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几年土右旗大力推出 “ 山水古城寺 休闲敕勒川”的旅游形象,小编之前只是听新闻宣传,近日亲自走访,才真正体会到了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相辅相成的土默特右旗的魅力无穷。 做农产品将要四年了,成果没有做出多少,可是做着做着就爱上了这个行业。爱在庄稼地里行走,呼吸大自然泥土的气息;爱看这些经历春夏秋三季农作物生长过程的样子,感受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的劳作经历;爱带一些人去工厂里看看,让他们看这些面粉和油是怎么生产来的,意识食品安全健康的重要性;更想让这些人和我一样爱去农村,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在这里,没有人与人的竞争、没有污染的环境、一切都是淳朴纯真简洁。小编带你走进土右旗了解 山水古城寺 休闲敕勒川”的旅游形象和乡村文化,有时间你可以带着家人来体验,感受近距离接触的深情。先说一下佛教胜地:清泉寺 清泉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座落在沟门镇威俊村忽洞沟口处,因寺旁有一泓山泉,清澈见底,清泉寺故而得名。 早在40年代,悲峰法师(清泉寺住持和尚)就立愿,要寻找一块神圣的宝地,建立一所修行养道,弘扬佛法的道场,为实现自己的意愿,多年来,他踏遍了内蒙一代的名山大川,未随心愿。80年代初,他来威俊村忽洞口观察,看中了此处的风水,突然在山坡上偶尔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尊水母神像。由于年代已长,残缺不全,但面貌庄严和蔼,神态慈祥,不失菩萨风韵。据当地一位老人回忆在他年幼时听长辈人讲,在清乾隆年间,这一代的游牧民在寻找到水源时,当地人为感谢“神灵”的恩赐,便建起了“水神母”庙。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庙已经不存,只残留这尊水母神像,为此,悲峰法师决心将这尊水母神像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当年赴陕西五台山,将这一情况介绍于师父,师父听后,同意他在此地修建庙宇。 从1981-2000年,悲峰与弟子们共同多方筹集和化缘物资,在西山坡上,依山势渐次增高建庙,先后建起的庙宇有,释迦牟尼佛殿、观音殿、地藏王殿、药师殿、水母殿、吕祖殿和弥勒佛殿,同时建起了供大僧和二僧起居的寮房7间,接待居士居住的男女宿舍和餐房等,2001年又建了安养院,念佛堂,占地面积620平方米。2003年,悲峰法师圆寂。 2006年,张新元(法名:释万新)当住持后,重新组建了寺管会,同年筹集资金30多万元,重新寮房、山门、钟鼓楼,请回大鼓一面(直径约1.5米),八挂大钟一个,山口塑有石狮一对,镇守山门。 目前,清泉寺规模建筑宏大,现有僧人4名,其中和尚2名,尼姑2名,7月12日为水祿大法会。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沟门镇北只图村东北3.5公里处山腰上。这里山势陡险,古木参天,奇山异水,风景优雅。距寺院“三圣殿”后360米处有一个名闻远近的天然山洞。此洞座北朝南,日沐朝阳,故名“朝阳洞”。洞口南大北小,三角xie状。洞深16.5米,宽10米,高6.5米,走到尽头时洞口垂直转入地下,呈直洞形。洞底深预不可测。据传说:朝阳洞与包头九原区沙尔沁村的《广化寺》之山洞相连。全长25公里,前人曾红羊探洞,从朝阳洞入,至《广化寺》洞出,洞内有百丈白蛇往来于此,故又名《蟒仙洞》。最早开创《朝阳洞》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当时土默特常胜喇嘛(当地哈只盖人)观此处轻松翠柏,圣水清泉,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更有朝阳古洞,妙然天成,实为修行养性,弘扬佛法之宝地,遂募捐化缘,主持创建(庙宇均为藏式建筑),随后有五喜、塔孟、海鱼喇嘛弘扬佛法(每位喇嘛主持弘扬佛法年限不详)。 从常胜喇嘛到海鱼喇嘛四代之间,朝阳洞为喇嘛活动场所,后由元林禅师来朝阳洞当家主持,将喇嘛教活动场所改为汉传佛教活动场所,并在山洞内塑有文殊菩萨、蛇神等塑相,建禅房、戏台等,庙旁立有8块记事石碑,山洞外险峻之处建有白塔一座,在这200年间(1737-1937年),每年游人不绝,香火旺盛。 1937年,日寇侵华,实行“三光政策”,将《朝阳洞》炮击火烧,抢劫一空,夷为平地,宗教活动停止,元林禅师被迫出走,云游山西五台山,现仅存留破烂不堪白塔和单洞至今可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北只图村有部分佛教徒开始在此洞处举行佛教活动,1992年朝阳洞经土右旗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汉传佛教活动场所,使这座二百二十多年的青山宝刹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从1992年开始,《朝阳洞》的重建(庙)工作,在上级宗教部门的领导下,总投资80多万元,建成三圣殿庙、龙王庙、关帝庙、山神庙、吕祖庙、禅房、僧房、藏经室、念佛堂、流通处、斋堂、沐浴室和库房,维修了白塔,请回了500公斤八挂钟一个,大门口塑有石狮一对,镇守山门,同时硬化了院落,栽植了青松、垂柳等树,净化和美化了寺庙环境。 2001年春,又修建了登山上下洞混凝土台阶600多米,方便了信教群众和外地游人上洞烧香拜佛,创造了安全的条件。 为大力弘扬佛法,让广大教徒过宗教生活时有一个舒适的活动场所,油江西省于都福田禅寺住持中华禅门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代传人-----印杰大和尚回归故里,主持禅寺进行重建,2007年5月6日正式破土动工。 为感念国家恩德,经印杰大和尚提议,宗教部门批准,正式将朝阳洞更名为国恩禅寺。 2007年元月27日,印杰大和尚邀请来自陕西,江苏,广东以及本隅20余位大德高僧成功的举办了国恩禅寺接匾大典。在300多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善长仁翁的共同见证下,当代佛门泰斗百岁高僧本焕长老亲笔提书的寺匾庄严揭幕。 新建国恩禅寺 占地面积361亩,全部工程预计耗资1亿2千万元。 共分三期工程建设完成:第一期为朝阳洞旧址修复;第二期为新建寺院和佛学院建设工程;第三期为佛教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 建设完成后的国恩禅寺,将成为内蒙古地区 "传承最正宗, 规模最宏大,规划最合理,功能最齐全,风格最独特"的显密兼容,禅风普扇的盛大丛林。 同时也将开创内蒙古佛教史上,第一座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学院。 本焕长老在听取印杰大和尚所汇报的寺院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理念后,欣喜的将国恩寺誉为"塞北无双福地,蒙西第一丛林"。
美岱召 美岱召依山傍水,在建筑上更有美岱召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经过修缮的美岱召城门,古朴典雅,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是透着黄教韵味。 美岱召作为大明金国"都城",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皇城",又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时期的一个重要弘法中心、藏传佛教圣地,它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上均有一定价值。 美岱召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整个城池略呈长方形,墙高约4米,周长681米,四角建有角楼。佛殿墙壁上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供奉佛像的殿堂就在城内,山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颇为特别。
佛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是不容质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大家都在追求精神的满足,身边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学佛的自觉,学佛的慈悲,学佛的德行,接受佛所宣示的真理启示,接受佛所提倡的道德感化,来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升华自己。
|