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中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饥荒持续蔓延。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孤儿院聚集了大量孤儿,孩子们口粮短缺、营养不良,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向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求助,紧急调拨了一批奶粉,可这只是杯水车薪。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呢?
把孩子们送往食物相对充足的内蒙古,非常时期的这个大胆提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认可。大规模接收南方孤儿的工作就此展开。
从1960年到1963年,3000多名孤儿跨越山河,一路向北,来到了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他们中最大的七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
草原上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来了,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甚至步行几百里。这些被称作“国家孩子”的孤儿,相继被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收养,从此他们有了新的家、新的“额吉”。“额吉”,是蒙古语“妈妈”的意思。
墓碑上写着的慈母张凤仙,就是其中的一位“额吉”。那时,张凤仙在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1961年,她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收养了6个年龄比较大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孩子,张凤仙日夜操劳,不到30岁的她头发白了,背佝偻了。有一年春节前夕,政府特批给孤儿每人5斤大米,领米地点离张凤仙家有百余里。为了让6个孩子吃上米饭,没有丝毫犹豫,张凤仙赶上牛车就冲进了漫天的风雪之中。整整三天三夜,张凤仙才回到家。看着孩子们大口扒着米饭,她心满意足地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6个“国家孩子”健康成长并在草原上扎下了根。他们中两个参了军,两个上了大学了,两个留在镶黄旗工作。
她叫都贵玛,80岁,被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她“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1960年,19岁的都贵玛在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照顾那一批孤儿中的28个孩子。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原本体弱多病的孩子们逐渐适应了草原的环境。然而,养壮或养大的孩子,很快就会被领养家庭接走。那段日子里,都贵玛整整经历了28次离别。
尽管从心里舍不得,但都贵玛说,抚育“国家孩子”是她的职责和荣光。几十年过去,“国家孩子”都长大了,他们用汗水和成绩回报养育过他们的土地和亲人。
这是一场艰苦年代的生命大营救,又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绵延至今的一场接力传承。挺身而出,互伸援手;不计血缘、终成至亲,这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