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54|回复: 0

《大先生》一书主编樊尚仁首发式致辞引发包头市民争阅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0 15: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生》一书主编樊尚仁首发式致辞引发包头市民争阅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
2024年10月30日是内蒙古包头市女界精英郑少如女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包头市各界人士自发地为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知识女性撰写回忆文章,举行追思会悼念这位包头才俊。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惊奇地发现,一本由市民们自发地撰写悼念文章的书籍《大先生——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竟成为市民争相阅读的热门书籍,而这种现象则源于书籍主编樊尚仁先生在首发式上的致辞。
《大先生》主编樊尚仁:
在《大先生——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首发式暨郑先生追思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道中人

金素思秋子,共忆大先生。

感谢大家出席《大先生——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首发式暨郑先生追思会。

先生1937年4月29日(丁丑年二月初七)出生于北平,父亲满族,母亲蒙古族。笔名秋子。先生曾自诉:前半生大多写的是政论文,现在想搞点创作,可以随意些,有味些;我喜欢秋天,那是我们从事农艺人收获的季节,我喜欢秋的颜色,不是春的缤纷,不是夏的娇媚,不是冬的圣洁,而是一派金黄。我这一生春走的苦难,夏走的悲凉,直走到秋天,人才正常。

我想,这也是先生笔名的由来。



《大先生——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

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高级农艺师、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创办者。生前曾任大漠文化艺术中心会长、名誉会长;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西口文化》杂志主编、敕勒诗社名誉社长。同时还是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顾问、包头市黄河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我与先生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先生从固阳县转职在包头市农委工作、即将退休之际。我有幸见证了大漠文化艺术中心的发展壮大,参与《西口文化》杂志的相关编撰工作,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文章。此后,多次刊发我的文稿,还为我与他人合著的《诚信故事》写了书评“诚信不是故事——读《诚信故事》有感”,发表在包头日报上。

在我退休前夕,先生和我通电话说“给你准备了办公室,退休后第一时间就来上班!”

和先生相识30余年,回忆起我们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先生豁达的性情和待人以诚,着实令我钦佩与感慨。


2009年8月26日,时任包头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董汉忠(右四)到大漠文化艺术中心视察时与郑少如先生(左四)、柳陆先生(右三)及中心成员樊尚仁(本文作者左一)、胡云晖(左二)、魏少如(左三)、要红霞(右二)、冯传友(右一)合影留念。

记得先生在《秋子散文》的篇首《真话最可笑》中说:“人,应该是真诚的,文章,就应该是真情的。真的就是最好的。真情才能感动人,能感动人的才叫好文章,不是吗?我说了些真话,但是,真话最可笑,实话最可恶,假话最可爱,这也都是太真太真的大实话,随人笑去吧!”

在《人味儿》一文中,先生说“最是那些老夫子,胸中有些文墨,摇头晃脑,引经据典,之乎者也,不可一世,除了不敢说他比天高以外,什么也不在话下。”

由此可见一斑,先生是最幽默风趣、大度超然的。有人评价说:“活得很通透”,我是非常认可这句话的。


风华正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为作家,先生热情讴歌包头这片热土地,文字鲜活,文思灵动,情感荡漾,创作了数百万字的《秋子文集》,可谓字字珠玑、洋洋大观。

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先生集中了包头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史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者,组建了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对包头历史根脉进行深度发掘和探寻,使人们明了包克图的古往今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10月30日(癸卯年九月十六日),先生不幸辞世,享年86岁。

得知先生仙逝后,众多学者、好友纷纷撰文悼念。作者中最长者年逾茶寿,最少者还是豆蔻年华;作者生活的地域从内蒙古到山西、从北京到香港。大家通过不同载体、从不同角度追忆了先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生活片断,作品真实、亲切,饱含深情厚谊。

为此,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决定将师友们撰写的文字辑录成册,组织成立了“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编撰委员会,委托我担纲主编一职。经我提议、编撰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将文集定名为《大先生》。

经过近一年紧张忙碌的编撰,在先生仙逝一周年之际,散发着墨香的《大先生》与大家见面了:全书分《大漠情缘》《西口记忆》《固阳情怀》《敕勒诗声》《诗友怀念》《诗歌诉情》及《书画寄思》七个篇章:收录纪念文稿53篇、诗词27首、书画印14幅、图片资料82帧,总计94篇作品、23万字。可谓篇篇真情告白、字字情真意切,字里行间表达的是作者对郑先生的真情告白,也是对先生的告慰。


江山如此多娇

诚如朱丹林先生在《序言》中所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5年里,包头文化艺术界的杰出人物有很多,但是像郑少如大姐这样,逝世后由众多各界人士、包括青少年都写出纪念文章,并且出一本纪念文集来怀念的人,迄今为止,她是唯一一位。”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一是以此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和深切缅怀;二是以先生乐观、执著的精神启迪后学,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和我市打造文化高地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本书编辑中的三点说明

一是关于书名:“先生”二字是一种尊称,是对父兄长者和教师的称呼;“大先生”则是对有德业者的尊称。只有人格、品德、学业上为人表率者,才称其为“大先生”。

今年教师节,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如下一段文字:

教师有两种,一为经师,一为人师。《礼记》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谓经师,传道授业解惑而已矣。而所谓人师,其职业未必是教师。但他们以德树人、以情育人、以智启人,其言行举止(或一句话、一句点拨、一句提醒)便使我警醒、彻悟或引发思考,能够让我终身受益。谨以此作为对《大先生》书名的注释。

二是本着作者无大小,文章无轻重的原则,各篇章内文稿均按照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排序;文稿所附作者简介整体力求简洁明了,且在各篇章中除《书画寄思》外,不重复出现,并将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及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敕勒诗社相关内容列于简介之首。

三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本人水平有限、能力不足,尽管全体参编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缺点和错误仍难避免,敬请各位方家和各界读者朋友批评斧正。


凝    望

先生的一生,人真文美,耕读辉煌!先生的名字,与“大漠”“西口”及包头紧密地联在一起!

云山苍苍,河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包头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包头市社科联委员、党史研究人才库成员、政协智库成员、老干部正能量宣讲团成员。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副理事长、西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包头市政协文史办主任、教科卫体委会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长期从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党史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合著《天行健》《诚信故事》;主持编纂出版《话包头》系列丛书计八种14册;完成专题文史资料《包头人文景观概览》《改革开放亲历记》等6辑;编辑出版《包头政协志(1991.1-2018.1)》4辑。主编的多部史料书籍被自治区政协评为优秀文史资料,获评《包头日报》优秀通讯员,四次荣获包头市文艺振兴奖。




责任编辑:崔顺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16:43 , Processed in 0.032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