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包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70|回复: 1

关于老包头城的那些历史,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0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内蒙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去过山西平遥古城的包头人,无不为古城的魅力所吸引,但同时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包头的古城墙没有拆除,如果老包头众多的寺庙如马王庙、文昌庙、真武庙、三官庙、关帝庙玉皇庙依然存在,如果北梁、九江口、和平路、西滩的三百个古民居大院和老字号商铺保存完整,如果草市街、民生街、牛桥街川行店街完好无损,那包头肯定会成为塞外的“平遥古城”,成为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可惜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640.jpeg
老包头北城墙

商民合创的建筑奇迹

如今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对包头的城墙或许还有些记忆。“我们小时候经常在城墙上面玩耍,站在城墙上能看到黄河,西门就在红星桥往东一点。”裴大爷今年84岁,老人祖居东河区西滩,说起老城墙老人满是留恋之情。那么老包头的城墙还有没有仅存的遗址呢?老人讲:现在北梁保留下来的大仙庙当时紧靠包头北城墙,还能看出一点痕迹。传说城墙筑到这里,总是坍塌,总兵马升许愿如果顺利筑成就建一座大仙庙,此话非常灵验,城墙顺利筑好,马升不食前言,果然在此地建起大仙庙,庙阔三间全部石头券成。后来镇守包头的总兵林成兴亲笔题字:“有仙则灵”,石匾置于庙额上方,至今这块石匾清晰可见。

同治五年,受到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影响,金积堡回民军首领马化龙率回民起义军进攻包头,清政府急调山西大同总兵马升驻防包头。由于包头当时没有城垣,百姓和商号人心惶惶。马升首先安营扎寨,于包头镇北梁修筑营盘两座,这就是西营盘和东营盘,西营盘驻扎步兵,东营盘驻扎骑兵。这样扎营一是借助地势,占领包头镇制高点,二是震慑城内回民民众,防止里应外合。1868年回民军袭扰包头领地,马升率军击退回军。

马升深感包头无城垣的危险,于是下令由包头镇巡检崔际平监工,开始修建城垣,得到百姓和商号的积极响应。当时旅蒙商复兴义经理梁大汉是筑城的总管,他起早贪黑,事必躬亲,奔波于工地,为城墙顺利建成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梁大汉离开包头时,在东门外冲着城墙磕了三个头,才恋恋不舍踏上回乡之路。

为了保护营盘的安全,马升首先筑起北城墙,1870年左宗棠率清军攻陷金积堡,马化龙全军溃败,包头之危解除,于是包头开始大规模修建城垣,将北城向东西延伸至东西河槽,然后折向南,至今天的环城路合围,到1873年包头城垣全部建成。包头城垣全部为土筑而成,周长17里,城墙高约5米,底部厚度6米,顶部厚度为3米。城上筑堞,便于守城兵士遮身射击,整座城垣依地势而建,东西城墙外正好为东河槽和西河槽,天然的护城河。设有五处城门,城门高5米。城墙建成后,当时包头商民奔走相告,万民欢庆,军民人等刻碑以示纪念,碑名为《包头建筑城堡碑蹟考》,可惜历经百年此碑已经不知所踪,有人说此碑在拆除城墙时覆土垫了路坑,如果有朝一日能重现于世,必是包头镇馆之宝。

640.jpeg
包头老城西北门

为包头崛起奠定基础

城墙建成后,城外有钱之人纷纷在城内买房置地,城内房地产价格翻了好几倍。连后营子、麻池、沙尔沁、昆都仑召一带的富户也购置院落,夏天出城种地放牧,冬天庄稼收割之后回城过冬,防止土匪病患侵扰。

包头城池设五座城门,所进货物各有侧重,东门进蔬菜,主要是东门外有百亩菜园;西门进粮食,主要是西门直通河套米粮川;南门进百货,主要是南门直通南海渡口;西北门进牲畜,主要是西北门是通往外蒙古的必经之路;东北门进煤炭,主要是东北门通往石拐煤窑。最早的南门并不在今天旧东河区委的位置,而是在区委东大约100米处,就是现在的东河区运政管理处的位置。新南门是冯玉祥来包头后,将以前正对南海渡口的南门,改为正对包头火车站。这是笔者对比了老包头城区图,走访了一些东河老人,又查阅了部分资料后得出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城墙的建成结束了包头不设防的历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山为之效灵,地为之呈秀,河为之清、风为之调、人为之康强,物为之悉盛”,当时包头镇居民剧增到25000人,大小商号数百家,贾商云集,市井繁华,为包头成为塞外通衢,北方商业重镇奠定了基础。

马升筑城后,将剩余的石材木料在距离西门东100米的地方建起了阁楼,人称西阁。《包头市志》记载“置古戟于市城前街之西阁上,用铁链系之,戟长约二丈,重二百余斤,相传为杨再兴所用,又云非古物,乃清时大同总兵马升所铸,其戟正对西山咀……”著名作家冰心1926年来包还曾登西阁见到此戟,可惜后来不知去向,有人说日寇占据包头时,被日本人秘密运走。如今在大水卜洞公园有一处雕塑再现了马升当年修筑包头城墙的景象,马升身着官服,手持地图,正在指挥筑城工程,旁侧是一幅老包头的城区图。

绥远城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前后用了5年时间。耗资十分惊人。绥远城主要为官方投资所建,呈长方形,十分规正,比包头城早130多年,包头城主要是靠民间力量建筑,总长度比绥远城长近一半。

640.jpeg
老包头东段城墙

渐被遗忘的老城遗珠

萨拉齐城墙公元1868年动工兴建,公元1870年建成,比包头城早了3年。城墙基本为土筑,周长9里13步,高为2丈,上有女墙,即凭眺、预敌的垛墙。包头城墙总长度同样比萨拉齐城墙长近一半。而当时包头只是萨拉齐管辖的一个镇。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包头的繁华程度,胜于绥远和萨拉齐。民国三年(1914年),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先生游历老包头,不禁感慨:“城内有商店,凡三百余家,洋行亦多行栈,以收买蒙地皮毛,邮电银行机关完备,其商务殷盛,且将驾归化城而上之。”

包头东城墙外还流传着有关慈禧的启凤石的传说。慈禧小时随父亲惠征(曾任包头镇税卡官吏),经常在东河槽一块大石头旁玩耍看书,还经常游览转龙藏风光,慈禧贵为太后以后,将这块石头运往颐和园,慈禧的奶妈接到圣旨后不知供在何处,看到对岸有座五道庙就将圣旨供在了庙里。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察,但那座庙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近日笔者经过走访,在一片断壁残垣中找到这座东河村五道庙。五道庙坐落在距东门大街东500多米处,虽然残破不堪但依然能看出来大体框架,前沿为卷棚抱厦,面阔五间,里面杂草丛生,笔者从房梁裱糊纸中还揭下了几块民国时期的旧账簿,有“民国绥远”“德泰恒”“成兴堂”等字样。据东河村老人讲,此庙原有戏台,戏台有一棵参天古树,后成为仓库,被遗弃了。

1925年,冯玉祥作为西北边防督办来到包头,在原来城池基础上,将东西两座城墙向南延伸,修建了外城,将今天的包头东站纳入进来:“其城接连内城之南,城垣长22里,高一丈,顶宽五尺,底宽八尺(《绥远通志稿》)。”但是这座外城是否存在,笔者曾向东河老人求证,始终没有得到答案。
640.jpeg
大仙庙唯一保留的一段包头老城墙

上世纪五十年代,存在了近百年的包头城垣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环绕城区的道路——这就是现在的东河区环城路,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它的历史。岁月沧桑,今天谈起包头的老城墙,我们只有在老照片中寻找它的身影,寻觅它的故事。

作者:刘清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爱上包头 ( 蒙ICP备09000539号-13 ) 蒙公网安备 15029002000329号

GMT+8, 2024-11-23 16:19 , Processed in 0.0342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