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百度上输入“麦秸画”,资料显示:麦秸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和剪纸、布贴同为剪贴艺术。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多道工序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秸画古朴,富有有立体感层次感,入画题材除了传统的山水花鸟,还可以开发现代人物、历史名画等。据了解,目前国内规模比较大的麦秸画生产基地位于河南省汝县,已形成当地特色产业。
在包头,有一位叫做肖俊光的退休干部正在执着从事着麦秸画的创作与教学。走进肖俊光家,原本不大的两室楼房,作品几乎占据了所有可占据的空间,墙壁上寒冬的腊梅盛放,立柜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袅袅娜娜……一幅幅作品美轮美奂、栩栩如生展现在记者眼前。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精美的作品居然是用乡下人曾烧火的麦秸精制而成。肖俊光告诉记者,自2008年开始创作麦秸画以来,已有制成作品五六十幅。
与艺术结缘
1957年,肖俊光出生于土左旗,他的曾外祖父曾是清末秀才,书法造诣了得,曾题写的“九边第一泉”至今仍挂在呼和浩特大召。肖俊光的母亲酷爱剪贴,她常把做衣服所剩的布头,精心制作成各种布贴画,闲暇的日子也做一些麦秸画,尤其擅长领袖头像,耳濡目染,肖俊光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来包头后,肖俊光师从包九中著名美术教师兰尚濂学习美术字,后来又跟着温六恩学过两年国画,这为他后来创作麦秸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加工作后,肖俊光在包钢集团公司公司,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美术字一直作为爱好不曾丢弃。2008年开始创作麦秸画后,肖俊光先后去到河南、杭州、苏州、北京等地拜师学艺,并且还专门学习了刺绣、剪纸、雕刻、布贴、美术绘画等相关美术知识。 创作麦秸画
2008年,由于单位改制,肖俊光提前退休了。“内退回家那年,我才51岁,去八一公园和退休人员们聊了几天、打了几天麻将,我觉得日子不能这样继续,那么,该干点什么呢?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母亲曾做过的麦秸画和自己在一次展览上看到过的作品。” 为此,肖俊光回到了土左旗老家寻找原料。“创作麦秸画不同于普通的水彩或其他类型的画作,它的材料搜集过程很复杂。原来,产麦子的地方是人工收割,麦秸脱离后还是完整的,而现在,使用收割机,收割完毕,麦秸已被粉碎,所以,取材成了大问题。”为了找到原料,每到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肖俊光就出发了,这些年,老家、固阳、白云、巴盟这些麦子产地,肖俊光几乎跑了个遍。“麦秸有三种颜色,一种是没有成熟的青麦秸,一种是成熟后的黄麦秸,还有一种是较为寒冷的地方落过霜之后的麦秸,这种麦秸色泽发红,非常难找。”谈到麦秸,肖俊光如数家珍。材料取回来后,先要把麦秆上的关节剪下来,为了保持颜色,必须趁麦秆还嫩的时候从中间破开,把里面的瓤刮干净,只剩下麦秆皮,然后平整地粘贴到准备好的宣纸上。有时候为了柔韧度好,麦秸还要经过蒸煮。因为麦秸材质轻薄尖利并且耗费大量手工,肖俊光的手经常会受伤,时间长了还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 但这些艰难对于肖俊光来讲不是问题。“大多数日子,我早上6点起来开始创作,晚上做到11点,通常创作一幅画需要3到10天的时间,大型的画作时间就会更长。可能是因为兴趣的缘故,我从来感觉不到累。有的时候一幅画做不完,就连吃饭睡觉的时候也会琢磨,梦里也会梦到。每当一幅作品完成,看着它们,我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肖俊光说。
精致的作品
创作之初,肖俊光所创作的麦秸画大多以树、竹、花、鸟、鱼、虫、动物为主。2009年,60年国庆,肖俊光做了20余幅麦秸画参加包头市双百活动,又结合我国的版图,在祖国60年生日来临之际,制作了麦秸画《和谐》。同年年底,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制作了《中华美女》。 说到将人物融入麦秸画创作,也是一个偶然。一次,他去好友家中做客,无意中看到好友家中摆放的“四大美女”画像。他想,为何不尝试用麦秸来制作人物?于是2010年,肖俊光利用5个月的时间里用麦秸制作了《中华美女》图,意欲献礼上海世博会,因未报送到而参加了昭君文化节。内蒙古民协副主席白金昌题写了“麦秸艺术,源远流长”。 2011年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作了《莺歌燕舞颂和谐》。2012年,喜迎十八大召开,创作《百鸟图》,再次参加昭君文化节。2013年年初,创作《继往开来》现悬挂于昆区教育局新大楼。2013年6月,肖俊光参加包头市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麦秸画被列入包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开始制作麦秸画到现在,肖俊光先后制作了《梅兰竹菊》、《梅笑春归》、《南国美景》、《大展宏图》、《和谐》等作品五六十幅。通过不断地领悟和摸索,他创作的麦秸画以逼真的形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参观他的麦秸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