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名山胜景,总免不了寺庙或道观掩映其间。
作为老包头“八景”之首的转龙藏,自然也不例处,建有一座龙泉寺。
相传,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土默特部大喇嘛阿乌万曲木(宏道禅师)云游至转龙藏,见到这里河水蜿蜒、泉流淙淙、草木葱郁,又恰有几头鹿到此饮水嬉戏,深以为吉祥之地,遂在这里结庐修行。
小屋虽然逼仄,也要有个名目的。起初,宏道禅师有意将其命为"鹿野",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当年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佳话,也契合这片鹿群出没的胜地。然而,又觉得有些唐突,有点儿僭越的嫌疑。最终,因山脚下博托河(东河槽)蜿蜒如龙,屋旁又有泉眼数处,称为“龙泉寺”。
当时,老包头还有一座龙王小庙,隔着博托河,与龙泉寺斜对。龙王小庙的住持,是从山西省河曲县逃荒而来的刘姓老人,年近花甲,却精神矍烁。龙王小庙也很简陋,不过是一座低矮的小土屋,供奉着山西人普遍信仰的“五爷”(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祖庙在山西五台山)。洒扫奉香之余,刘姓老人还伺弄着几亩菜园,作为生计来源。
刘姓老人常带着几把蔬菜去探访宏道禅师,论些禅理、谈些俗事,情谊倒很相投。
相中这片土地的,不仅是修行之人,“走西口”的难民也在附近垦田灌溉、挖窑洞垒土屋、再养些猪羊鸡犬。十数年间,竟把一处清幽之境,变成了市井村落。
终于,喜欢清静修行的宏道禅师耐不得这般嘈杂,想要另寻佳地。临行之前,他前往龙王小庙,与刘姓老人话别,并将曾经修行的小庙,托付与他。
从此,龙王的神像也就迎进了龙泉寺,恰好应合了寺名之中的“龙”字,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走西口”的农民很是勤勉,干活不惜力气的。短短数年,就把老包头荒草萋萋的塞北景象,耕成了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
田地多了,风调雨顺的愿望就更为迫切了,龙王庙里的那位龙王便很难照顾周全。于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一座龙王庙筑起了根基。它坐落于北梁之上的瓦窑沟,与先前的龙王庙遥遥相望,被称作“北龙王庙”。因此,早先的龙王庙也就称为“南龙王庙”。
不但人喜欢热闹,就连神仙也喜欢扎堆的。道光中期,西脑包也建起了一座龙王庙。
小小的老包头,单是龙王庙就有三座,如果再加上转龙藏龙泉寺里的龙王像,恰恰凑齐了“四海龙王”之数。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龙泉寺也迎来了新的气象。
清代《转龙藏碑记》所载:“旧虽有庙一间,奈屋小不足以展灌献,地狭不足以舒跪拜,且无乐楼,又何以为优人歌舞之场?”
于是,“乡总等慨然共议,阖镇募赀,计获四千余金。所建正殿五间、东西配房十间、钟鼓楼两座、乐楼一座、山门一所,山冈上又有玉皇阁一座,所塑龙王、山神、土地、河神、风神、药王孙祖师。”
自此之后,转龙藏与龙泉寺便成为老包头的胜景,凡是过往此地的名人,无不登临瞻仰。
1934年,著名女作家冰心(谢婉莹)探访包头,曾在《平绥沿线旅行纪》中写道:“少憩后即到城东门外之转龙藏,即龙泉寺。寺系龙王庙,树木葱郁,风景清幽。”
2009年,由包头市文物管理处编写的《包头老城》,则有着更为详细的叙述:
转龙藏龙泉寺,位于东河区东门外,东河槽东岸山坡台地上,地名“转龙藏”。清雍正四年(1726)兴建,称小龙王庙。地势南低北高,山坡平缓,水源充沛,土层厚积,适宜树木生长,水质优良,曾供市内商民饮用。西侧有东河(又称博托河),自北向南流入黄河,寺北(疗养院北)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片形胜之地。风光秀丽,寺隐绿丛,龙泉寺曾被列为包头旧城“八景之一”,享誉中外。当初,南龙王庙(位于东河区南河槽之西,康熙五年以前建庙)住持选得此址,建此小龙王庙作为属庙。龙泉寺建筑风格与南龙王庙非常相似,只是用地范围更广,建筑多,内容丰富,子庙规模大大越过了母庙。包头气候寒冷,干旱时候居多,清代“走西口”至此的农民,在今河东村落户农作、种菜谋生,对“风调雨顺”的企望更是有一番迫切心情,建龙王庙以求天助。河槽之东有河东村,是包头旧城发祥地之一。龙泉寺处在园林美景之中,是老包头对外的形象代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该建筑是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转龙藏龙泉寺早已辟为包头市革命烈士陵园。
如此庄严肃穆的地方,当然是大门紧闭,严禁游客的。
我唯一得以进入龙泉寺的机会,是随同徐道长,他的爷爷是位老革命,骨灰安放于这座烈士陵园之内。
其实,许多年前,在东河铁西附近的缓坡之上,新建起了一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颇大,纪念碑雄伟高耸,数里之外便可看到。此处,视野开阔、阳光和煦,算得上是安息佳地。不知为何,它却一直空空荡荡,最终变成了市民游园。而拥挤在龙泉寺的烈士遗骨,昼夜封闭在狭小黑暗的大殿之内,难见天与日。
给烈士们一个放风的机会吧,将他们迁葬到铁西陵园,让忠勇之魂能够自由翱翔在光明与广阔的空间。
也给龙泉寺一个重生的机会吧,让古老的建筑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也让清彻的梵音再次缭绕在山青水秀的转龙藏,悠长而悠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