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为了进一步展示老包头的民俗文化,开展传统文化风俗教育,保护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最近,包头博物馆特别举办了《鹿城往事——包头民俗文化展》,展示了包头市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了独具包头特色的民俗文化,让人们回味鹿城往事,领略老包头的民俗风情。 《鹿城往事——包头民俗文化展》如一位“老包头人”对“老包头”往事的诉说,将包头的民俗文化通过种种事项串联起来,散文诗似的勾勒出包头的民俗文化情调,将包头民俗文化浓缩在包头人耳熟能详的几个突出典型环境中,通过展示大量精美文物和珍贵照片,辅以少量景观复原和生动形象的绘画雕塑、影视图像、2V、3D、多媒体等现代化陈列手段,使展览的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 水旱码头南海子 展厅的第一单元呈现在眼前的是水旱码头南海子、黄河、帆船的背景画,通过南海子码头的实物展品马车、船工脚工车船用具,再现了南海子渡口当年的繁荣景象。包头南海子曾是九曲黄河的一段古水道,道光三十年(1850年),托克托县河口镇码头被淹,从此南海子渡口便成为黄河中上游的水运枢纽和皮毛集散地。清末民国初,包头的南海子成为黄河西北的第一大码头。宽阔的湖面上每日来往不断的商船、官船、羊皮筏子占满了整个渡口。南海子码头繁盛时期,最多时船筏达两千余只。运送的货物主要是皮毛、粮食、粗布棉衣、茶叶、水烟、甘草、盐碱等各式生活用品。 径直往前走去是南海子放河灯的实物场景,一妇人携一幼童正在放河灯,河里是满满的闪烁着的盏盏河灯,再现了当年南海码头放河灯的情景。老包头南海子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都要举办河灯会,白天在南海子禹王庙唱戏,晚上人们在黄河漂起盏盏河灯,河灯与星光交相辉映。老包头南海子放河灯有可能是超度亡灵,包头是河曲人“走西口”的主要目的地,晋陕人“走西口”不知多少人死在口外,正如民谣所说:“辈辈坟墓不埋男,穷骨头撒在河套川。”“走西口”人死在关外成了孤魂野鬼,本应在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祭奠亡灵,阎罗王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走西口”人为了让孤魂早日回到故里,才定于七月初二放河灯。 今日的南海子早已建为南海湿地公园,虽失去了水旱码头的用途,却成了市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而今每年农历七月初二的放河灯也不再是超度亡灵,只是为了表达对生活美好的愿景和祈福。 红火热闹九江口 来到展厅的第二个单元呈现在眼前的是有特色的大花馍馍的面塑,精美的窗花印模、栩栩如生的戏服刺绣,惟妙惟肖的吹糖人塑像、传统节日中踩高跷、扭秧歌、舞狮的狂欢活动模拟场景,让人情不自禁遥想到当年红火热闹的老包头九江口景象。 老包头九江口因向外延伸、辐射出九条街巷而得名。据说当时商贾、行社的业主财东们为了他们事业兴旺发达,企盼聚财好比九江水,因此把这个地方称作九江口。最早走“西口”的晋陕人,在此附近纷纷建铺面、立商行。当时的九江口商业区的繁华程度可以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相媲美。 每到傍晚时分,九江口的小商小贩汇集到这里,热闹非凡,有卖干货的、有卖糖人的、有卖茶汤的、有卖烧麦的,而到了节庆日期,缝财神庙会,更是热闹红火。有杂耍的、有唱戏的、有踩高跷的、有扭秧歌的,各种社戏,通宵达旦,喧嚣鼎沸,让人流连忘返。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街巷发生了变化,但是九江口的称谓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买卖字号结行社慢踱几步,来到了展厅的第三单元,映入眼帘的左侧是复新和粮油店、永和正药店、广恒西皮毛店商业一条街的场景复原,右侧则是当时商业往来所使用的工具,有称量米面的斗、赶马用的车灯、标记米面的粮印、装帽子的帽盒、称量贵重金银药品的戥子,通过对原老包头前街的场景复原,再现了老包头商业的繁华景象。 包头是晋陕人“走西口”发展起来的,要说包头的发展离不开皮毛业“皮毛一动百业兴”,皮毛业一度成为包头的支柱产业。包头之所以成为西北地区的皮毛集散地,是由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包头背靠大青山,南临黄河。在旧中国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它具有水路陆路交通之便。水路方面可顺黄河上行到宁夏、甘肃、青海一带,下行可至托县河口,甚至河曲、碛口;在陆路方面,包头的驼运业十分发达,清朝末年,包头有骆驼四五千峰。西可到新疆,北可到库伦(现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和恰克图。恰克图原为中国(现蒙古国)境内中俄通商商埠。皮毛业的发展推动了与之对应的皮毛产业,钱庄、货栈、运输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随着小商户的成立与发展,商业交往频繁,行业之间的互动增多,商社逐渐形成。 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清政府设“包镇公行”代行政府职能,并管理商社。1915年,“包镇公行”改称包头镇商会,下辖“九行”“十六社”。 “九行”有皮毛行、油粮行、六陈行、蒙古行、杂货行、货店行、牲畜行、钱行、当行。“十六社”有威震社(白皮业)、集义社(靴鞋业)、义合社(黑皮坊)、鲁班社(木石泥瓦匠)、义仙社(染坊)、合义社(留人店)、清水社(糖粉、豆芽坊)、仙翁合义社(饭馆)、金炉社(铸铁、铜铁匠)、毡毯社(毡毯、毛毡)、绘仙社(画匠)、公义仙翁社(食品干货)、得胜社(肉业)、恒山社(山货业)、裁绒社(地毯)、六合社(木材店)。包头的九行十六业的发展说明当时包头地区的商业、经济十分繁荣。 人生礼仪传家风 看完了老包头的商业,不得不再品味下老包头的民风,步入一座大门,一扇拥有北方特色的照壁遮挡了视线,转身过去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四合院,回到了老包头的那个年代。包头自古以来是草原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融地,受北方蒙古族和“走西口”人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从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就能窥探出当地的民风,精致的梳妆台、三寸金莲的小脚女鞋、喝茶用的小甊壶、装饭汤的小罐、压饸烙面的饸烙床等有代表的物件装点着整个展厅。 步入屋内,黝黑的灶台,老包头的大炕,三蓝地毯十分醒目地铺置在床上,屋子是大屋套着小屋,里屋则是婚房,屋内贴着大红喜字,大炕上放着小桌,地上摆着落地大红躺柜,彰显着包头地区的婚俗。 老包头人的婚礼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先是由男女方家中的一方家长说媒,尔后是相亲、订婚。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然后是下茶,下茶即下定,即确定迎娶日期。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接下来是拜天地,当地称为“拜人”,挑盖头,打窗,“闹新房”耍笑,认大小,新婚夫妇同吃和气面、喝交杯酒。第二天回门,有的还要住七住八等。包头的婚俗从侧面反映着包头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淳朴的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