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原唱是长影乐团的王树理和吴秀云。
因该歌词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传唱多年。翻唱版本非常的多,王洁实谢莉斯合唱版、刀郎版、卓依婷版,甚至于布仁巴雅尔与娜吉勒合唱的原汁原味的蒙语版等。
《草原上的人们》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由徐韬执导,恩和森、朝鲁、安琪主演。该片于195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玛拉沁夫讲述,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
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
其情其境,非常类似于当年王洛宾扎根边疆、整理并创作大量民歌的过程,都是在汲取当地民风民俗的基础上,经过古老韵律和个人情感的互通,最后写下一首又一首传世的佳作。
1958年11月,玛拉沁夫接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任务,要拍一部反映包钢建设的电影,向国庆10周年献礼。
1958年,已是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常务副主席的玛拉沁夫带上户口本、党的关系和一卡车图书,只身来到包头。在草原深处的包钢矿源地——白云鄂博,玛拉沁夫当采矿工,学开电铲,成为名副其实的包钢工人。
在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精神的激励下, 玛拉沁夫很快创作出电影剧本和歌曲《草原晨曲》。歌曲的谱曲由曾创作了《敖包相会》的达斡尔族音乐家通福完成,热情奔放的旋律中对马蹄奔跑节奏的模仿,使得作品既具有欢腾跳跃的气氛,又充满了无边草原的宽阔之感。
1959年,以包钢建设为题材的电影《草原晨曲》在全国上映,片中同名主题曲也随之广为传唱,一度成为全国多地火车开动时的旋律。受到这首歌曲的鼓舞,一批批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乡,从祖国各地来到人烟稀少、黄沙弥漫的包头,支援包钢建设。
来源:黄翔的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