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40|回复: 5

胡杨树‖无字的丰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无字的丰碑
——追忆天堂里的父亲

父亲当了一辈子木匠。

父亲祖籍河南清丰,八岁沦为孤儿,随其舅舅(我的老舅爷)颠沛流离逃荒到河北落地生根,想来已近百年。

老舅爷是个木匠,父亲便在老舅爷手下学徒。十几岁时,从熏木料、放线、拉锯,到开榫、凿卯、推刨、打钻……木匠的十八般武艺便样样精通了。父亲干了一辈子木匠活却没挣过一分钱,都是无偿地帮乡邻做事,受到方圆几十里乡亲们的广泛赞誉。

父亲没学过几何,但他仅凭一把直尺、一把拐尺、一个牛角墨斗就能把料下得分毫不差,几无浪费。都说木匠的斧子两面砍,可父亲一辈子从不用斧子,而是用更灵巧却更难掌握技巧的锛,大木料用大锛,小木料用小锛。他修砍筷子粗细的小楔子时,常常用光腿膝盖当垫木,却从未伤过膝盖,见者无不称奇。父亲做出的门窗、家俱、车辆、农具从不用钉子,全部是卯榫结合,严丝合缝。组合完成,刨子一推,卯榫处只见印痕不见缝隙,那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做出的物件只要木质好,表面光滑照人、纹路清晰、圆润适手,用起来几十年不会变形走样。解放后曾做过的一架马车,到我当兵时(七六年)仍然在用。

父亲一生生活节俭,宽厚待人,宁可自己吃亏,决不让别人心里不舒服。记得小时曾听二哥问父亲:叔叔那面(老舅爷的儿子)给人钉镰安锄都要收点儿钱,咱家咋不要钱?父亲停下手中的活,把跟前的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叫过来,挺郑重的跟我们说,你们都记住:人活着不能光为钱,街坊邻居的帮个忙不能要钱,我就是给你们挣座金山也有用完的时候,不如留个好名声好人缘,你们才能立得住脚,抬得起头做人!

自五十年代末木业合作社解散后,父亲就成了自由职业的“志愿者”一一百家用,帮百家。哪个生产队的车辆农具坏了、谁家盖房修屋需收拾梁檁做门窗、谁家娶媳妇需做家俱,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只要需要有求必应,父亲带上家伙什就跟着走了。在本村还好,到了外村我们常常在冬天几个月见不到父亲一面,这家没干完后面已有几家排队等着了,你不知他在谁家干。那时没电话,家里若有事,需要一家一家往下捋着才能找到。尽管白帮忙,但父亲干活却从不含糊,活不干到一个工序不吃饭,挑灯夜战更是常事,由此而落下胃病。他常说在这家多干一天就耽误一天后边人家的事。

正因如此,我们一家人广受乡邻们的关照,从未感到过自己是外来户,在六、七十年代当兵最热门的年月,大哥和我先后被送到了部队。乡亲们对我们的好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我家曾盖过两次房子,因是大土坯垒墙,这是需众人卖力气的活儿。一般人家盖房要挨家去请人帮忙,而听到我家盖房,不仅本村人就连邻村人也赶来帮忙,可到吃饭时人却都跑光了。当大家知道我被批准入伍后,街坊邻居家家请我吃饭,一顿饭能吃五六家,半个月里母亲包了几次饺子我竟没能在家吃过一顿。

在我从小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对我们很严历,好象不太关心过我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子女没有爱心,但探家的一件事却令我终生难忘:在我当兵第四年的中秋节,我第一次被批了探亲假。回到家中,当看望我的街坊们都散去后,父亲变魔术式的从后屋的大缸里抱出一颗黑皮大西瓜,但当切开的瞬间里面却都已喽了,妹妹在旁边说:这没法吃了,父亲只是笑笑转身又从里屋抱出一颗说:还有一颗呢,结果一切开又和第一颗一样。看着父亲沮丧的神情,我安慰说:爹,没事,内蒙的西瓜下来的晚,现在满街都是。父亲却说:那哪有咱这的好吃呀?我放在那个瓮里很凉的,不该坏了哇。是呀,在父亲的心中,儿子走了几年,早就踅摸着该给孩子留点家乡的特产,何况我们老家的黑皮大西瓜确实沙甜可口,都曾经上过《人民日报》呢。可是要知道,当时老家的西瓜季在七、八月份,那会儿又没冰箱,放到中秋节已近两个月,焉有不坏之理,但是父亲心中这份对儿子默默的关爱却令我十分感动。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在我刚上初中的七十年代初,公社的中学要盖房子,学校给了父亲120元钱到集会上去买梁檁,结果木料看好了钱却被小偷偷了。放学回到家,我第一次见到父亲坐在那儿唉声叹气默默地流眼泪,母亲和二哥说去跟校长说吧,父亲却不让,说要想办法赔偿。可那时队里一个工(十分)才值八分钱,父亲干活又从不收钱,家里连二十块钱也拿不出,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呀?后来,学校方面知道后决定免除赔偿,他们一致认为以父亲的为人决不会贪迷这些钱,被偷的责任不能让父亲承担。虽然这场风波落定,但善良的父亲却久久不能释怀,唯一做的就是更加辛劳地为学校建房、修理桌凳提供无偿的服务。

父亲没有文化,但他常常叮嘱我们: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能帮人一点儿就帮一点,谁不用谁呀;人要大气,不能小心眼什么都计较,家和万事兴,人和就会万里通;要一辈子走正道,干正事,歪门斜道的事永运都不能沾边;人活着要宽厚实诚,多做点儿好事,死了也能上天堂……。我想父亲这些话虽与他自幼多舛的命运和人生经历有关,但谁能说这不是最朴素的做人之道呢。

在父亲去世出殡时,十里八乡的乡邻送的花圈、挽幛摆了一趟街,几百人参与抬棺送葬,乡亲们执意抬着父亲的棺椁走了两公里多路,直到村口才在我们子女的一再叩谢下放到灵车上。乡亲们说,老爷子为我们大伙儿忙活了一辈子,一定要让他最后风风光光地再从大街上走一回。在乡亲们心中,父亲宽厚仁义的为人和无私劳碌的一生,已随着他的逝去定格为一座“无字的丰碑“。

父亲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他“宽厚待人的品德、仁义处事的善良和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以及言传身教的良好家风家教,却是一笔无价的宝贵精神财富,象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后辈儿孙的人生之路。乡亲们眼中的这座“无字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最圣洁的地方。

2016-3-12午夜于包头

胡杨树3.jpg


作者简介

胡杨树:原名刘玉国,自幼酷爱文学,读书看报是第一爱好,祟尚传统道德文化,追求读书作文与做人的完美统一,文章散见于报纸、电台、文集及网络媒体。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现为某地产公司董事长,包头最美书友会副会长。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0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父亲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他“宽厚待人的品德、仁义处事的善良和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以及言传身教的良好家风家教,却是一笔无价的宝贵精神财富,象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后辈儿孙的人生之路。
发表于 2021-12-10 0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德国
支持非常给力的!赞赞赞!!!
发表于 2022-5-7 08:3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赞赞赞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1 19:37 , Processed in 0.0354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