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的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重要见证。要加强对文物的研究阐释,为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支撑。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新华社发
重视自然性。文物的器形、质地、尺寸等,构成了其基本的自然属性。文物反映了各民族生产生活状态,体现了各民族艺术审美及社会发展水平,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对于文物自然属性的研究,不仅能揭示其产生的自然及社会条件,也能反映出文化特色。
▲彝鼎圭璋——首届东西部非遗文化交流作品展上展示的彝族漆器。来源: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如,彝族漆器具有“墨博其内,朱绘其外”的艺术特色,其色彩的运用一方面体现了彝族家支等级观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彝族先民的宇宙观和原始宗教信仰。要注重对文物分类研究,科学制定分类标准,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提高整体性把握水平。
重视社会性。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文物是各民族实践的产物,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交流合作等社会关系。通过对文物的考察,既能够了解各民族社会内部的组织结构与文化变迁,也可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生动体现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许季姜青铜簋。图片来源:央视国际
如,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许季姜青铜簋,从其内底的铭文可推断,它来自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国,这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流往来的历史见证;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季子白青铜盘,其器内底部的铭文记述了西周时期虢季子白率军在洛水之北与猃狁作战的历史,为研究周人与猃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重视思想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这些重要的思想理念在文物中都有体现。
▲“汉归义羌长”铜印,汉代,1953年沙雅于什格提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如,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的“汉归义羌长”青铜印,是汉朝中央政府发给西域某羌族首领的官印,是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物证。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元代五体文夜巡牌,上面刻有汉文、藏文、古畏兀儿体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五种文字,既是当时民族大融合盛况的体现,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有力见证。
重视情境性。文物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反映出其在原生情境中的存在意义和文化价值系统。要把对情境的关注贯穿文物研究的全过程,用民族史研究的视角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用社会发展变迁的眼光追踪文物所承载的功能与价值因社会情境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如,唐卡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有特定的种类、型制、功能及工艺程序等,随着社会发展,唐卡的题材从更多体现宗教色彩逐渐延伸至反映现实生活。伴随博物馆事业发展,许多珍贵唐卡由用品转化为博物馆藏品,原生情境发生了变化,被赋予宣传、展示、教育功能。
总之,对文物自然属性的研究是深入进行社会性、思想性研究的基础,而对其情境性的关注则为自然性、社会性、思想性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照框架。要加强对文物的研究与阐释,引导各民族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与内在逻辑,增进文化认同。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国民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