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赤色的潮、红色的书,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个时代渐渐地褪去了颜色,人已满头霜发,楼也老态龙钟。
2016年3月,我背着相机,慢慢穿行于那些老旧的“苏联楼”,寻找着红色的印记,品味着新与旧的交替。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爆发出“将红旗插遍世界”的怒吼,美利坚和欧罗巴等纸老虎们观望着、颤抖着。
“老大哥”苏联热情地帮扶着社会主义兄弟,对于刚刚站稳脚跟的新中国,更是倾注了大量关怀与诺言。
1953年5月,两国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决定援助新中国新建、改建141个重大工程项目。1954年10月,在中国国庆五年周之际,又“献礼”了15个项目。这156个项目,定于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分别开工建设。
受此鼓舞,中共中央决定在包头新建五个项目: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包钢)、两个火力电站(一电厂和二电厂)、两个制造坦克和火炮的国防企业(一机厂和二机厂)。
轰轰烈烈的“全面工业化”建设铺开了,在老包头(东河区)西侧的荒野之中,机器轰鸣、厂房林立。
与此同时,大量的居民楼也拔地而起,安置着来自东北、天津、河北等地的技术工人,以及解放军转业人员。
小弟总是崇拜着大哥,虽然这些居民楼的设计与建造是由中国人自己完成的,却模仿了苏联建筑的样式,有着与中国传统民居截然不同的韵味。不知何时,人们习惯将其称为“苏联楼”。
在那个强调"纪律、整齐、划一"的时代,居民建筑采用着基本相同的设计图纸。包头地区的"苏联楼"也有着孪生兄弟般的外形:大多为三层、红砖墙、宽大的尖顶、顶层有阁楼、楼顶每隔一段就有一米高的烟囱……
这些周身带着“苏联味道”的居民楼,就是曾经遍布包头城区的“苏联楼”、“苏式楼”。
近些年,城区改造如火如荼,大批的"苏联楼"被拆,更加气派的新楼拔地而起。这当然是时代的进步,不过,怀旧情绪深厚的国人,还是希望能保留下几幢"苏联楼",作为那个时代的印记,也作为这座城市的底蕴。
我寻找那些“最后的苏联楼”,只是为了在它们彻底消失或脱胎换骨之前,留些影像,以志纪念。
昆都仑区现存的“苏联楼”(黄翔标识于2016年3月)
A、南排道西侧街坊;B、钢铁大街32号街坊;C、钢铁大街27号街坊;D、少先路28号街坊;E、少先路26号街坊;F、包钢医院西侧街坊。
在这六片现存的“苏联楼”之中,钢铁大街32号街坊备受关注。
据说,这片处于繁荣地段的老楼曾有过拆与留的激烈辩论。最终,一支专家考察团远赴沈阳,取回了“真经”。
包头市将参照沈阳模式,在对街坊旧有的设施进行更换改造的情况下,建设一条原苏联风格的风情街,并建设一座包含钢32号街坊发展历史、包钢发展历史乃至包头城市建设发展历史的博物馆。
站在白云鄂博大街与钢铁大街交叉口拍摄的钢铁大街32号街坊
钢铁大街32号街坊已经修整一新,再加上那条俄罗斯风情街,更有了现代意味。
与其一街之隔的南排道西侧街坊里面,“苏联楼”却还依稀保持着旧貌,甚至留有毛泽东时代的深深印记。
站在南排道与钢铁大街交叉口拍摄的南排道西侧街坊“苏联楼”
在繁华的包百商圈之中,也隐藏着一片“苏联楼”。
或许,是“寸土寸金”的拆迁代价太过高昂,使得它们成为了“大隐”。
在少先路的南侧,少先路28号街坊、少先路26号街坊和包钢医院西侧的“苏联楼”,由西至东排列着。
大多数居民都在期盼着拆迁,毕竟上了年纪的老式楼房有着诸多的不便。
当我取出相机拍摄的时候,总会有人热心地走过来,做一番义务讲解员,然后,询问我何时开始动工改造。
大概,他们把我当作了政府规划办或拆迁办的了。
来源:黄翔的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