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读书当读经典 张伟 政府倡导,学者呼吁,媒体宣传,无论读了多少,人们都知道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何以定在这个日子,许多人就不甚了然了。这一天,是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日和忌日,无独有偶,也是西班牙大作家、《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去世的纪念日。可见,大有深意在焉:不仅要人们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读经典。 多灾多难的犹太人,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很早就制订了“什一金”制度,即每人要把自己收入的1/10捐献出来。犹太法律规定,这“什一金”的第一受益人是“那些把时间花在研究《圣经》和其他典籍的人”,嗣后扩展到用于支持学校建设。这里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他们不是随便地奖掖那些随便地读一些随随便便的读物的人,而是钟情经典者。 人与人的区别,不仅在于读不读书,还在于读什么书。国外有人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阅读经过筛选后的单词流,当你阅读一些积极的单词,比如感激、乐观、振奋、希望时,会刺激大脑的左前额叶外皮区,释放大量的血清胺,创造快乐的情绪;而当你阅读一些消极的单词,比如愤怒、悲观、无望时,右脑会产生激素压力,你会感到胸闷压抑。因此,“读什么”的意义,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读书与饮食好有一比。吃东西大体上可以分三个层次。人在饥肠辘辘时,填饱肚子是第一需要,常常饥不择食。当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开始讲究色香味,要满足口腹之欲。味道好,却未必营养佳。在我们学校的北门外,有十数辆食品车,叫卖着花色品种繁多的快餐,我上下班经过时,各种刺激的味道扑鼻而来,香的、辣的、甜的、酸的,还有臭的(长沙臭豆腐),因学校食堂大锅饭味道寡淡,这些厚味对大学生很有诱惑力。吃的最高境界是吃营养。不仅食材要有营养,营养搭配要合理,烹饪手段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
读书也有三重境界。
我小时候,无书可读,见着带字的纸,就如饥似渴。无论光线条件如何,拿起来便读,家人担心会损害视力,常常阻止。最极端的一件事,林彪事件后,中央文件层层传达,最后传达到普通党员。父亲上午开完会,把写着“绝密”字样的文件带回家了,我趁着全家人都在吃饭,就偷偷地抄文件。三姐发现后,连哄带吓,我才罢手。彼时的匮乏,导致一种心结,至今舍不得丢掉一片或许还有些用场的剪报,以致家里、办公室里一堆一摞地,书满为患。
与“吃味道”相对应的是今人的通病浅阅读。几年前的文学生活调查爆出冷门,农民工文学阅读数量高于一般国民水平,让人大跌眼镜。如果再深究一下,他们读的一定多是用以消磨时间的通俗文学。消遣式的快餐读物充斥书肆,考证等功利性的阅读占据主位,知识碎片化困扰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际阅读专家认为,报刊阅读并不算真正的阅读,其浏览的是第二天就过时的新闻碎片。如果说专著是砖头,期刊是瓦片,报纸不过是墙体上那层薄薄的泥皮。在阿多诺看来,那些易于阅读的文章,大多是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并不能更新世人的认知结构和对事件的判断,在认识论上没有什么意义。开卷未必有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阅读一本选择不当的书,比完全不读书更坏、更有害。”(别林斯基)我们当牢记这样的警示。
阅读经典读物,秉持深度阅读,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方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何谓经典?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善于表达著称的作家、学者们,描述经典时都很“绕”,有失简洁。这也许恰好说明,经典的奥妙是说不透的。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有说不尽的《红楼梦》。马克吐温说,经典就是那类谁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但是谁也不愿花力气去读的书。一语道出了经典的高大上。卡尔维诺说,所谓经典,不是你正在阅读的作品,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作品。可见经典早已赢得读者,而且令人咀嚼再三。他还概括过经典的两个特点:初读时感觉好像在重温,重读时感觉好像初次读到。一方面指出,经典的真理性、普世性易于读者中唤起共鸣;另一方面强调经典的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我也戏仿着“绕”一下,来表达我的阅读感受。经典,传达出了我们虽也认识到了,却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有些经典,我们压根就没认识到,读了之后,猛然被点醒:“我怎么没想到?”
经典,因居高而令人肃然敬畏,因临下而让人倍感亲切。既超越庸常,又亲近平民。既观照当下而时代性鲜明,又关涉未来而指向永恒。既是地域的、民族的,又直逼人类困境而具共通性。既以其鹰隼般的锐利穿透壁障,洞彻世事,又以其海洋般的胸襟包举百端,涵纳万汇。其价值不会随时光流逝而衰减,反而会在不断的经典化中增殖。其身后有着蝗虫般的追随者,却无出其右者,甚而无一能企及。
一份调查披露,有读者声言,死活读不进去《红楼梦》。由此引发激烈的争鸣,王蒙、李国文等都参与了讨论。期间的是是非非,我无意评说,我想说,经典名著,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的。正是基于这一点,王蒙恳切地奉劝青年:“我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一个人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而读物的数量是无限的,以有限对无限,必须做出选择。1944年,美国一位图书馆管理员赖德通过计算美国科研图书馆的规模,发现馆藏图书平均16年翻一番。后来,普莱斯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增长是按指数比率递增的。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全球共发表化学、化工论文50万篇,从事该专业的人士每天读30篇,要50年才能读完这一年发表的论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披沙拣金,就显得尤为紧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剔除掉冗余的和劣质的部分,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为你的人生注入不竭的动力和能源。
作者简介 张伟,包头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阴山学刊》主编,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批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包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作有《艺文论衡》、《阐释与诘问》、《口语表达心理研究》、《编馀思与写》、《含咀集》、《插柳集》等。主编教材、著作三部,并主编10卷本《许淇文集》。在《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写作》、《演讲与口才》等50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300多篇。曾获得内蒙古文学创作政府奖“索龙嘎”奖、内蒙古社科成果奖、内蒙古文艺评论奖、包头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包头市“五个一工程”奖、包头市社科成果奖、包头市文艺振兴奖、北方十五省文艺图书奖等多项,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工作者,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全国优秀社科科普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