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29|回复: 0

[文化资讯] 中华艺术家杂志社重磅推荐——王福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4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艺术家简介

640.jpeg

王福元,1947年生,以故乡无锡江阴毗山为号。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曾师从海上大家唐云先生,后入南京艺术学院就读。师从陈大羽、朱修立、陈德曦等著名画家。


王福元对传统绘画、书法及理论皆悉心研究,专攻写意人物、花鸟、山水及书法。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型画展,并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或藏家收藏。多幅作品曾选送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及台湾地区交流展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以创作“毛泽东与柳亚子”、“周恩来在梅园”、“邓小平太湖聘怀图”等享誉海内外。


尤其近年来,王福元书画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东盟中心做为国礼赠与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领导人。多幅作品被收藏于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北京京西宾馆、江苏省美术馆、四川眉山三苏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长沙杨开慧纪念馆、苏州孔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法国马赛领事馆、新加坡艺术院等诸多机构。并在全国举办巡回个人展览近20场。


王福元现居北京,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无锡书画院国家高级画师、台湾大台中美术会顾问、新加坡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艺术简历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典籍。并有《怎样画虾》、《怎样画菊》、《美术家王福元》、《王福元中国画集》、《人民艺术家》等专著出版。


乡情最是故里好记——著名画家王福元先生  文/水孩儿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定是具有文人风骨,有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而王福元先生正是具有这样的风骨、情怀和责任感的艺术家。赏王福元先生的画,如同聆听一首仙乐,欣赏一篇美文,翻阅一部历史,其中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情怀触动你的灵魂。


王福元先生的故乡在江苏江阴县的峭岐与长寿古镇之中的毗山之麓,据老辈里的人传说,毗山具有母亲般的感召力,江阴人外出无不思乡,因此毗山又被称为江阴人的‘母山’。而王福元先生的祖辈就居住在这个山清水秀,古木葱茏的老村落,堂号“三槐”。在江阴王氏家谱中就藏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撰写的“三槐堂记”。


如诗如画的江南赋予了王福元先生灵气,才气和文气。1947年,他出生在江阴的耕读世家,从小酷爱书画,痴迷音乐。他师从海上大家唐云,私淑秦古柳,研习顾恺之的人物,倪云林的山水,沉潜于中国画学传统文脉,喜与高士前贤对话,他笔下的老子出关,秦古柳挥毫,毛主席与柳亚子吟诗,无不融贯着率真,洒脱的文脉清流,凸显着人物的精神气质。


近些年,王福元先生醉心于江南山水系列。“率尔笔下起云烟,情景忽而到少年。请君凝眸仔细看,江南旖旎在此间。”当《光明日报》社约王福元先生撰写《村浴图》的创作过程时,他回想起少年时的故乡,不禁潸然泪下。故乡的晨炊暮霭,婚嫁喜事,乡村社戏,鸡鸣犬吠,稻麦滚浪,无不入梦。“为了发展经济,很多江南的老村落被拆掉了,再次回到故乡,我很震撼,‘母山’被挖成坑,河水已污染,老屋成平地,乡亲已四散,在老村里传承演绎了几百年的悲欢离合、种种生活、文化、习俗都荡然无存了,耳边依稀传来的是暗夜里老太公倚门举烛的轻唤:福元,…..家来……眼前却还依稀出现和外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打渔的情景……”。说到这里,王福元先生哽咽了。“作为一位被江南水乡滋养的艺术家,我有责任把老村落的美用画笔留存下来。”王福元先生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音,乡俗,乡风,乡景情不自禁地呈现在笔下。每一笔都是用心用泪在轻轻抚摸着回不去的故乡。


从王福元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故乡的一腔悲悯情怀,从他的作品中,我读到了千古文化的延续。他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诗人,一位音乐家,一位哲学家。乡情最是故里好,直放画笔写纯真。在王福元先生的江南老村落系列作品中,那幅创作于十年前的代表作《村浴图》是对故乡原生态乡风的一种还原、缅怀、追述。


那是一幅两米乘两米的大画,那幅画更像一部长篇史诗,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像不经意间流淌的文字和音符。王福元先生说,在他的记忆里,老家不但有祠堂、碾屋、牛屋、蚕房、学堂,还有供全村人洗澡的几口浴锅。盛夏的旁晚,太阳落山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便抱柴烧水轮番洗浴。《村浴图》正是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图中,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七大姑、八大姨,皆聚在屋内光着身子说笑逗趣,轮番等候洗浴。墙外两个年轻的后生禁不住诱惑,贴墙缝偷看,恰逢牵牛路过的老伯,一鞭子挥来,一声呵斥。远处有孩童在聚精会神地用长竹竿粘知了,浴锅房后老屋的阁楼中,有孩子在读书。有小船穿桥而来,有人临河架网扳鱼,有人在牛屋中铡草喂牛,有人在机房纺纱织布……石拱桥,长亭,远帆,水车……落日的余晖浸沐着这份祥和清纯的乡情。


梦到三吴已春夏,自带一笛歌江南。王福元先生笔下的江南村落每一幅色彩都不相同,因为故乡在他心里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童年的记忆在王福元先生的笔下自然流淌,他信笔涂抹,任意挥洒,真正达到了胸罗丘壑,造化在手的境界。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这是清人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中的一段话,道尽山水画创作与欣赏的奥妙。而江南老村落正是王福元先生游心之所在,是他独辟的灵境。他以心灵映射万象,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因而创造出一幅幅自然空灵幽若深远的作品,让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江南老村落在画中存续下来。

640.jpeg

▲著名艺术评论家水孩儿与王福元老师合影留念


作品欣赏

640.jpeg

▲春到家园 68×46cm

640.jpeg

▲春到江南 140×70cm

640.jpeg

▲春到江南已十分 140×70cm

640.jpeg

▲笛里江南好 140×70cm

640.jpeg

▲水乡清韵 180×98cm

640.jpeg

▲春到江南 68×46cm

640.jpeg

▲桃花落画梨花开 138×68cm

640.jpeg

▲写到神情飘没处 138×68cm

640.jpeg

▲山乡喜事 138×68cm

640.jpeg

▲家在清山绿水间 68×68cm

640.jpeg

▲江南村浴图 200×200cm

来源:中华艺术家杂志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2-31 02:00 , Processed in 0.05854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