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85|回复: 7

申中明|遥想红旗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1 09:1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每次途经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看到草原深处这幅标语时,都能激起深藏我心里的一段与水有关的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一个偏僻山村,虽然贫穷和饥饿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水贵如油”的无助和恐慌。


201712215390651513819077996316.jpg
大约从四岁开始,我就经常被大人们用一根绳子系入几丈深的水井中,把从井底渗出来的水舀入桶里,再由大人们拽上去。一开始,我在绳子上望着深不见底的井底,有点紧张、也有点害怕,我紧紧攥着这根晃晃悠悠的绳子,知道这根绳子就是我的生命线。后来也就习惯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谁家里都一样,要想吃上饭,就必须下井舀水。由于经常出入水井,我对村子里能出水的四口水井的内部结构了如指掌,对哪口井什么时间节点能舀上水也是成竹在胸。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出入水井成为常态,成为我童年时光的一种乐趣的时候,突然传来邻村一个小孩在下水井时失足摔死的消息,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楞了大半天。这期间我还听说了一件事:一个除夕之夜,任村的桑老汉花费了一天时间,从很远的地方挑来一担水准备过年,快到家的时候,新过门的儿媳妇把担子接了过去,可没走几步就摔倒了,把水倾了。家人虽然没有怪罪,但这儿媳妇羞愧难当,哭了半夜上吊自杀了。大年初一,桑家葬了儿媳,背井离乡,再也没有回来。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15446.jpg
这两件事沉重打击了我为家分忧的热情,我突然对下井舀水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并从此拒绝领受这一熟练至极的带有游戏性质的劳动项目。不是我不懂事,也不是我不听大人的话,我是怕死,不想再过这种命悬一线的日子,我想过好每一天。虽是小小少年,但我已经能够感觉到生活的五颜六色,感受到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四季变换。我渴望早日长大成人,像大人们一样上山割草,下田种粮。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25095.jpg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乡多旱少雨、水源奇缺的困境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家乡位于太行山东麓。史志上几乎每一篇都有“大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人相食”这令人胆颤的记载。我曾无数次自问:我的祖先当年选择生存之地时,为什么选中这么一个荒山秃岭?既然选错了地方,数百年间多少代人为什么没有一人带领大家搬迁到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是为了逃避兵荒马乱吗?是我的祖先缺少智慧吗?进入新社会了,党和政府会考虑这件事吗?就在我经常为这些问题寝食难安时,我听说党和政府不仅考虑了,而且早已付诸行动了。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3249.jpg

1960年2月,林县县委毅然决定率领全县20000名党员、370000名民工,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引漳入林(引山西省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伟大水利工程。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太行儿女们靠每人每天6两粮食和野生植物充饥,硬是用汗水和血肉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险滩峡谷中筑起了总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一路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筑起了一座绵延起伏的“水长城”,结束了家乡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38614.jpg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红旗渠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46027.jpg
值得自豪的是,我的父亲就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之一。他曾在红旗渠水利工程之一的南谷洞水库担任民兵营长,带领数千名民兵修库筑渠。而我在五、六岁的时候,经常和我二姐抬着一个盛满稀粥的大葫芦和一篮子菜糠窝头,到父亲所在的工地送饭,相当于后勤保障工作,勉强也算为红旗渠建设做过贡献。

星移斗转。离开家乡30多年了,由于红旗渠水改变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这30多年来家乡多数时候都是风调雨顺,红旗渠水像血液一样输送到全市的大小村庄,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渠水的滋润下获得新生,几十万亩耕地成了高产良田,山里人也尝到了自来水的甘甜,学会了养鱼、钓鱼,几十座小型水电站覆盖全市电网,推动了林州人迈向现代化的进程......林州太行大峡谷和红旗渠已成为全国5A级景区,每年吸引着海内外数百万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给家乡带来滚滚财源。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63295.jpg
我每次休假回家,也总要到红旗渠畔转转,这里山清水秀,惠风和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觉得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从某个角度看只是一种文人情怀,而救活这方土地上百万人口的这条渠,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生逢盛世是我女儿这代人的幸运,但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棘手的课题。家乡人靠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换来了沧桑巨变,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尚需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听着水渠里汹涌澎湃的水流声,我知道这是家乡人心中最美的声音。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69257.jpg
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
201712215390651513819078078227.jpg
发表于 2017-12-22 17:0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很有内涵的文章
发表于 2017-12-22 17:0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很有内涵的文章
发表于 2017-12-22 17: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创业精神  穿山凿河  这是咋样的壮举
发表于 2019-10-1 12:4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小时侯充实灵魂的一小分子!   
发表于 2022-5-18 13:3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大白然给我们带来的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18:30 , Processed in 0.0339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