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作为蒙古族人,最初听《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听到更多的是悲凉与无奈,尤其是‘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一段,那种遗失遗忘了母语的怅然若失与无所依托,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就在想,怎样捡回民族的语言。”2015年,奈达夫创立“蒙古通微信课堂”。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
奈达夫倡导天下蒙古一家人理念,不仅带着大家学习,还号召大家团结。著名诗人席慕蓉来内蒙古讲学,给予“蒙古通”高度赞赏与肯定。
此刻,又是一段没有午觉的午休时间,奈达夫伏在办公桌前,认真地用音频转换软件处理老师昨天的讲课内容。字斟句别,然后处理成MP3格式,统一发到微信平台供大家学习。两年多的时间里,奈达夫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费在蒙古通微信课堂上。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买了正版音频转换软件,力保精益求精。通过他执着努力地推广,“蒙古通微信课堂”目前吸引来全国各地近万名蒙古族文化的热爱者,一直坚持学习蒙语的有近5000人,在群里坚持蒙古语教学的老师发展到了11位,并成为群里的负责人。
奈达夫自幼在汉语环境长大,父母虽然会蒙语,上学时也上过蒙语课,但幼时贪玩,他自称也没学会多少。参加工作,奈达夫在包钢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上个世纪90年代,街头卡拉OK风靡,蒙古族歌曲兴起,他骨子里的民族情结被动听的歌曲激发。 奈达夫酷爱唱歌,尤其喜欢草原歌曲,歌声飘过处,有他的喜怒哀乐,更有他作为蒙古族人的自豪。他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寻根问祖。“很多年以来,但凡和能蒙古族相关的文化与人,我都想办法学习、结交。最执着的几年,没有一点乐器基础的我,硬着头皮买来一把马头琴,四处拜友寻师,后来,居然将马头琴拉得娴熟。”在他的引领下,儿子进入了这一行,也算得上子承父业。
2015年春天,奈达夫被朋友拉进一个蒙语学习群,但不久他因为与群主观念不同选择了退群。失掉了这次学习机会,奈达夫沮丧了好一阵,这时,在外地上大学的“师妹”,他小学蒙古语教师的女儿鼓励他自己建群,带动大家学蒙语。奈达夫眼前一亮,来不及细细思索就组建了自己的“蒙古通”蒙语学习群。“因为是自发组织的学习群,老师学生都是不为名利而来。从学习者每月自行发红包集中打赏老师,到如今每月固定发两元红包给老师,这个廉价却积极的学习群,让更多的普通人有了能够坚持下去的基础。
”群里的老师来自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等地,白天他们各自忙,晚上通过微信课堂教授大家蒙语。奈达夫说:“我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蒙古族人学会用母语来表达。” 奈达夫为“蒙古通”定立了群规:“谢绝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管我们是东部蒙古族,还是西部蒙古族朋友,我们是永远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除了学习蒙语,“蒙古通”还为社会奉献爱心。奈达夫说,每次活动在群里发通告,大家根据自身条件自愿捐助。募集的钱通过微信红包集中起来的,零零散散,但每一份都是大家的心意,每次活动,他都会将捐助人的网名登记在案,最后给大家公示。
四年间,“蒙古通”的爱心曾抵达过土右旗将军尧敬老院、党三尧中学、儿童福利院,还曾为达茂旗一位身患癌症的蒙族女孩捐过款。期间也有过被质疑的小插曲,但黑白曲直自分明。奈达夫说:“误会消除了,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小小的旁枝末节远远抵不过我的梦想。” 2018年秋,“蒙古通”的爱心到达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建立了爱心捐助站。“用母语与世界沟通”是奈达夫的愿望,同时,他希望更多人在“蒙古通”梦想起航。
如今,“蒙古通”已是第四个年头,奈达夫总是不能忘记第一个支持他的老师。“年过半百的鲍玉荣老师是赤峰天山镇蒙古族小学的高级教师,鲍老师原本只是我的QQ好友,素昧平生,得知我的愿望,毫不犹豫地给‘蒙古通’当起了第一位蒙语教师。”至今,鲍老师仍在“蒙古通”任教。今年夏天,课堂校长奈达夫聘这位课堂“元老”为课堂副校长。 现在,“蒙古通”从最开始的随机教授蒙语日常口语,到现在使用《蒙古语会话教程》系统授课,“蒙古通”从最开始的一个群已经发展到15个群,其中9个学习群,分为初、中、高各三个班,另外6个兴趣群,根据个人不同爱好分为蒙古象棋学习班、艺术桥等,群内网友遍及天南海北,其中不乏诗人、艺术家以及业界名人。现在,“蒙古通”拥有自己的标志和主题歌曲,它的天地已经由蒙语教学扩展为蒙古族文化的广阔天地。
2016年夏天,“蒙古通”一周年庆,大家纷纷从各地赶来参加聚会。奈达夫郑重其事为老师们准备了羊绒围巾和证书,感恩成为那场聚会最重要的主题。2016年,奈达夫与本土词作家葛·娜仁托雅、曲作家张明怀为“蒙古通”创作歌曲《蒙古风》由本土歌手朱永飞演唱。蒙古族著名的杭盖乐队也为“蒙古通”发来贺词。
奈达夫把这一切归功于蒙古族文化的吸引力。 “这个平台的核心是蒙古族文化,我们寻祖问宗,更多地是将这一切传承下去。”今后,愿站在芬芳的草原上的蒙古族孩子不再泪落如雨,当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的时候,能真正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依旧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有人在听它曲调的优美,有人却听出了歌中的情怀,那是一生生不息的爱的力量。
作者: 夏 至(自由发·发现者联盟签约作家、自由发APP文化在线频道签约内容创作人) 夏至,资深媒体人,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酷爱文字,笔耕不辍,有职业病,写字有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