责接待蒙古族牧民运来的皮毛、牲畜、药材等土特产品,并为他们换取各种日用品。迄民国七年(1918年),包头街上共有绒毛店25家,合计资金十万一千七百多元,从业人员204人,拥金收入十八万三千元。皮庄29家,合计资金七万多元,从业人员269人,经营额一百零五万元。此外,还有回民经营的皮庄11家,顺德府人经营的皮庄10多家。

货店行,是代客存放货物,供给客商食宿,介绍交易,从中抽取佣金的行业,由货栈、客栈及货店经纪人组成。他们还购存销售货物。经营商品以烟、茶、糖、布四大宗为主,多数销往甘、宁、青及外蒙古。每年成交额约二百多万元。

钱当行,经营汇兑、借贷、存放款项的行业,由钱庄组成。有30多家。各钱庄现金交易,通行白银、元宝,资金多者三、五万两,少者七、八千两。

牲畜行,经营牲畜交易的行业,包括牙纪与店家。当时的牲畜市场牛桥,在今东河区西长胜街三医院门诊处。交易时间为每日清晨到中午。到民国初年,包头有牙纪六、七百人,店家10余户,多系回民。此外,还有一些皮毛店兼营牲畜交易。全行业每年成交骆驼3000-4000峰;山羊、绵羊8-10万只;马千匹左右,最高曾达到5000匹之多;牛3-5千头,骡300-500头。

药材行,经营甘草的行业,共七八家。除主营甘草外,兼收柴胡、苦豆根、黄芪、苁谷、枸杞和甘肃河西走廓的大黄、羌活、黄连等中草药材,以及发菜、地皮菜等。除代客存放外,还介绍交易。全年成交甘草4000万斤,药材及发菜、地皮菜等1000万斤,营业额三十五万元左右。

杂货行,以自购自销为主,均设有零售铺面,购销货物有糖、布、烟、茶、海味、干菜以及各种日杂、小百货。货源来自山西、河北、河南及平津等地。年销售洋布一千匹,土布一万匹,鞋帽一万件,砖茶千余箱。全年营业总额二十至二十五万元。较大商号有十来家。

粮行,由经营粮食买卖的粮店组成。这些粮店分市口店、河路店、现粮店、抹粮店。市口店,俗称"倒粮盘子"。粮店按照当时的粮价拍板成交,到约定的"标期"(一年四个"标期",以季划分)结算赔赚。河路店,专营由黄河运来的粮食,也转运百货、煤油、铁货。每年开河至封河,由后套运抵包头的粮食约十二、三万石,有的直接卖掉;有的则存于河路店待来年再卖。河路店以抹斗抽取佣金、计算损耗等方式从中盈利。现粮店,即自购自销的粮店。也找买找卖从中抽取佣金,或在代客买卖中赚斗合子(即抹斗时少出多进);还有的通过代存粮吃损耗。抹粮店,亦称麻胡子店、麻猴子店。在城外开设店铺,收购农民的粮食,再卖到城里。

忠义公立社,由制作毛毡的作坊忠义社和制作毡帽、毛袜、毛鞋的作坊公立社合并组成。产品远销外蒙古及晋、陕地区。光绪末年,包头共有毡房25家,从业人员220多人,年营业额八万三千元,社日农历三月初八,届时在财神庙过会。

绒机社,又名栽绒社。由口袋坊、毯子坊、毛单坊组成。全社有口袋坊1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专织毛口袋,年营业额八万元;毯子坊27家,专织栽绒地毯,年产二万五千平方尺;还有家庭作坊数家,生产马褥子,椅垫等。社日农历七月初五,在文昌庙过会,尊轩辕皇帝为其祖师。

鲁班社,由泥瓦匠和制铁木轮车的车铺及制作犁耧等农具的木匠联合组成。泥瓦匠多来自山西五台、怀仁、偏关等地,以五台人居多,最多时光技工就有五百多人。他们除承揽民房建筑、维修工程外,还承揽寺庙召院、商家店铺门面的修缮工程。社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在金龙王庙过会,尊鲁班为祖师。

六合社,由经营木材的店铺及木匠铺、个体木匠联合组成。以制作棺木、箱柜、农具为主。全社店铺3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尊公输子为其祖师,在马王庙过会。

义合社,旅店业,由车马店、留人店组成。车马店约30多家;留人店约20余家。民国十二年后,才有了较大的旅馆。

金炉社,由铁匠炉、银匠炉、铸匠炉、铜匠炉组成。铁匠炉,计70余座,从业人员300余人,年产铁器两万多件。较负盛名的产品有公和炉的"公"字菜刀,马禄炉的铡草刀,王文惠炉的砍刀、剪刀及称之为"碰倒山"的实垛车车轮。铸匠炉,以生产铸铁件为主。茂胜炉曾为昆都仑召庙铸了两口熬蛮架铁锅,每口重约五百斤,口径五尺。年年农历五月十三日跑马大会,六月十九日跳鬼,周围牧民都要来这里吃用这两口大锅熬的蛮架粥。铜匠炉,有铜铺20余家,年产铜器万余件。银匠炉,共有30余家,全年打制银手饰八千余两,黄金首饰一百多两。尊祖师太上老君,每年农历六月初五在金龙王庙过会。

威镇社,由白皮坊、成衣铺组成。白皮坊是揉制皮张,缝制皮袄、皮褥的作坊。至民初,共有大小白皮坊62家,从业人员300余人,每年揉制山羊皮、老羊皮四万多张,羔括皮三万二千张,营业额十三万九千多元。成衣局,即裁缝铺。共有铺面20多家,从业人员200多人,年制成衣三万余件,收取加工费一万一千多元。此外,还有走街串巷的个体裁缝。尊关云长为其祖师,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在关帝庙过会。

义和社,由黑皮坊、水胶坊、鞍子铺组成,以黑皮坊为主。黑皮坊,以牛、马、驴、骡皮为原料加工股子皮,用以制作靴底、鞋帮、鞋底、面皮、鞍韂、车马挽具等。计25家,年产牛皮一万张,股子皮三千张左右,营业额三十万元上下。水胶厂,专以黑皮坊之下脚料熬制水胶出售,质量较好,所以成为包头的名产品。鞍子铺,制作车马绳线、挽具、鞍韂、。尊白旦古佛为祖师,每年三月在火神庙过会。

集义社,由鞋铺、靴铺联合组成。全社计有鞋铺、靴铺20多家,从业人员200人左右,年产皮鞋三千双,各种布鞋五万双,营业额十万余元。

义仙社,又名美格社,由染坊组成。计有染坊3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全行业营业额三万七千元。染坊分蓝染坊、弹染坊。蓝染坊染蓝色土布(行唐布、平山布、冬春布)和市布,也给栽绒毯坊染蓝色毛线;弹染坊染红、绿、黄、青色布 匹、毛线,也承揽漂白市布。全年漂染土布一万匹,市布三千匹。奉义仙为祖师,每年 农历九月初九在财神庙过会。

清水社,由粉坊、豆腐坊、豆芽坊、菜铺组成。清末,粉坊有30多家,从业人员150多人,年产粉条五千万斤,粉面五千斤,营业额一万六千元。豆腐坊50余家,从业人员160余人,还以大缸生豆芽出售。大小菜铺60余户。供祖师范旦老祖,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在财神庙过会,还供清水仙翁。

绘仙社,由油漆、彩画、泥塑、粉刷、裱糊和制作纸扎的匠人组成。这些匠人俗称"画匠"。民国年间,全包头共有画匠铺10余户,从业人员200多人。技艺精湛的画匠,可承揽寺庙的彩画、泥塑。尊吴道之为其祖师,不定期在文昌庙过会。

德胜社,由屠户、肉铺组成。全年屠宰牲畜20多万头,营业额三十多万元。肉铺50多家,多数是回民经营。尊关公为祖师,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在关帝庙酬神献戏。

恒山社,由造纸、肥皂、麻绳、柳制等作坊组成,约62户。年产白纸六万四千渠,麻纸一万一千刀,肥皂十万块,麻绳六千斤,各种柳制品一万件。

公义仙翁社,由饭馆、饭店、烧麦馆和单干厨师组成。大多承办婚嫁寿诞宴席。计30余家。另外,还有饸饹馆、莜面馆等各种应时的小吃店数家。一些个体厨师常常承办酒席,亦有200余人。全行业年营业额20万元上下。尊关云长为其祖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在关帝庙过会。

仙翁合义社,由制作糕点、干货的作坊及糖坊组成。复德和糕点铺座落东街(今解放路),前店后场,因其所制糕点质高艺精,名扬绥西一带。干货铺专制各种小吃。其中,红大哥的"糖锅奎"、"素锅奎",穆底辛干货铺的"到口酥",常兴隆的"糖麻叶",以及"白砣"、"干蒸馍",都是人们喜欢吃的早点。全市有干货铺30多家,从业人员120余人,年营业额15万元,尊介文皇帝为祖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在关帝庙酬神献戏。

以上是九行十六社粗略划分的情况,可以概见其规模、发展程度,此外旧包头还有绒毛社、马王社、药王社、净发社、柳制社、麻绳社等工商作坊多家。他们即无严格的界限,亦缺乏科学的分类。

包头正在成为西北商业重镇,还有以下几桩事情,可资证明:

一是大的钱庄、商号继续增设,规模资金越来越大。1877年(光绪三年),山西祁县乔锦堂开业的广顺恒钱庄,资金五万两(白银,下同)。1881年(光绪七年)开业的双兴原钱庄,资金一万两。1887年(光绪十三年)开业的法中庸钱庄,资金三万两。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开业的义泰祥钱庄,资金一万两;复聚恒钱庄,资金一万两。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山西太谷旅蒙商杨有能及其子来包先后开设了"双"字为头的驼庄、茶庄等共十家,可见其资金的雄厚了。1892年(光绪十八年)旅蒙商复顺堂开业,有放牧骆驼八、九百峰。1893年(光绪十九年)包头最大的一家皮毛店广恒西开业,是一家经纪客货合一的大店。

二是1875年(光绪元年)设置"杀虎关"(即税局),征收东来和西来货物税。1890年(光绪十六年)置"塞北关"税厅,管理日用百货,皮毛、药材等物资的课税工作。改"杀虎关"为总局,管理萨拉齐、五原、临河三处渡卡,专负责木材、牲畜渡河征税工作。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设立盐务总办,实行专买专卖。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设立杂畜税局一所。1901年,更在南海子设立盐务总局卡,专收吉兰泰的盐厘捐。

三是1884年(光绪十年)口外七厅改制,理事同知改为抚民同知后,汉民一律编立户籍,进行管理。而且出现了把新成立的五原、东胜厅都寄治在包头的奇怪现象。常年驻军也增加了。

四是,外国传教士进入包头。天主教的绥远教区,总堂就设在萨拉齐厅二十四顷地。耶稣教士亦开始来镇上传教。

五是,群众性文教、卫生、邮电事业相应地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专业人员。特别是光绪推行新政以后发展更快。

六是,垦务的兴起。光绪中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刚毅、胡聘之等都多次奏请开放蒙荒,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山西巡抚岑春煊又奏请开放。这时,清廷因国事日艰,筹办蒙旗赔教案款,於次年任命贻谷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后又任为绥远将军,在包头设立西盟(伊、乌两盟)垦务公司,负责放垦西部地区的土地。二十九年就放垦达拉特旗土地1235顷,又开始规划后套渠系,以便长期垦殖,开放杀虎口河西驿站地等。三十一年,西垦事日繁,将归化总局移至包头,改为西盟垦务总局,陆续放垦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土地。三十四年因故,贻谷革职,垦务停止,在这期间,由于大量放垦,由内地来包汉民更日益增多。

(李建劳、邢有祯)



来源:家乡的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21:24 , Processed in 0.0378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