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954年2月5日发出的手写体电报稿,《政务会议通过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内容包括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撤销绥远省建制,撤销绥远军政委员会和绥远省人民政府等事宜。 接着,1954年4月8日,又一份电报由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往归绥市,同意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
先后发出的两份电报,说明两层意思:
1、绥远省建制存续了26年后,划入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历史记忆;
2、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呼和浩特,蒙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中心城区是在清末民国时,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合并而成,当时称归绥。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呼和浩特建成,朝廷赐名“归化城”。“归化”,意思是“归顺朝廷”、“接受教化”。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为加强防务,清朝政府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绥靖远方”的意思。绥远将军主持军务,将军衙署一直保留到现在。 1928年,国民政府设置绥远省,管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呼和浩特、包头、集宁、巴彦淖尔等地,省政府就设在归绥市。 绥远,因为一个人、两件事而彪炳史册。
这个人就是傅作义将军!
1936年,他进行了绥远抗战,击毙、击伤、瓦解日伪军10000人,取得了对日伪军作战的重大胜利。1949年,又推动了绥远和平解放,被毛主席成为绥远方式。
在呼和浩特清真大寺,有一块匾额,是傅作义将军1934年的亲笔题词:理教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