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过大年,年俗文化唱主角社火一直在年俗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康熙、乾隆年间,随着晋、陕等地移民迁入包头境内,社火已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元宵佳节,乡镇社火活动极盛。社火活动一般为锣鼓伴奏,舞蹈演唱,配以花灯、焰火等内容。锣鼓伴奏即以大鼓主奏,铙、大锣、小4件铜器与之合奏。有的加入唢呐、笙、管等吹奏乐器,以助声势,渲染气氛。舞蹈表演以秧歌队为主体,秧歌又分为过街和走场两种形式。过街秧歌由锣鼓队引路,高跷队紧随锣队进行表演。常见表演形式有:一条龙、双鞭阵、满天星、八卦阵和蒜辫子等。走场秧歌以定点表演为主,兼用锣鼓伴奏。表演形式有小车、旱船、骑驴、哑老背妻、大头和尚戏柳翠、耍狮子和舞龙灯等。其中小车、旱船的闺秀浓施粉黛,持抹布棒或鸡毛弹子左跑右跳,前逗后戏,不时引发观众的笑声。花灯、焰火在元宵节夜晚举行。
夜色朦胧,街道两旁,彩灯熠熠,交相辉映。观灯人流络绎不绝,灯展有传统的“二龙戏珠”“龙虎灯”“狮子灯”“黄河九曲灯”“鲤鱼跳龙门”,以及反映当地群众现实生活的各种模型灯等。燃放焰火,火树银花,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常见有“打金弹”“满树林”“猴尿尿”“鹅下蛋”“漫地金”“炮打城”和各种礼花。社火活动,有时还配以秋千九曲等娱乐形式。
包头境内社火活动的时间是元宵节前后,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三始,十六终。十三白天活动,俗称踩街,十五为高潮,分昼夜两次,十六夜半方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