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占魁 越慧贞 占魁是戏班里的武生演员,全名高占魁。姓高,个子却不高,大概是从小练武功拉了筋骨的关系。其实占魁打小是学胡子生的,据他师傅说,他这长马马脸,最适合戴髯口了。至于个头,穿上三寸厚的朝靴,正好和旦角的身个搭配。但他十五六时,变声期倒仓没倒过来,只好改了武生。 占魁的大武生演得很不错。此地人爱看青衣、胡子生唱,武生就是个陪伴。唯独占魁这武生能叫下好来。那是因为占魁功夫好,扮相好,做派好。有时候占魁在这个村唱戏,其他村的人走很远的路来看戏,多数就是要看看占魁这场戏从几张桌子上翻下来,跟头连着能翻多少个,旋子能连着打多少个,同时要看看激烈的翻腾之间占魁怎么将气喘咽下,妥妥帖帖的念白字正腔圆。班主成天说:“我们占魁,那是童子功!” 占魁风光正盛的时候,台上演戏,台下教学,带着五六个小后生练功。他师傅身体越来越差,自顾不暇,不能像以前那样培养小演员了。戏班这个地方,历来是不养老,不养小,身强力壮能上台的时候自然有上台的风光,到了年老体衰上不成台,要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清闲清闲,想都甭想。多少茬演员在台上摸爬滚打过后,到了老来,只能咬着牙离开,腾出地方来,让给后生晚辈们。所以,戏班有戏班的残忍和无情。偏偏占魁是个讲情义的。 班主摆了一桌酒菜,请了几位戏班里重要的人物,也有占魁。席间,班主递给占魁一杯酒,“占魁,敬你师傅一杯。怎么说也培养你一场。”占魁是聪明人,早料到有这么一天,他知道,这是班主要下逐客令了。占魁端着酒杯,看着满头白发,身体羸弱的师傅,想着师傅一茬一茬教出了那么多徒弟,而今却无家无业,他坚定地发了话:“师傅,我知道您不想在戏班待下去了。但是,您身上的东西我还没学完呢。今天在各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们面前,我有个请求,您一定要答应我。”班主看见形势不对,连连叫着:“占魁,占魁,有什么话改天说。”占魁理都没理他的茬,对着大家和师傅说:“师傅,你没有儿女,我没有爹娘,我来给您养老。跟着我,后半辈子我来伺候您。”就这样,占魁的师傅留了下来。占魁一个人唱戏挣钱两个人花,将他师傅的生活拾掇得干干净净,妥妥当当,不知道的,都以为他们是父子俩。占魁人和气善良,唱戏认真卖力气,带徒弟又舍得苦,全戏班没有不敬服的。 班主常常请客吃饭搓麻将,一折腾就是半夜,演员们一个院住着的都苦不堪言,第二天要上台,休息不好总受影响,又不敢抱怨。这天又是一帮人聚在班主家吃涮羊肉,正热闹间,听见外面有人唱起来了:“听谯楼打九更……”众人忙住了口,面面相觑,这深更半夜的,谁还吊嗓子呀?听唱的什么?九更?哪有这样的说法。不对,这有点意思嘞。班主压低了声音说:“是占魁,九更,那意思说咱们说笑得太晚了,咱们快小声点哇。”占魁这一嗓子吊得,班主家请客再没像以前那样没玩完了吃喝到太晚。 占魁带着徒弟们练功,要求很严格,但也有不吃苦的年轻后生趁他不注意偷懒耍滑。一天,占魁留下功课,让徒弟们每人翻一百个跟头,自己就忙去了。中途回来看看,正听见徒弟侯力在说风凉话:“弟兄们,你们翻哇,我是老了,翻不动了……”占魁接着他的话茬:“人生二十古来稀,你是老了,你老就歇歇。”侯力赶紧站起来就练,一声也不敢出。“这会儿不翻,怕你上台翻了船那就不好看了。”对徒弟王法威严,所以占魁带出来的徒弟一个赛一个身手好。 占魁在戏班里台上台下都是顶梁柱。有时很远的地方定了戏,整个戏班都风尘仆仆跋涉到那个地方,运输演员和戏箱的车都是四轮车。往往是半夜就出发,中午前到达,下午一两点就开首场戏。很多演员都怕演这样的首场戏,因为太累了,四轮车上颠簸了多半天,再上台表演,确实很难撑下来。占魁却不计较,从来没推辞过首场戏,表演从来不含糊。安排食宿时,占魁都能把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帮班主布置得井井有条。 后来,电影电视流行歌曲盛行起来,戏曲渐渐地不景气了,戏班也渐渐不景气。很多人离开戏班,另谋生路。占魁还是坚持了几年,戏班因连续赔钱实在维持不下去,只好解散。占魁也没有怨,没有悔,带着师傅回到自家村里,种地养活师傅。 有那么几年,每到瓜果成熟的时节,占魁都来我们村卖香瓜。每次占魁来过后,村里人都口口相传:“占魁来了。”也常常还说:“占魁好武生。”人们都记得他戏台上的样子,也喜欢买他的香瓜。我爹和占魁多少有点交情,每每为他惋惜:“可惜了一身的武艺。” 这几年,各种少儿培训班盛行,我有时胡思乱想:“占魁办个少儿戏曲培训班挺不错的,解决了生活来源问题,也填补了本地培训班的空白,还能将传统艺术传承下去……”有一次和我爹聊天,终于忍不住把我的想法说了,我爹失笑了:“你以为占魁就不会老吗?你都四十了,你算算占魁多大岁数了。”我一愣,是啊,占魁也快六十了。 但我想,凡是看过占魁唱戏的人,都还觉得占魁依然年轻,依然是那个一招一式能激起叫好声的占魁。 作者简介 越慧贞,包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包头作协会员,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六中学美术教师。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发表于《上海采风》《草原》《鹿鸣》《包头日报》《包头晚报》《新一周》等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