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是的,就是这里! 海拔1372米。 我,已经站在了这条阴山峡谷的制高点! 转身回望,山色迷蒙的近处,有战国时期的长城、有秦朝的堡垒、还有汉代的烽火台。 制高点的南侧,是石拐工业园区的水泥路。 阴山深处,有一个叫做"石拐"的地方,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清朝后期,随着煤炭的采掘与出售,渐渐热闹起来。 从老包头到石拐,是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并不宜于车马通行。于是,驮着煤筐的毛驴,就成了峡谷之中络绎不绝的景象。
如今,这条山路铺着铁轨、通着公路,早已改变了容颜,就连旧时名称也消失无踪了。现在,人们都把它叫作"东河槽"。 然而,缘于那段维系着热炕与炊烟的久远记忆,我更愿把它称为"乌金古道"。 制高点的北侧,是包石铁路(包头东站——石拐)。 掮起行囊,出发! 我下到沟底,沿着包石铁路行进。 前方不远处,是座已经废弃的车站——后坝车站。 包石铁路的主要职能为煤炭运输,本线也曾有早晚两对包头东至石拐客运列车,后客流减少停运一对,2008年左右,全线停运。 这条峡谷之中,中间是清代的乌金古道,右侧是民国的包石铁路,左侧是近年修建的包石一级公路。 岁月在这里交融,车水马龙的繁荣,归属于现代公路,仿佛作着社会进步的注解。 从皂火沟继续行进,大约200余米,东河槽划出一个大大的转弯,眼前就会出现了两个洞穴,它们就是"鸡毛窑子石窟"。 鸡毛窑子石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于2014年9月。
文物保护碑上写着:位于石拐区后营子乡鸡毛窑子村北小山南坡,开凿于明清时期。石窟坐北朝南,共2窟,东西并列,相距2米。东窟内绘有佛教内容的壁画,现在部分画面已脱落,残留面积23平方米。西窟西侧的崖面上分布三处石刻文字,面积分别为9.4、6.2和0.7平方米,石刻文字为蒙文和藏文,刻记内容为藏传佛教六字真言。文字清晰,保存较好。对于藏传佛教在本地区的传入与流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东河槽(乌金古道)的西侧,也有两处佛教修行者的石窟。不过,年代即晚,又没有精美的造像,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着。 来源:魅力喜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