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58|回复: 3

漫瀚剧《布衣郡守》观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1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006ZpqcUzy7fNavcEqZ39&690.jpg


          回包那日,有幸与书友会几人在包头大剧院观看了漫瀚剧《布衣郡守》,倍感收获巨大。记录文字如下,以示留存。
        《布衣郡守》讲述了发生在东汉桓帝(刘志)时期 (公元147-167年) 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今包头麻池古城)时任太守崔寔(shí)富民兴边,为百姓能穿上布衣,种麻织麻以及不畏权势、不计安危、维护法制、惩恶除害的故事。
       崔寔(公元 103—170年),字子真,冀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一带)人。公元151年,崔寔被汉桓帝委任为五原郡太守。公元151到159年,匈奴、乌桓、鲜卑族连年侵扰云中、朔方,崔寔整敕军马,严守边防,五原郡成为各边郡最安定之所,使百姓免遭烧杀掳掠、颠沛流离之苦。
       当时地处边陲的五原郡地区社会经济低迷,百姓生活贫困。崔寔上任后四处走访,探视民情,发现百姓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穿,“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虽然五原郡的土壤适宜种植麻等纤维作物,但民间却不知纺织。崔寔于是变卖了郡府内一切财物,用于购买纺织机器,并邀请中原名师教授百姓纺织技法,同时下令郡内广泛种麻。从此,五原郡地区种麻、纺织蔚然成风,百姓的生产、生活逐步改善。随着麻的产量慢慢增大,五原郡治九原县专用于沤麻的池塘也越建越多,“麻池”这一地方俗名在民间流传开来。正如《崔寔与麻池古城历史渊源》(作者:李海燕)一文所述:“追根溯源,麻池今天的发展应感谢崔寔”。
       从有关介绍崔寔的资料来看,他一生甘守清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和关心人民的生活,在当时的世家地主和官员中是不多见的。
  说实话,以前真的不知道“崔寔”这位古人,这次通过观看《布衣郡守》这部剧才有了了解,进而知晓了其与包头“麻池”的历史渊源。收获之一就是通过“学习”,补上了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虽然有些晚,但我知道了包头历史上曾经有个“做官为民”的崔寔,自豪!
                                        006ZpqcUzy7fNaFQ8Iq52&690.jpg    
                    二

       “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这里的“布”,不是现在常说的百分之百棉花织出的“棉布”。追溯古代说的“布”,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制品。
       布衣郡守崔寔,一个正直、不畏权势、不弃尊严、为官清廉、敢于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惩恶扬善的人,时处东汉政治经济的黑暗和破坏时期,重一诺千金,乐解危济困,“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其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布衣精神”是古代平民知识分子坚守的一种信念,是一种心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由此,我想到了由自称“老布衣”的、素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大作家周梅森编著的、近些日火爆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腐败分子的恶行和贪污的伎俩,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义愤填膺。但是,一些老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一心为民的情怀,让我们由衷地敬佩。陈岩石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担任过检察院的副检察长,两袖清风,深受爱戴。退休后,他不仅将自己的房子卖掉捐出去,自费住进敬老院,而且时刻谨记着身上所承载的责任和义务,时刻关注着普通百姓的命运,履行自己对工人们的承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当80多岁的这位老人举着骨头当火把,为大风厂工人挺身而出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陈岩石常说,当官那心里就要有老百姓,不能拿着人民的名义当幌子蒙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为“寔”与现“石”这两个值得敬佩的人物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为记录激烈变革和艰辛发展的、弘扬正气反映时代主题的《布衣郡守》和《人民的名义》欢呼鼓掌!!!
                                                                   006ZpqcUzy7fNaHT0wv57&690.jpg


                                                    三
       漫瀚剧《布衣郡守》是包头市艺术研究创评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自治区“草原英才”、突出贡献专家闫可舒和闫亢舒共同创作的戏曲剧本,是包头市首次获得国家级戏曲剧本资助的项目。
       作为一个包头人,这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整地看过一部“漫瀚剧”。实属惭愧!这次观看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次”。整部剧场面气势恢宏,音乐清新舒畅,演绎唯美动人,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那几个人物——崔寔、老狱头、小凤的扮演者表演的都非常娴熟、到位,非常棒!
      以往认为“漫瀚剧”就是“二人台”,但《布衣郡守》中年轻演员们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让我对漫瀚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既有二人台,有道白,也有歌曲、舞蹈;唱词用词上贴近生活,道白全是普通话,观众能够看得懂、听得懂,颇具亲切感。可以说,漫瀚剧就是话剧、歌剧、舞剧的综合体,二人台只是漫瀚剧的一种表现形式。
       产生于包头(主要是土默川地区)的漫瀚剧,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于当地二人台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最年轻、最靓丽的一枝艺术奇葩。漫瀚剧取名来源蒙古语“芒瀚”,汉语为“沙丘”之意,意为成长于大漠沙海的艺术之花。
  如今我有幸“尝试性”地拥抱了这朵家乡的“花”,感觉这是一份春夏之交得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生活似乎更加充实。兴奋激动无以言表,我真的会告知亲朋好友——这样的精彩不容错过!
        一段浸透着包头情韵、选材独特的历史故事。。。。。。
        一部思想深邃、表现新颖的现代漫瀚剧。。。。。。
        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舞台文化盛宴。。。。。。
   在向你招手——
       风景这边独好!!!
                                                                  006ZpqcUzy7fNaLZ7yhf1&690.jpg

作者简介
       三宝,内蒙古包头人,闯关东的后,生于上世纪动荡而又祈求平安的七十年代,现某大型企后勤部门就职,中国社会科学院MPA硕士包头市最美书友会会员。信奉在宠辱不惊中智商做事,在云卷云舒中情商做人,在兴趣广泛中寻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存在。喜欢金戈铁马,也好头枕唐诗宋词。谨记读好书,交好友,做善事,游天下,美生活


发表于 2022-5-14 21:5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18:51 , Processed in 0.0450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