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电动自行车不安全充电带来的隐患,青山路街道将其作为近期社区治理课题,多措并举,为电动自行车找到安全的家。 想让电动自行车不再“进楼入户”,首先要让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有地方可停。青山路街道对已有车棚进行了适当扩建和新增,加强了电动自行车棚的管理力度,提高使用率,降低安全风险,截至目前,辖区内已新增9个车棚,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治理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现象,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和住建部门在辖区内各小区寻找合适的空地建设充电设施并在原有电动自行车车棚内增加了充电口,辖区内33个小区已建设充电桩144组,均已满足充电需求。针对高层住宅小区入户充电的现象,街道和物业协商为单元楼电梯加装电动自行车阻车器,有效防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堵塞消防通道。目前已在10个高层住宅小区61栋180个单元内安装电动自行车阻车器266个。 各社区联合执法部门、小区物业,定期到小区内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小区飞线充电、电动自行车上楼及乱停乱放等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检查。截至目前,发现问题124起。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提醒、劝导,切实维护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要求物业管理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清理、可燃杂物清扫、安全通道清障、标识张贴等工作,切实加强日常监管、消防安全宣传和巡查力度,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确保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燃”。 提高电动自行车整治效果,必须加强主观教育和引导。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向居民宣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行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及充电注意事项,结合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案例,向居民发放宣传单800余份,张贴宣传警示海报2100余份,充分利用业主微信群等线上方式宣传安全消防知识,向居民传达“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居民正确停放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充电、不占用堵塞楼道。 随着小区规划建设到位、有关部门监管措施完善、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乱象逐步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