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雅仁丕勒(1859年~1933年,蒙古族,土默特右翼六甲鄂尔格逊人(今包头市郊区东园乡)。雅仁丕勒生于兰姓农民家庭,乳名阿玛格,在广化寺当喇嘛时,法名雅仁丕勒。他是最早把"包克图"汉译为"有鹿的地方"的蒙古族学者。
雅仁丕勒幼年时家境贫寒,养成勤劳吃苦、奋发上进的良好习惯。14岁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自愿出家到广化寺(即沙尔沁召)当喇嘛。因聪明好学,由广化寺送广觉寺(即五当召)深造。在五当召期间,他潜心研究喇嘛教经典。经20多年初级班、中级班及高级班的刻苦学习,雅仁丕勒由活佛授予,喇嘛教经院最高的"拉布占巴"学位。按照五当召惯例,学位与寺庙职务同时提升。由于他爱庙如家,办事勤恳,尽职尽责,逐步由最低级的"图尼尔"晋升到"顶格"(协助处理政教事务)、达喇嘛(活佛之下权力最大的执事喇嘛)的职位。雅仁丕勒在五当召主事期间,努力维护寺庙权益。清末民国初,绥远将军贻谷和绥远垦务总办元恺计划开垦五当召附近的膳召地。章嘉大活佛(总管内蒙古的宗教事务)同意设局开垦,激起众喇嘛反对。雅仁丕勒自告奋勇出面说服章嘉活佛收回成命,并多方奔走斡旋才阻止了膳召地的开垦。以往五当召所需的粮、布、茶等生活日用品一直由包头德厚义粮店供应,每年花费大量钱财。为节约经费,他先在召内开设碾磨场加工粮食,后又指示该召驻包办事机构负责采买生活用品,此举受到全寺僧侣的称赞。
雅仁丕勒为保护召庙钱财及喇嘛的人身安全,防御土匪骚扰,还提出建立召庙武装的方案,由活佛报请绥远都统批准,他亲自筹办,在其侄满泰(时任绥西镇守使)支持协助下,组织了一支护召保安队。自民国以来绥远政局变动无常,各地土匪猖獗,但五当召的文物财产未受到侵扰破坏,也是雅仁丕勒一大功绩。民国12年(1923年),乌盟茂明安旗王爷途中被劫,连清政府颁发的扎萨克银印也被抢去。王爷为此求助于雅仁丕勒。雅仁丕勒在其侄满泰帮助下,把银印寻回。为报答雅仁丕勒,茂明安旗王爷把该旗西南壕数十顷土地赠给五当召。雅仁丕勒任执事期间,还号召动员喇嘛在召庙前植树,为绿化五当召做出贡献。
雅仁丕勒担任五当召大喇嘛,还兼任广化寺(沙尔沁召)住持喇嘛。民国14年(1925年),他主持重修广化寺旧召,并建起活佛府院,使广化寺焕然一新。次年,又主持广化寺释迦牟尼佛(高3丈6尺)开光盛典,演戏3天,以示庆祝。
雅仁丕勒晚年,对广化寺的膳召田地进行整顿、丈量,改革管理方法,解决了喇嘛的口粮问题。他还围建召庙田园伙房,被称为"召柜"。把铁匠沟的山泉活水,引出沟外,浇灌附近田地,变旱田为水田。发动群众在山前广种树木,逐渐把"召柜"变成绿树成林的风景区、果树园。这便是后来的东园村。民国18年(1929年),绥远西部大旱,雅仁丕勒把土默特旗部分贫苦农牧民,分别安置到"召柜"和五当召膳召地,以度荒年。
民国22年(1933年),雅仁丕勒圆寂。
资料来源:《包头市志(卷一)》2007年6月
资料整理: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来源:黄翔的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