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下,黄河畔,经历了60多年岁月洗礼的北重集团厂房林立,绿树成荫,机声隆隆。一门门新式装备整装待发,一辆辆满载产品的车辆即将发往客户。繁忙有序的场景让这座老兵工厂青春永驻、焕发出勃勃生机……
翻开厚重的历史,时光回溯到1952年的秋天,由13人组成的“绥西勘测队”来到内蒙古包头市,把新中国人民兵工创业星火带到了辽阔的塞外大地上。
“那时正是祖国大建设时期,195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基础建设是一项及其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去进行。’极大地坚定了人们的信念,也鼓舞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在队长郝继唐的回忆中,这是一场高瞻远瞩的兵工战略布局。1952年9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兵工总局奉命组建了“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勘测队”,负责到“绥远省西部勘测建厂的地区”,对外称“绥西勘测队”。勘测队以郝继唐为队长、赵斌为副队长,成员共13人:刘玉恒(调查、照相)、曾日萌、罗亨锁、张坚(测量)、徐翠凡(秘书)、郭永祥(统计)、武银祥(保管)、张桥(办事员)、董通(通讯员)、石来书、刘华升(警卫员)。
图中杨绍曾(左二)郝继唐(右四)等
陪同苏联专家访问牧民
“没水没电没房,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人人都是现学现干,从天文气象到地址、地形、地震、人防,都得去找历史资料和原始记录。”1953年调入筹备组任副组长的刘江洋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场景。虽然困难重重,但刘江洋清晰地感受到,勘测队这支国防建设队伍的先头兵,已经把党和国家的嘱托深深地铭记在每个人心中。队员们的办公地点位于东河区包头印刷厂五间东房,他们每天白天徒步跋涉,进行建厂的工程地质勘测,以及开辟水源等,有时晚上来不及返回,只好吃住分散到当地老乡家里。
勘测队勘察厂址
厂址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仅要在布局上符合开发大西北的方针,位置上满足国防战略要求,环境上适应工艺要求,还要兼顾交通协作、日常生活、城镇规划等其他条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勘测队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畏艰苦,知难而上,凭借着两条腿和简陋的交通工具,走遍了前口子、哈业脑包、阎家梁、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备选区共133.76平方公里,总共搜集原始资料159份,写出调查资料13份,各项化验结果31份,搜集描绘图纸441份,采集建筑材料、部分地方工业产品及土样等共117种,圆满完成了区域性厂址的选择工作,为建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53年7月,厂筹备组成立,郝继唐担任组长。8月1日,第一枚工厂公章正式启用。1954年3月13日, 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定址,2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工厂设计任务书,工厂开始正式进入了建设阶段。
聚力:一切为了兵工事业
翻开建厂初期的历史,就如同翻开了人民兵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老一辈兵工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生动体现,也是工厂发展道路上最重要、最根本的动力。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人民。1954年,筹备组主任刘泽华(原河北省副秘书长)、副主任李德华(原绥远省副秘书长),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李子富(原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等一批由国务院抽调的省、局级干部来厂任职。这批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他们的到来,大大增强了筹备工作的领导力量,并集中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建厂进度计划、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产品试制计划、干部和工人的培训计划等各项生产准备计划,各方面的工作迅速步入正轨。1954年至1955年,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136名毕业生陆续到厂。他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学生的到来,及时补充了筹备工厂的技术力量,并开辟了一系列体育活动场地,使新厂筹建基地出现了一派欢腾景象。在此期间,一些兵工老厂的支援队伍也陆续到厂,成为生产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
基建建设同心协力
在党和国家号召和工厂指导下,这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以发展中国国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头顶星辰,手持工具,脚踏大地,日夜奋战在生产建设工地,快速完成了工厂筹建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工厂开展人员技术培训
“自力更生、开拓进取”成了建厂初期的真实写照。在生产建设历程中,为了适应工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1955年成立了职工业余学校和职工业余中等专业学校。1956年,工厂开办了基本建设干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不仅满足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工厂发展建设输送了大量政治素质高、熟悉业务、通晓技术、精于管理的骨干力量。
赴苏联培训实习欢迎会
为了培养新建兵工企业技术骨干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议,委托苏联代培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1954年到1955年,工厂先后从厂内和部属各厂选派107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赴苏联一些主要军事工业地区——克拉斯诺亚尔科、斯维尔德诺夫斯基、莫洛托夫、沃特金斯科等地对口兵工企业进行了生产实习。
吴运铎(右四)带领培训人员赴苏联实习
赴苏联实习人员不仅遵守纪律、学习刻苦,而且敢于大胆地提出改进产品工艺的建议,表现了中国工人的聪明才智和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在苏联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亚斯57高射炮厂实习铸造的工程师刘钧旺看到苏联高射炮的炮箱冒口很大,每次浇注后割冒口要耗费很多氧气、工时和钢材。他经过反复琢磨和思考,提出用小浇口,一浇口注钢、一浇口出气的建议,被采纳实施。当朱德总司令访问苏联来到该厂时,一位副厂长伸出大拇指向朱德总司令夸奖说:“中国人真了不起,把我们很多大工程师都不敢想的事给做出来了。”实习人员回国后,成为工厂的一支重要的技术骨干力量,在工厂主产品试制、生产、技改和新产品研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工艺专家现场指导
1956年4月27日,工厂召开首届党代会,标志着工厂筹建工作的胜利结束,揭开了工厂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三年多的工厂筹建工作,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全体工作人员以为祖国兵器工业建设而献身的极大热情,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开拓了我国兵器工业的新天地,谱写了工业建设的新篇章。
建设: 汗水映照初心
作为建国初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大型兵工企业,工厂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工厂根据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的“三边方针”,迅速拉开了全面生产建设的序幕。炼铁炼钢是建厂初期第一场关键攻坚战。1958年5月底,在全国开展大炼钢铁运动的号召下,一场为钢而战的热潮迅速席卷全厂。广大干部职工表现了空前的忘我劳动精神。6月25日,厂团委以青年义务为主,开建“青年号”高炉,7月23日炼出第一炉铁水。一个月后,又一座“工人号”转炉在29车间安装投产,8月17日炼出第一炉钢水,11月,第一批铸钢毛坯产品浇筑成功……
1958年兴建的青年号小高炉炼出第一炉钢水
1958年,工厂新建高炉数量100多座,日产量从8吨到45吨,全年炼铁1392吨、炼钢1542吨,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1959年,工厂生产万吨钢水任务列入国家计划。
为了冶炼出高强度炮钢,工厂党委书记刘振华六上平炉蹲点,亲自了解情况,指挥炼钢。张连奎副部长三下平炉抓质量,为研制生产武器装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9年4月25日,内蒙古草原上第一台
大型锻压机械2000吨水压机在工厂开锻
战斗接着战斗。大炼钢铁会战胜利后,全厂职工又全力投入水压机开锻会战中。1959年4月,一机部副部长张连奎亲临水压机开锻誓师大会,提出“以水压机为纲带动一切”“实现四、五、六锤锤响”的奋斗目标,拉开了水压机会战的序幕。2000吨水压机即II-156型水压机,当时全国仅两台,本体重300吨、高13米,安装工艺复杂,要在“五一”前立起这个“钢铁巨人”,全体会战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专家组组长在水压机开锻大会上作报告
水压机的出库安装运输是第一场恶战。70吨的机器底座要在三天内运到水压机车间,在没有大型铁路平板车的情况下,运输科机务工段的工人们将60吨铁路翻斗车改装成平板车,用绞盘装车,日夜两班倒,靠“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将水压机底座安全送到了指定地点。“一切工作为了水压机开锻”变成了全厂职工的自觉行动。各单位纷纷组织突击队到工地,支援安装。工程验收科半数人员站上前线,科长、书记现场办公。材料科派驻了材料员,现场解决问题。冶金科和材料的许多干部工人吃住在现场,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
2000吨水压机的开锻,标志着工厂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仅对我国兵器工业毛坯生产基地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支援包钢、加速包头工业基地建设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来源:科普中国(公众号ID:Science_China)、北重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