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
“过敏性鼻炎解决建议”
其建议:
一、将解决过敏性鼻炎问题列入各项重要规划
二、研究可替代沙蒿这一主要过敏源的防风固沙植物
三、加强医疗保障
四、如暂无法解决该问题,希望在7-8月设立鼻炎防护假20天,让居民能去外地躲避
官方回应来了
针对网友的留言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回复称
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
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
截至目前
全区12个盟市
均确定了过敏性鼻炎定点医疗机构
成立了
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疾病)专病门诊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正在组建自治区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组,指导各盟市专科门诊设置,组织基层医生培训,建立花粉动态监测网络平台,开展花粉致敏植被调研,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科普宣教,通过技术协作、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加强学术交流,提高诊疗水平,推广防控策略,促进部门合作,深入推进自治区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工作。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专科门诊建设,加强专科门诊人员和设备配备,强化专科培训,不断提升过敏性鼻炎规范化诊疗能力。充分发挥自治区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组的作用,加强培训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协作,推进防治体系能力建设,推广实施精准防控策略,开展监督评估,确保过敏性鼻炎综合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学名叫变应性鼻炎,它其实是众多过敏现象中的一种。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咳嗽等过敏症状。
内蒙古过敏性鼻炎的
发病率在27%到30%
每年的7至9月份
是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高发期
这几年
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幼龄化
患病人数逐年增长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
可以说,过敏性鼻炎的防控
已经是一个影响面甚广
不得不解决的民生问题
就在9月2日
一场雷雨天气
更是导致咳嗽、哮喘患者猛增
当地医院人满为患
也让人们认识了
一个新名词
“雷暴哮喘”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过敏
多项调研数据显示
蒿属植物为内蒙古地区的主要致敏植物
导致致敏反应相对强的
有16种蒿属植物
主要有黄花蒿
大籽蒿、艾蒿、猪毛蒿
冷蒿、沙蒿等
其中
较为常见的有三种
分别为:大籽蒿、黄花蒿和艾蒿
在7月、8月是
蒿属类植物花粉成熟扩散峰值期
此期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风少雨蒸腾大
花粉粒易在空气中漂浮聚集
达到一定浓度就可导致致敏症状发生
这里的蒿草为什么多
沙蒿耐旱
一度是治沙的英雄
许多地区曾经人工播种沙蒿种子
在过去考虑到
蒿草在沙漠里成活率高的优点
未考虑到蒿草花粉过敏的问题
一边要治沙
一边要治过敏
陷入了两难境地
内蒙古治蒿早有行动
实际上,内蒙古应对很早就开始了。比如,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均加大了花粉浓度的实况监测、提醒。同时,在对过敏原——黄花蒿的处理上,也早就有行动。如呼和浩特市前几年就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高致敏蒿属植物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市核心公园、绿地、市四区园林部门对城区各居民小区、街道路旁、绿化草坪内的蒿草和其他杂草进行清理、割除,并根据蒿草反复生长的特性,合理分配人员和设备多次进行清理。
除此之外,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在京蒙合作、首都带首府的框架下,让京津冀等地的相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内蒙古。早在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主任医师、变态(过敏)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教授带队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成功创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变态(过敏)反应中心,并在9个旗县区二级综合医院分设变态(过敏)反应科,在呼和浩特市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变态(过敏)反应门诊,建立起“市、旗县区、社区乡镇1+9+110”变态(过敏)反应三级防治体系。
过敏性鼻炎还需注意
首先,避免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过敏原。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春秋两季外出时,首先应关好门窗,出门时应记得避免去郊外、公园等花粉浓度较高的地方,必要时也一定要戴好口罩。
其次,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忌烟少酒,慎用海鲜类、油腻、辛辣、寒凉生冷类食物。一旦发现自己对某些食物过敏,一定要避免再次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最后,免疫系统的失调也提醒我们,应该注意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强对过敏物质的适应能力,跑步,健身,有氧操都是不错的运动,长期坚持可以看到显著效果。
另外
医生提醒
过敏性鼻炎长时间不治疗
可转化为哮喘等疾病
患者要提高警惕
查清过敏原
在医生指导下对因治疗
来源:奔腾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